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戶籍人口增長至920萬左右,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79.8%左右。1月8日,記者從廣州市政府官網獲悉,《廣州市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於日前印發。《方案》提出,將適當放寬入戶年齡要求,大力吸引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和留學歸國人員等高層次人才、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產業急需人才。
《方案》提出,將適當放寬放開重點群體落戶限製,進一步落實大中專、中職、技工學校學生戶口遷入和軍隊易地安置退役士兵政策;開辟駐穗部隊優秀退役士兵、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等落戶通道;繼續做好從事公安消防、環衛、公共交通、民辦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殘疾人照料等特殊艱苦行業一線人員和優秀異地務工人員落戶工作。
人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吸引更多人才落戶廣州?《方案》指出,要突出引進人才入戶在落戶政策中主體地位,適當放寬入戶年齡要求,大力吸引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和留學歸國人員等高層次人才、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產業急需人才。
進一步拓寬落戶通道的另一舉措是調整落戶政策。《方案》提出,要在全市範圍內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統一登記為廣州市居民戶口,取消戶口性質的遷移限製,全麵實現戶籍“一元化”登記和遷移管理。此外,為精簡人口合理有序流動的審核手續,不再將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作為遷入廣州的前置條件。
此外,《方案》還提出,進一步修訂落戶政策,構建以“引進人才入戶為主體,積分製入戶和政策性入戶為有效補充”的落戶政策體係。一方麵是加大引進人才入戶力度,增加安排各區的引進人才落戶指標,特別對黃埔、花都、南沙、增城等區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二是進一步完善積分製入戶辦法,科學設置積分製入戶指標體係,在積分製項目中設置地區導向的指標,有序推進在廣州長期穩定就業和居住的各類來穗人員及其隨遷家屬落戶。
在完善配套政策方麵,《方案》提出,要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製,將進城落戶人員完全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係,落實進城落戶人員參加社會醫療保險政策、城鎮養老保險等政策;穩妥做好進城落戶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確保新增落戶未成年人受教育與廣州戶籍居民同城同待遇。
在未落戶常住人口管理方麵,《方案》提出,要推進居住證製度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證持有人享有國家規定的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建立以居住證為載體、以積分製為辦法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製,縮小居住證持有人與戶籍人口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
非戶籍人口在穗落戶通道放寬
◎進一步落實大中專、中職、技工學校學生戶口遷入和軍隊易地安置退役士兵政策
◎開辟駐穗部隊優秀退役士兵、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等落戶通道
◎繼續做好從事特殊艱苦行業一線人員和優秀異地務工人員落戶工作:
公安消防、環衛、公共交通、民辦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殘疾人照料等
◎適當放寬入戶年齡要求,大力吸引高層次人才、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產業急需人才
◎在全市範圍內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不再將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作為遷入廣州的前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