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治氣”如何幹?近日,省環保廳向各地、有關單位印發《廣東省大氣汙染防治2017年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當中明確了全省各地市的年度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以及全省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12地市優良天數比例要超過92.7%
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2015年、2016年,從全省平均水平看,廣東空氣質量6項汙染物均實現全麵達標,但去年仍有廣州、佛山、東莞、江門、肇慶、清遠、揭陽7個地市部分指標未到達標水平。
《方案》確定的今年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顯示:佛山、揭陽市的細顆粒物(PM2.5)的年均濃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肇慶市PM2.5的年均濃度下降到36微克/立方米以下(國標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廣州市氮氧化物年均濃度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東莞市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O3-8h)第90百分位數下降到163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廣州、佛山、中山、肇慶的臭氧濃度不得超過2016年水平,並力爭下降;全省其他城市環境空氣汙染物年均濃度全麵達標。
也就是說,在2017年,除了佛山、肇慶、揭陽外,其餘地市PM2.5年均濃度均需要達標。從6項汙染物濃度來看,今年全省至少要有16個地市全麵達標,不達標地市須減至5個。
而在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上,去年全省平均為92.7%,根據今年目標,今年全省要有12個地市超過去年全省的平均水平。
深圳今年實現公交客運純電動化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方案》從工業源、移動源、麵源、發展綠色經濟、調整能源結構、提高預判能力等六大方麵,提出了具體措施。
在工業源方麵,《方案》要求廣州、佛山、肇慶等空氣質量不達標城市要對行政區域內火電、化工、陶瓷、玻璃、造紙等重汙染行業和石化、工業塗裝、印刷、家具製造等13個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開展全麵清查,製訂並實施淘汰退出方案。
《方案》提出積極推動公交電動化,深圳市要在2017年實現公交客運純電動化,2020年實現出租車(含網約車)純電動化;2017年起,廣州、佛山市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應全麵實現純電動化,力爭2020年底實現公交純電動化;珠三角其他地區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比例不得低於90%,其餘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全省各地開展中心城區、郊區、邊遠地區非電動公交車梯度淘汰工作。
根據《方案》,廣州、佛山、東莞、江門、肇慶、清遠、揭陽等空氣質量未達標城市要在2017年編製實施達標規劃,明確達標時間表、路線圖和重點項目,已達標城市要穩定達標並力爭持續改善。對工作責任不落實、項目進度滯後、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的地區和部門,按規定予以約談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