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基本醫療衛生信息公開 > 基本醫療衛生工作動態

佛山市順德區探索“五醫”融合 解決群眾看病難題

時間 : 2025-04-25 10:14:2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解決群眾看病難,佛山順德在行動。日前,據順德區消息,自該區實施改革以來,全區人均預期壽命由2022年的80.55歲增至2024年的83.49歲,2024年基層診療量也較2022年增長37.4%,順德“五醫”融合新模式改革成效正在顯現。

  近兩年來,為解決政府部門協同不足、分級診療落實效果不佳等難題,順德創新探索醫防、醫育、醫校、醫企、醫養“五醫”融合,構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係,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所謂融合,就是將現有醫療衛生資源整合利用,從而為各類人群提供更加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保障。”順德區衛健局副局長張勝意表示,過去的診療模式屬於被動式診療,對醫療資源的消耗很大。當下,慢性病發病率持續升高,希望通過改革提供更多的主動服務,將早篩、早防、早治措施前移到各個年齡段人群“家門口”,降低群眾發病幾率。

  實現區域醫療衛生共建共享是該項改革的重要一環。為此,順德打破行政壁壘、利益藩籬,由各鎮街公立醫院牽頭整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0家民營醫療機構,組建10個緊密型健康共同體,從管理體係、績效體係、服務體係、信息體係等四個方麵切入改革,實現資源共享、服務共同、利益共享、責任共擔。

  同時,順德以急病、慢病分治為突破口,推動專家、技術、藥物、信息及醫保服務下沉,讓群眾就近就便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以醫保服務為例,改革後,社區即可辦理“兩病”門特資格,認定人數從不足8萬人升至15.8萬人,家庭醫生簽約門特病種增至5個,報銷比例提高至95%,惠及2.8萬人。

  “五醫”融合的持續推進,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以養老服務為例,順德創造性提出“家門口”醫養結合模式,建立醫辦養、養辦醫、簽約合作、社區服務“四位一體”新網絡,實現養老“不離家門、不離社區、不離親情、不離醫院”。目前,順德區共有醫養結合機構26家、床位5351張,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4%,並獲評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