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1月7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召開服務和保障科技創新新聞發布會,介紹該院2020年技術類案件審判工作情況,並發布十大典型案例。
據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黎熾森介紹,2020年,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共新收各類專利權糾紛案件6905件,占全院收案總數的50.26%,審結4526件,結收比為65.54%,新收專利權糾紛案件數和審結數同比分別增長80.28%、14.75%。
外觀設計類專利侵權糾紛超七成
據悉,2020年新收專利案件中,發明551件,占比7.97%;實用新型1323件,占比19.16%;外觀設計4881件,占比70.68%,專利其他案由150件,占比2.19%。新收專利案件標的總額達到了18.5億元。另外,審結技術秘密糾紛案38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糾紛案1件,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2件,計算機軟件糾紛案398件。國際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優選地”建設得到加強,2020年共受理各類涉外、涉港澳台知識產權糾紛382件。
在專利案件審判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通過妥善運用等同侵權、間接侵權等法律製度,在協調創新程度和保護力度的基礎上,合理拓展技術成果的保護空間,讓創新程度高的發明創造得到更大、更強的保護。同時,在適用等同原則過程中,也考慮侵權時的技術發展水平,防止等同原則被濫用,確保專利權的保護範圍具有足夠的法律確定性和可預見性,避免侵害社會公眾利益。
在辦理專利案件工作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還注重強化訴訟禁令的適用。2020年初,印發實施《關於全麵加強訴訟禁令(行為保全)措施適用意見》以及《關於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工作指引(試行)》,積極審慎適用禁令製度,提高訴中禁令適用比例,對於情況緊急且權利人合法權益可能受到難以彌補損害的案件依法及時頒發臨時禁令,對具有較高知名度或較高市場價值的知識產權,涉及創新度高的技術類知識產權,加大行為保全的適用力度。
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審理難度大。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加強技術調查官製度建設,充分發揮技術調查官在技術類知識產權糾紛解決中的事實查明作用。據統計,2020年,安排技術調查官、技術谘詢專家或顧問參與的知識產權案件共797件,同比增長55.96%;技術調查官出具書麵審查意見218份,同比增長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