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廣東率先出台受經濟形勢影響企業和職工認定辦法“穩就業” 企業享失業保險費返還 職工享每人5000元補助

時間 : 2019-03-22 08:50:3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日前,廣東印發《關於做好受影響企業和職工認定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在全國率先對受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影響的企業和職工開展認定,對經認定後的企業和職工給予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專項服務,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幫扶企業職工穩崗轉崗,提升生產經營和就業創業能力。

  《通知》明確了受市場衝擊影響的企業和職工範圍條件。被認定的企業和職工,按規定可申請享受失業保險費返還、一次性特別培訓補助、臨時生活補助等多項扶持政策以及求職指導、崗位信息等多項就業服務。《通知》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日前聯合出台。   

  受影響企業▶▷

  符合三種情形可申請認定20個工作日內辦結

  關於“受影響企業”認定方麵,承諾依法誠信經營,近三年內無重大稅收違法行為,參加社會保險並正常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符合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可申請認定:

  一是申請前連續兩個自然季度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同比下降均超過15%;二是申請前連續兩個自然季度出口額同比下降均超過15%;三是申請前連續兩個自然季度進口額同比下降均超過15%。

  自2019年4月1日起,企業可向參保所在地縣級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為方便企業,僅需填報並提交《受影響企業申請表》。“受影響企業”認定自受理企業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

  經認定的“受影響企業”可申請享受以下政策和服務:一是失業保險費返還。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受影響企業”,可按照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返還失業保險費。二是特別培訓補助。“受影響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的,可按“受影響職工”每人不高於1000元給予一次性特別培訓補助。三是全程服務機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受影響企業”給予全程指導服務,對確需較多裁員解困的,指導其製定裁員安置方案,依法依規幫助妥善處理勞動關係和社保轉移接續以及調處勞動爭議等。

  經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根據企業填報的信息,通過“受影響企業和職工實名製信息係統”對企業條件進行比核,符合的予以認定。企業在提交申請時,應聲明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向稅務部門查詢本企業納稅申報情況或向海關部門查詢本企業進出口情況。

  受影響職工▶▷

  4月1日起可提出認定申請7個工作日內辦結

  認定“受影響職工”方麵,符合以下三種情形之一可申請認定:一是受影響企業中,所在崗位受市場因素、經營下滑或生產調整衝擊影響較大的職工。二是2018年10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間,非因合同到期或個人主動從受影響企業離職,尚未實現就業的職工。三是從其他企業(指非受影響企業)離職,尚未實現就業的生活困難職工。生活困難職工指持有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扶貧卡的家庭成員,以及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或困難(特困)職工證的人員。

  屬於第一種情形的(企業在崗職工),由所在企業按照規定的條件和比例自行確定人員名單,總人數應不超過企業參加失業保險職工總人數的20%。屬於第二、三種情形的(離職職工),自2019年4月1日起,相關職工可向原就業地或常住地縣級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填報《受影響職工個人申請表》,提供解除勞動關係證明、生活困難相關證件。生活困難相關證件包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扶貧卡、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困難(特困)職工證等。

  申請“受影響職工”認定自受理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辦結。經認定的“受影響職工”可享受以下政策和服務:一是技能提升補貼或創業培訓補貼。“受影響職工”失業後參加3—6個月的技能培訓(含創業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創業培訓合格證)的,可申領技能提升補貼或創業培訓補貼。其中屬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低保對象或殘疾人的,培訓期間按每月500元給予生活費補貼。二是臨時生活補助。對生活困難又不符合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的“受影響職工”,按每人5000元給予臨時生活補助。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建立受影響企業和職工實名製信息係統,對受影響企業和職工開展認定以及後續享受扶持政策和服務進行管理。同時,跟進評估政策實施情況,必要時按程序對有關標準進行調整完善。

  “促進就業九條”

  ▶▷預計2019年可為企業減負超150億元

  近年來,廣東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於去年出台《廣東省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幹政策措施》(“促進就業九條”),積極應對經濟環境新情況、新變化,有效促進和擴大就業,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2018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47.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促進就業九條”出台後,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迅速行動,及時製定配套政策,加大宣傳宣講力度,組織開展了南粵春暖春風行動等係列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在雲浮、東莞、澳門等地開展了政策宣講活動,加快釋放政策紅利。

  目前,降低醫療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等多項政策已經落地見效,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負超過150億元。隨著《通知》的出台,返還失業保險費、受影響職工在崗培訓補助等各項補貼將落地實施,促進就業政策效應進一步得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