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最齊全、生態最完備、應用場景最豐富的集聚區,廣東兼具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市場應用等多方麵優勢。4月1日舉行的《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透露的數據說明了這一點。
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200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工業機器人產量從2019年的4.47萬台(套)增長到2024年的24.68萬台(套),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第一。
廣東近期重磅出台相關措施,用真金白銀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持續攻破關鍵核心技術
近年來,廣東的核心技術攻堅戰打得既快又準。
在AI領域,昇騰910B成為國內算力芯片主流產品,Atlas 900計算集群表現出色;“鵬城·腦海”“混元”等通用大模型嶄露頭角,“WPS AI”成為國內首個協同辦公賽道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
在機器人領域,研製出首款搭載鴻蒙操作係統的人形機器人誇父,已入駐國內大型企業工廠;研製出多模態四足機器人、輪腿式機器人等係列智能機器人產品。諧波減速器、編碼器、六維力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實現自主研發,成本降低超50%。
接下來,廣東將持續攻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積極麵向全球加強協同創新,爭取更多創新資源落戶廣東。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旗艦項目、重大專項,在上述領域部署攻關任務。”廣東省副省長王勝說。
在AI和機器人產業賽場上,廣東正通過資金支持產業發展。比如,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製造業創新中心,省財政按規定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每年擇優支持工業領域大模型和應用解決案例,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
“省財政每年安排100億元科技專項資金,支持各行業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李樹林說,2025年,省財政年初預算安排涵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在內的“製造業當家”相關資金262億元,接下來將持續對該領域予以重點支持。
場景落地是產業發展的“快速推進”。目前,廣東正以“人工智能+”行動和“機器人+”行動,加速應用場景落地推進:在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領域,廣泛拓展AI應用;在工業、農業、城市管理、醫療、養老服務、特種作業等領域,挖掘機器人開放應用場景。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曾進澤介紹,廣東還將製定《廣東省“人工智能+”行動方案》,聚焦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十大重點領域,計劃培育100個示範應用場景與500個示範案例,形成成熟且可大規模推廣的應用標準,為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落地提供明確方向與規範。
創新平台力量強大
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該領域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廣東將在省級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再“加碼”,鼓勵地市給予獎勵,省財政進一步按照地市獎勵資金1∶1予以激勵。廣東還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金,對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
平台建設方麵,廣東將每年擇優支持一批開源社區和開源生態中心,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資助;推動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打造國家級數據交易場所,打造廣東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
目前,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廣東創新平台力量強大:全省擁有13家各類國家級平台,包括1家國家實驗室、1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家國家質檢中心、7家國家開放創新平台;擁有116家省級平台。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表示,在算力平台方麵,“鵬城雲腦Ⅲ”建成後可提供超過16E的全國產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在重點實驗室方麵,依托美的集團建設重載機器人全國重點實驗室(藍橙實驗室),致力於推動重載機器人前沿技術研究和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在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方麵,支持華為、騰訊等7家龍頭企業建設國家開放創新平台,為中小企業降低研發創新門檻,助力行業發展。
下一步,廣東將持續打造產業發展創新平台。一方麵,發揮鵬城國家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方麵的作用,另一方麵,則充分調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資源,構建工業機器人全棧國產化的“操作係統/數據庫+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機器人智能控製”創新聯合體。
構建全鏈條人才生態
廣東正通過“百萬英才彙南粵”行動計劃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協同網絡,為AI與機器人產業構建從基礎研發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人才生態。
根據規劃,廣東將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求和重點任務,支持企業引進培育一批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創客廣東”大賽、“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中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有關專項賽。
不僅如此,廣東還以真金白銀支持跨國公司來粵投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比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單個外資項目在政策實施期內最高可按照3%獎補比例,封頂1.5億元進行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企業,當年達到入資額有關標準(珠三角6市1000萬美元、其他15個市500萬美元以上),可獲得一次性500萬元獎勵。
據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斌透露,即將舉辦的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將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遴選46家機器人企業參展,其中廣東企業16家,產品涉及多個服務領域的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展示人工智能最新發展成果。
健康的產業生態也需要不斷更新“裁判規則”。在AI和機器人產業發展上,廣東還將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立法,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