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和廣州市公安局聯合發布了廣州市新一輪遷入戶政策體係,以促進全市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實現廣州市人口規模適度、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發布會上,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鄧宏永介紹,《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我市人口調控和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及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2014〕10號,簡稱“10號文”)即將於2019年2月到期。為保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確保廣州遷入戶政策合法有效銜接,由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啟動10號文修訂,構建出“1+1+3”新一輪遷入戶政策體係。
5份文件構成“1+1+3”新體係
本次發布的廣州市新一輪遷入戶政策體係共包括5份文件。其中,《關於加強我市人口調控和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是統領全市人口調控和服務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文件,體現總的理念和目標取向,以及主要的方式手段;《廣州市戶籍遷入管理規定》整合了10號文中戶口遷入、引進人才入戶、積分製入戶三份文件的相關內容,總述所有遷入戶類別,明確遷入廣州市的原則、條件、渠道和職責分工。
《廣州市引進人才入戶管理辦法》《廣州市積分製入戶管理辦法》《廣州市政策性入戶管理辦法》重新梳理了10號文規定的8個入戶渠道,分成引進人才類、積分製入戶類和政策性入戶類,針對三類人群分別製定管理辦法。
新一輪遷入戶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礎上,注重“以人為本”、堅持“放管服”統籌推進,以充分體現廣州城市包容性。
高校應屆畢業生可直接到公安部門辦理入戶
在引進人才入戶方麵,放寬了引進人才入戶的年齡限製,學士、碩士和博士分別從35、40、45周歲調整到40、45、50周歲。同時,廣州將簡化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入戶辦理流程,高校應屆畢業生直接到公安部門辦理入戶。
為大力引進廣州市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新政首次明確,將經認定的廣州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傑出產業人才、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等產業人才納入廣州市的引進人才範圍。同時,新政還首次明確了可以通過對薪酬、投資、社會貢獻等市場化手段評價並引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引才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對於引進人才申報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既可以通過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申報,也可以通過用人單位及主管部門申報,還可以選擇個人直接申報入戶。
技能類入戶條件也有所調整。新政規定了所有通過技能(國家職業資格)條件入戶的持證申報人,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持有人,其所持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均需要符合廣州市引進技能人才職業目錄範圍,且取得證書需在相對應工作崗位工作半年以上。
采用“大積分”指標體係
積分製入戶方麵,廣州市來穗局服務促進處處長陳超介紹,根據新出台的《廣州市積分製入戶管理辦法》,積分製入戶申請人的排名按照在“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製服務管理信息係統”核定積分總分值從高到低進行排名。
積分分值相同時,按照在本市繳納社會醫療保險時間排名;在本市繳納社會醫療保險時間排名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在廣州市連續辦理《廣東省居住證》的時間排名。
同時,新政將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入戶類別由“引進人才入戶”調整到“積分製入戶”範疇。
陳超提到,需要入戶、目前沒有申請積分的來穗人員,務必於2019年1月25日之前在“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製服務管理信息係統”申報積分製服務,獲得積分分值後再進行積分製入戶申請。
政策性入戶方麵,《廣州市政策性入戶管理辦法》將10號文中的收養入戶類、恢複戶口類、國(境)外人員回國定居類、家庭團聚類、政策性安置調配類和不可市內遷移的集體戶口類(學生集體戶)等6個入戶渠道納入“政策性入戶”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