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災害事故救援信息公開 > 應急處置與救援

聞“汛”而動 向險而行 廣東各地織密織牢安全網

時間 : 2022-05-12 08:48:3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未雨綢繆,防是最好的救。在暴雨來臨前,全省多個可能受到影響的地市,包括廣州、佛山、清遠、河源等地,都陸續發出中小學幼兒園停課通知,並號召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鄉村往往是防災減災“最後一公裏”。近幾日,清遠市清城區源潭鎮黨委委員潘佳穎一直在周邊村子巡查,“雖然目前雨勢不太大,但還是不能放鬆警惕”。

  “有沒有收到強降雨預警短信?”“村路出行還暢通嗎?”茂名高州市大井鎮清垌村黨支部書記楊四海帶領村幹部仔細詢問村民。考慮到部分區域通信中斷或信號弱等問題,他們因地製宜利用喇叭、銅鑼等手段及時開展“敲門行動”。

  在廣州市花都區竹洞村應急指揮中心,村委委員黃英發介紹:“昨天(10日),我們就通過村裏的15個大喇叭向村民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大家要做好防汛工作,也安排了人員通宵值守,一旦發生險情災情,第一時間就能開展處置。”竹洞村已經完成了防災減災“十個有”的建設,對災害天氣的處置能力提升了不少。“但我們也要把安全責任通過組織體係層層落實到位。”黃英發說。

  對於居住在隱患點、風險地區的居民,全省各地提前開展了轉移工作。在廣州從化北部呂田鎮,暴雨橙色預警發布後,5月11日14時,327名應轉移群眾全部被轉移到了避難場所。掛出了紅色預警信號的從化區鼇頭鎮對隱患點群眾逐戶逐人做好轉移動員工作,目前全鎮4262人已全部完成轉移。

  災害天氣中,老、弱、病、殘、幼等重點人群尤其需要關注。暴雨來臨,他們的生命安全始終有人牽掛。“一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或者是孤寡獨居,在大暴雨期間特別需要有人關心。鎮裏將組織人員定期看望他們,為他們帶去需要的物資。”清遠連州豐陽鎮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