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知識產權信息公開 > 知識產權工作動態

多措並舉 惠州知識產權強縣強區工程成效顯著

時間 : 2021-03-16 09:34:42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打印】 【字體:

  2020年,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以下簡稱“惠市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工作,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悉,截至2020年11月底,惠州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8667件,PCT專利累計申請2662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7.76件,有效商標注冊量突破10萬件,企業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5項,近三年累計16項,第七屆廣東專利銀獎和優秀獎各1項。全年累計知識產權質押貸款8.35億元,為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更好地提供知識產權支撐。

  強縣強區試點示範提檔擴麵

  2020年,在知識產權強縣強區試點示範工程的總體牽引下,惠州市通過強統籌規劃、強政策支撐、強資金保障等多重舉措,推動知識產權保護、質量提升、運用服務等上新台階。惠州市知識產權區域試點示範實現了提檔擴麵,目前惠城區、博羅縣正積極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區(縣),惠陽區、惠東縣正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縣),龍門縣正在創建申報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縣,仲愷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已通過驗收,大亞灣區正在創建申報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為實現惠州市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和園區試點示範工程全覆蓋奠定了重要基礎。

  知識產權大保護持續強化

  2020年,惠州市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高標準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推動建立健全惠州市知識產權保護議事協調工作機製,在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上實現了重大進展,為全市創新主體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

  在保護機製的構建上,惠州市不斷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實現了兩種途徑相融互補,有機銜接。組織開展了查處假冒專利、商標和地理標誌集中執法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商標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將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納入年度“雙打”工作考核的內容,健全完善知識產權執法聯絡員工作機製,確保專項行動抓細抓實抓出成效,使開展專項行動成為了推動知識產權“嚴、大、快、同”保護和執法工作的重要舉措。

  同時,依托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維權援助惠州分中心和惠州市知識產權協會等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裁決機製和多元化解決機製,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治理能力。

  此外,惠州市還非常注重地理標誌培育保護和官方標誌保護工作。2020年,惠市監指導惠州市縣區挖掘培育福田菜心、羅浮山百草油等6項惠州市特色優勢產業產品申報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同時,惠市監大力宣傳地理標誌保護和運用專業知識,擴大社會公眾對地理標誌產品的認知度,支持相關機構和企業推廣展示惠州市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促進地理標誌產品市場流通和品牌提升。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現新突破

  2020年5月,惠市監與惠州市科技局攜手建行惠州市分行正式發布《關於政銀共建“FIT粵”科技金融創新平台的通知》,成立惠州市政銀首個“FIT粵”科技金融創新平台。隨後,在發文不到24小時內,惠州某企業就獲得了建行惠州市分行投放的全市首筆“重點科研計劃立項支持貸”138萬元,有效支持了企業複工複產。

  而這隻是2020年政府暖企政策惠及企業的一個範本。去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特別是科技類的中小微企業麵臨著嚴峻的融資壓力,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有迫切需求。惠州市主動搭建中小微企業與省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聯係通道,組織座談會,深入了解企業需求,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

  截至2020年12月底,根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惠州市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融資貸款27筆,合計金額83510.97萬元,比2019年全年32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總額46990萬元增長77.7%,超額完成年初“市直部門對標建設國內一流城市重點工作任務”製定的“全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增長20%”的目標。

  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惠市監將加快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製工作,謀劃好知識產權政策製度供給,全麵推動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等知識產權的全鏈條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