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遇到問題有地方谘詢,工作人員很快就解決了我的問題,我感覺很溫暖。”近日,因運動骨折的市民李先生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就診,第二次自助打印疾病診斷證書時遇到難題,他便到訴求處理辦公室(下稱“訴求辦”)求助。得知該情況,工作人員立即與門診部、信息科溝通,不到一會兒,事情便解決了。
一件小事,折射出衛健係統為民服務的決心。然而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今年10月台風“三巴”帶來的強降雨導致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水浸嚴重,急診科醫生在主任帶領下涉水搶運患者,以實實在在的舉動贏得社會的稱讚。
今年以來,湛江市衛生健康係統聚焦民生實事“小切口”,深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開設夜間門診、24小時亮燈服務、檢後特色管理門診等一係列暖心服務,想群眾之所想,主動為群眾帶來特色醫療服務,辦好服務老百姓的民生實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生活新期待。
群眾訴求
從“找政府”轉向“找醫院”
10月27日,湛江市“社會治理麵對麵”首期活動(衛健專場)舉行,聚焦解決群眾熱切關注的分級診療、線上問診、就醫指引、區域醫療發展、基層醫療服務保障能力、醫療服務水平、家庭醫生製度等問題。湛江市衛健局主要領導、業務科室負責人認真傾聽群眾心聲,直麵問題短板,一一回應民眾關切。
開誠布公麵對麵交流,拉近政府與群眾的距離。衛健係統在為群眾答疑釋惑的同時,也找到自己進步的空間。從微觀來看,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訴求辦也是聽心聲、解民憂的生動注腳。
走進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訴求辦,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處理各項業務,有的在線上接聽電話,有的則和群眾麵對麵,傾聽、登記群眾訴求,了解和處理群眾困惑。“很多人來谘詢退費收費、醫保報銷等問題,現場能解決的我們當場解決,比較難的我們5—10天內解決。”該院質量管理科科長李鬆表示。
李鬆說:“在訴求處理工作中,我們主要實行‘六個一’工作機製。”所謂“六個一”,指的是一顆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心,一個團結、友愛的團隊,一個溫馨的場所,一個信息通暢的微信群,一張規範的訴求處理登記表,一個投訴、分析、整改、督查、避免發生的訴求處理閉環,一站式全鏈條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問題。
“我們平時要站在群眾的角度換位思考,替群眾想辦法,分析查找原因進行整改。以前有投訴,基本是從政府投訴熱線那邊轉過來的,現在直接來找我們,這是老百姓信任的體現。讓我們更加欣慰的是,現在更多老百姓是來給我們提建議。”該院黨委書記楊誌剛說。
門診服務
從“單一性”轉向“多元化”
按照以往的安排,湛江市婦幼保健院婦孺國醫堂醫生白天坐診到下午5點半便可以下班。但不少醫生發現,很多家長都是下午5點半才帶著小孩匆匆過來就診。湛江有醫療機構因地製宜推出夜間門診或24小時亮燈服務,延長就診時間,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求,贏得良好口碑。
於是,婦孺國醫堂開設夜間門診,一直開放到晚上9:00。湛江市婦幼保健院中醫兒內科主治醫師王旭波說:“學齡期對中醫藥這塊需求比較旺盛,但有些礙於父母要上班,孩子要上學,白天來一趟不容易。有了夜間門診後,群眾可以根據自己安排調解看診時間,靈活性更高。”
來自廉江安鋪的麥小姐,每個月都要帶著她3歲的孩子來婦孺國醫堂進行理療,“孩子身體比較弱,所以我會經常帶他來醫院按按。現在也可以晚上開車過來帶他理療,減少等待時間,越來越方便了。”
“有些寶媽平時忙於工作上班,沒時間兼顧自己的產後康複。有了夜診後,方便她們過來進行產後康複及體質養生。在照顧娃娃的同時,她們還能有時間把自己調養得更加健康。”產後康複科楊帆主任介紹道,夜診受到了寶媽們的一致歡迎。
日常生活中,脫臼、骨折有突發性的。如果發生在半夜,患者不知道去哪裏找專業的正骨專家,更不敢隨便找人幫忙複位。針對這一痛點問題,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開設24小時正骨門診,由廣東省名中醫、全國中醫正骨整脊針推優秀人才、湛江市名中醫及骨科各病區主任、副主任等專家帶領團隊全年無休坐診,運用傳統中醫正骨手法為患者解決脫臼、骨折問題,讓許多患者避免了手術。
