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我省將不再審批新的麵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時間 : 2024-11-12 09:43:2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1月1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修訂的《廣東省民辦培訓機構設置標準》(以下簡稱《設置標準》),進一步規範民辦培訓機構的設立及辦學行為。發布會上透露,我省將不再審批新的麵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麵向中小學生的民辦教培機構不得使用民宅

  與2018年印發的原《民辦培訓機構的設置標準》相比,此次新修訂的《設置標準》貫徹落實中央“雙減”文件要求,新增《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作為製定依據。

  為提高《設置標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文件增加了民辦培訓機構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的培訓機構提出差異化設置標準。其中明確,將民辦培訓機構分為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分為麵向中小學生的機構和麵向其他人員的機構。

  具體來看,在安全方麵,麵向中小學生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防護措施和檢查製度,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並配備數據存儲設施;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構應當建立器械操作和安全管理工作製度,製定應急預案等。

  在培訓機構場地方麵,《設置標準》增加了麵向中小學生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同一時間段教學培訓區域的生均占地麵積不低於3平方米的規定,確保不擁擠、易疏散。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總建築麵積應不少於300平方米,其中培訓用房建築麵積不少於三分之二。

  此外,麵向中小學生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因此要特別避開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危及中小學生人身安全的場所,不得使用居民住宅、醫療衛生用房、車庫等場所用作培訓。

  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負責人需大專以上學曆

  近年來,市場上的各類民辦培訓機構參差不齊,導致課外培訓出現諸多亂象。基於此,《設置標準》進一步完善培訓機構的準入門檻。

  在資金方麵,《設置標準》要求,申請設立麵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以及申請設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開辦資金、注冊資本一般均不少於十萬元。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朱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為落實義務教育“雙減”要求,《設置標準》明確,廣東不再審批新的麵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對於培訓機構從業人員,《設置標準》提出,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行政負責人一般應當具有五年以上教育從業經曆,且具有本科以上學曆。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行政負責人一般應當具有兩年以上教育從業經曆,且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曆及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三級以上國家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

  《設置標準》還新增了互聯網線上培訓規定。其中明確,民辦培訓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線實施培訓活動,應當符合國家互聯網管理、網絡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時具備電信主管部門要求的有關條件。

  《設置標準》已於2024年11月11日印發,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