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就業創業信息公開 > 就業創業工作動態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將在南沙開賽

時間 : 2024-11-21 10:25:29 來源 : 羊城晚報
【打印】 【字體:

  23日至25日,粵港澳大灣區將上演“最強大腦”的硬核對決!千萬大獎花落誰家?11月20日,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在廣州南沙舉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從無人駕駛到AI賦能,從“天上飛”到“落地用”,這場大賽有多硬核?據了解,賽事共吸引了3351個博士博士後項目團隊參加,220個項目進入決賽。決賽期間,除了將上演“最強大腦”對決外,還將同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成果展示、人才招聘、大賽項目成果轉化對接等活動。

  涵蓋七大賽道,總獎金超千萬元

  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博創大賽”)是省級層麵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激勵最優、覆蓋麵最廣的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專屬賽事。本屆大賽以“智薈灣心,博創未來”為主題,設立創新賽、創業賽、揭榜領題賽三大組別和廣東(含省外)、香港、澳門、海外四大賽區,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研究與運用以及其他產業領域等七大賽道,設置總獎項70個,總獎金超千萬元。

  自今年7月大賽啟動以來,人氣指數“狂飆”,共吸引了3351個博士博士後項目團隊、逾萬人參賽,其中博士博士後約6000人,覆蓋25個省市,並吸引懷柔國家實驗室、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漢江國家實驗室和西部(重慶)科學城等國家級平台積極參與。相比上屆,本屆賽事海外參與熱度升級。海外賽區有356個項目報名,同比增加1倍,其中博士博士後約600名,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21個國家。港澳賽區191個項目、460多人報名參賽,其中博士超370名,同比增長10%。

  經初賽、複賽層層選拔,共有220個高水平項目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其中創新賽75個、創業賽75個、揭榜領題賽揭榜方案70個。

  超500個大賽項目有較強意向落地廣東

  今年舉辦的博創大賽有何特點?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邱璟介紹,本屆大賽在賽事設計和支持體係方麵實現了三個創新。

  創新指導機製。本屆大賽邀請鍾南山、湯濤、倪明選等15位院士和王傳福、董明珠等8位行業大咖共同組成大賽專家指導委員會,擔任創新導師或創業導師,學界業界頂尖資源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同台競技。

  創新賽事組別。大賽在創新賽、創業賽組別的基礎上,增設揭榜領題賽組別,通過“政府搭台、機構出題、人才攻關”方式,推動博士博士後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據悉,本屆大賽共張榜項目159項,參賽選手提供揭榜方案682個。

  創新扶持政策。為了吸引更多人才留在灣區,推動南沙出台“以賽促引扶持方案”,吸引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紮根南沙、促進更多大賽成果落地南沙。

  據了解,大賽決賽期間,還將同步舉辦博士博士後成果展、項目轉化對接會、人才招聘、“香江學者計劃”學術交流等活動,通過“賽展會聘”促進“四鏈”融合發展。

  目前,報名參加11月25日招聘會的單位已有268家,提供博士博士後職位超6000個。通過提前開展的線上線下對接,已促成招收博士後進站超200人、博士博士後就業超300人;揭榜張榜雙方簽約項目24個、金額超1800萬元;超500個大賽項目有較強意向落地廣東,其中87個項目意向落地南沙、7個項目已完成注冊。

  廣東省在站博士後人數穩居全國前列

  博士後人才隊伍,是青年創新人才的重要組成,也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更是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有生力量。

  近年來,廣東發揮博士後製度優勢,通過規範化平台管理,多元化經費投入,科學化考核評價,逐漸形成了一套創新創業活躍的博士後工作體係,推動廣東省博士後青年科技人才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產學研用一體化、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統計,截至2024年10月,廣東全省共設立1211家博士後科研平台,設站單位全麵覆蓋了科技領軍企業、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重大科學基礎設施。1-10月,全省新招收博士後超5000人,在站博士後約1.5萬人,累計招收博士後約5萬人,在站規模和每年新增招收博士後人數穩居全國前列,為廣東的科技創新發展注入人才活水。

  數據還顯示,2021-2024年,廣東高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中,約30%由在站博士後獲得。492名博士後獲得今年第76批次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麵上資助,在全國占比超過12%,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