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召開“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農村水環境治理情況。據悉,汕頭在粵東西北率先實現自然村生活汙水治理率100%,全市1157個自然村生活汙水得到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通報稱,汕頭確立以“納廠處理為主、分散式設施處理為輔、資源化利用為補充”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模式,實施“一村一策”,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與黑臭水體整治有機結合,率先解決群眾房前屋後、感受強烈的黑臭水體。截至目前,列入國家、省、市三級監管清單的53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治理36條,592個自然村完成環境整治,基本實現“看不到汙水橫流、聞不到臭味、聽不到群眾怨言”的“三不到”治理成效。
在投入保障方麵,汕頭通過地方財政資金、專項資金、涉農資金、專項債、鎮村自籌、社會捐贈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累計投入約85億元保障農村治水攻堅,並主動爭取中央、省級支持,獲得上級農村治水專項資金6億多元。2024年,汕頭獲評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獲得中央財政資金5000萬元補助。
據發布會透露,接下來汕頭將從開展黑臭水體全域排查整治、提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成效、強化農業麵源汙染防治三方麵入手,全麵開展農村水環境整治攻堅行動,力爭2025年底前基本消除較大麵積農村黑臭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