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廣東省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方案》出台 七條扶持“活水”注入全域旅遊

時間 : 2018-07-30 16:51:1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28日,全省全域旅遊工作現場會在惠州博羅召開。會上,yabo 11选5 發布了《廣東省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部署廣東全域旅遊發展新路。《方案》從“三大一新”,即全域旅遊大格局、大品牌、大產業、新體係四方麵,構建廣東全域旅遊發展藍圖。值得關注的是,《方案》提出七條扶持政策,真金白銀支持廣東全域旅遊發展。

  藍圖:到2020年鄉村旅遊總收入達2200億元

  《方案》提出,到2020年,新增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10家,形成若幹個旅遊產業集聚發展功能區,建成一批國際品牌酒店、高星級飯店、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5.2億人次,鄉村旅遊總收入達2200億元。旅遊產業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省級以上全域旅遊示範市、縣(市、區)達到20個,全省接待過夜遊客5億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達1.6萬億元,旅遊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7%,涉旅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15%以上。到2025年,全麵實現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品質化、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效益最大化,建成全域旅遊示範省,初步建成世界旅遊休閑目的地。

  《方案》明確,優化“一核、一帶、一區、一灣”全域旅遊發展空間布局。“一核”即珠三角都市旅遊核,“一帶”即濱海旅遊產業帶,“一區”即北部生態旅遊區,“一灣”即粵港澳世界級旅遊休閑灣區,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誌才指出,這是廣東首次提出全域旅遊的格局,也是服務廣東區域發展的大格局,為全域旅遊發展明確具體的抓手。

  《方案》提出,塑造全域旅遊大品牌,包括“粵美鄉村”“風情嶺南”“毓秀山水”“魅力都市”“食在廣東”“康養勝地”六個品牌體係。此前,廣東以“嶺南文化”“活力商都”“黃金海岸”“美食天堂”作為旅遊品牌,此次提出的六個品牌體係,是在舊的四個品牌基礎上進行的升級提煉。

  如何打造“粵美鄉村”旅遊品牌?《方案》提出要推動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作變體驗,農房變客房。具體到行動上,要指導成立廣東省民宿協會,製定廣東省民宿管理辦法和相關標準,組織開展民宿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引導民宿規範化、品牌化發展,建成一批“金宿”和“銀宿”。到2020年,全省培育建設400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點)、200個A級旅遊特色村、50個旅遊風情小鎮、100個自駕車旅居車營地、100家“金宿”“銀宿”、20個鄉村旅遊創客基地,文化類、體驗類、康養類鄉村旅遊產品超過9萬個。

  “康養勝地”有望成為廣東旅遊的一張新名片。《方案》提出,要依托廣東完善的醫療體係,整合南藥、中醫藥、溫泉和氣候旅遊資源,對接國際標準,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膳食養生、溫泉療養、保健康複、夏冬候鳥式旅遊等大健康旅遊品牌。到2020年,新增5家省級以上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和20家省級以上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30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新品牌的梳理,凸顯了廣東旅遊資源和產業優勢,在全國形成差異化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

  《方案》還提出,培育全域旅遊大產業,做大做強旅遊龍頭企業,到2020年,打造20家左右在全國有較強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的旅遊龍頭企業;推動傳統旅遊企業轉型,引導傳統旅行社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供“菜單式”旅遊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旅遊批發商、一批有專業化市場開拓能力的旅遊經營商和一批布局合理的零售代理商,到2020年,培育扶持2—3家獨角獸旅遊企業。

  此外,《方案》還提出建設“快進慢遊”交通服務體係,建設“快進”全域旅遊交通網絡,完善“慢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

  亮點:打開資金池流出口為全域旅遊注“活水”屬首創

  七條扶持政策是《方案》中的一大亮點,以問題為導向,立足現實瓶頸,體現市場訴求,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政策支撐。政策包括資金支持、用地保障、支持利用林場資源、支持擴大旅遊消費、深化旅遊“放管服”改革、支持旅遊科技創新以及鼓勵培養引進旅遊人才七方麵。

  其中,加強資金支持的政策,予以優質旅遊項目真金白銀的支持,體現了廣東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決心和誠意。吳誌才解讀:《方案》提出省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對投資金額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旅遊項目予以支持,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可見全域旅遊的發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另外,在資金支持的政策中,提出統籌7方麵的資金,向優質旅遊項目傾斜,其中包括統籌省級相關資金,統籌農業、林業、海洋漁業、水利等資金,統籌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和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建設工程結餘資金,“四好農村路”建設維護資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以及鼓勵政策性銀行和開發性金融對相關旅遊項目的貸款優惠利率及資金支持,資金支持力度之大,史上空前。吳誌才表示,這7項資金中,有5項來自於鄉村振興的資金池,這說明廣東將打開資金池的流出口,為全域旅遊發展注入“活水”,屬於全國首創。

  《方案》提出加強旅遊用地保障。廣東省旅遊協會副會長、廣東道旅集團董事長陳南江解讀道,“落地難”是長期困擾和製約旅遊景區投資的重大問題。本次文件借鑒了國內先進省份的做法,以實事求是的務實態度,采取了“重點傾斜、化整為零、資源利用”的方針。

  這次文件提出的對策,一是“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或者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項目。二是從省級統籌解決新產業新業態和旅遊扶貧項目設施用地。點狀供地是非常受歡迎的方式,這樣做加大了國土部門的工作量,是國土部門本著共建共享的態度,對於全域旅遊發展的支持。第三,現在是一個資源整合和資源活化的時代,城市和鄉村都有不少建築由於各種原因處於荒廢狀態,有學校,有工廠,有民居,它們已經是國有或者城鎮建設用地,利用它們發展旅遊服務設施,不需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是資源的再利用,在這些老房子裏麵消費,對於遊客也是更加特別的體驗,政府應當積極支持,提供便利。

  另外,《方案》還提出,支持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旅遊,支持在國有林場現有生產生活區域改造建設特色民居、森林木屋、汽車帳篷營地等旅遊服務設施。陳南江表示,此前,汽車營地的用地采用酒店用地指標,此門檻製約了汽車營地建設的發展。新業態需要相應的新政策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