“與120急救不同,我們開通24小時接診電話,為的就是讓群眾隨時能找到正宗的、專業的中醫正骨專家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和痛苦的等待時間。”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建煒介紹,該院正骨門診開設以來,每個月會接診100多個。
體檢服務
從“隻檢查”轉向“全閉環”
醫院通常上班時間為早上8點,但在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大部分工作人員早上7:20就已經到位,在客戶未到時便提前做好準備。早上7:25,健康體檢中心提前開門,彰顯人性關懷。
健康體檢中心率先使用專業體檢信息係統開展智能化體檢服務,通過實時數據分析,有效、有序調度體檢人員到人少的診室體檢。保守估計較信息係統使用前,群眾體檢時間平均可縮短一個小時以上。
為了切實解決大家檢後“看不懂”“檢後之憂”等問題,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整合醫院臨床專家資源,針對體檢人群的常見問題開設檢後特色管理門診,邀請各專科專家在體檢中心二樓貴賓區坐診,為有需要的朋友們提供優質的門診、住院就醫的“一站式”診療服務,以及更具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指導和治療方案。
“我院體檢中心業務目前以團體體檢占大頭,許多團體客戶谘詢我們,針對體檢後查出的常見問題,有沒有專門的門診谘詢就診,為滿足群眾所需,在院領導大力支持及臨床相關專科的協助下,就有了這個檢後特色管理門診。”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馮慶智談道。
健康體檢中心特邀專家長期入駐檢後特色管理門診坐診。專家在坐診時,健康體檢中心內科團隊和隨訪團隊也會跟著專家一起為患者服務。“一方麵我們可以跟著專家學習,另一方麵,如果客人需要複查或進一步檢查,內科醫生也可以提供一些相應的幫助。”馮慶智說。
檢後特色門診從10月9日開診以來,已接診250多人次,辦理入院近二十人。“該服務項目的開展使群眾更加方便接受健康管理,節約群眾的時間和精力。”馮慶智透露,“我們會定期追蹤和記錄患者的健康數據,形成全閉環式服務。如果需要住院治療,我們會把他推薦到相關專科,聯係好病房,讓他盡快住進去,及早發現疾病征兆,有效預防並在疾病變得更嚴重之前發現它,正確地診斷和治療它。”
就醫路徑
從“找不著北”轉向“盡在‘掌’中”
“當初一進到醫院裏麵,就‘暈了’,醫院‘太大了’,功能區域分布又廣,去掛號、去找醫生、去檢查、去抽血等,根本找不著北。離開醫院兜兜轉轉才找到愛車。”現場隨機采訪的一名市民王先生表示,得益於近日在該院公眾號上線的“院內導航”項目內的“科室導航、自主尋車、找空車位、停車繳費”等新增功能,現在他帶著家人前來就醫,從進入醫院開始算起,到完成就醫流程離開醫院,前後起碼能節省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是粵西地區建築規模最大、功能區域分布最廣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可提供約2600個停車位。近日,該院打造的“5G+院內智慧導航+智慧停車”一體化融合係統上線試運行。無論地麵或地下,均可使用各大網絡運營商的5G信號,支持患者快速完成自助就診掛號繳費、院內導航、停車繳費、微信通信等操作。
該院信息科負責人王廣興表示,依托智慧停車場進行智能化指引管理,可減少亂停亂放現象,車位使用管理更加精準高效。當群眾打開院內智慧導航係統,可以實時查看醫院空餘車位;係統會根據導航的目標地點引導患者停在最近的空車位。當群眾欲離開醫院時,可通過自助尋車功能找到自己的愛車,進行提前自助繳費。行動不便的患者,或其他有需要的群眾,可通過係統呼叫電瓶車接送服務。
此外,患者在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過程中,可享受線上線下一體化、智能化、全方位的數智醫療健康服務。具體來看,“診前”來院導航、科室導航功能可精準指引患者到達目的地;“診中”環節實現了患者手機端自助“取號”、“診室自助線上報到”;“診後”實現線上取藥報到。診中診後環節均會判斷患者實際位置,明確患者已在報到範圍內方可報到,保障了患者公平性的同時提高醫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