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部署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製菜產業高地,推動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十條措施”包括:建設預製菜聯合研發平台、構建預製菜質量安全監管規範體係、壯大預製菜產業集群、培育預製菜示範企業、培養預製菜產業人才、推動預製菜倉儲冷鏈物流建設、拓寬預製菜品牌營銷渠道、推動預製菜走向國際市場、加大財政金融保險支持力度、建設廣東預製菜文化科普高地。
由於疫情影響和消費趨勢的變化,預製菜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作為餐飲大省,廣東已在預製菜市場搶占了先機,隨著《措施》的發布,廣東預製菜產業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減負實體店▷▷
支撐餐飲行業轉型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廣東的餐飲行業受到不小的影響,此次《措施》的發布為行業提供了支撐和指引。
“預製菜有助於降低餐飲企業的經營成本壓力。一直以來,房租、食材、人工構成了餐飲店的主要成本,而且在疫情之下,這三方麵的成本持續上升。”東莞市餐飲連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徐波認為,預製菜的出現降低了企業對員工技能的要求,減少了人工開支。
同時,通過菜品的預製,壓縮了廚房、倉儲麵積,減少了房租成本。“預製菜菜式的標準化,有助提升出餐速度,增加門店翻台率,此外,預製菜還可以在門店直接銷售,打破餐飲企業隻在一日三餐時間段營業的局限性,提升營業額。”徐波說。
2021年12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啟動2022年廣東預製菜雙節營銷係列活動。在眾多預製菜單品之中,廣東家喻戶曉的豉油雞就被選為首款單品。今年春節期間,廣東省鄉村振興文化服務產業園聯合盒馬鮮生電商平台,麵向全省消費者推出聯名款豉油雞預製菜。數據顯示,這款豉油雞在除夕夜銷量翻倍,一躍成為盒馬春節銷售的“黑馬”,打響虎年預製菜“粵字號”第一炮。
發力生產端▷▷
搶占要素交易製高點
目前,我國預製菜行業正處於市場成長期。據iMedia Research(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預估為3459億元,預製菜在中國屬於起步階段,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冷鏈物流布局,預製菜市場將B、C端同時加速發展,之後將以20%的增長率逐年上升,預計2023年中國預製菜規模為5156億元,未來6—7年我國預製菜行業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預製菜從B端向C端的轉變,是市場空間被打開的關鍵,也讓廣東的餐飲行業看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表示,廣東要“吃下”萬億的預製菜市場,不僅要搶占預製菜市場的先機,更要搶占行業的製高點。
在2022年廣州兩會上,程鋼作為廣州市人大代表,就提出了關於預製菜的議案:《關於搶占預製菜產業“芯片設計”與“要素交易”製高點的建議》,程鋼認為,對於廣東省的預製菜發展,首先要把研發放在第一位,發揮廣東餐飲行業自身的特點優勢,不僅在生產端發力,還應做好預製菜標準製定,打造預製菜產業“芯片”高地。其次,程鋼建議廣東還要搶占預製菜產業要素交易高地,包括市場要素、品牌要素、文創要素等方麵,以此讓廣東預製菜成為全球新餐飲風尚、新餐飲模式、新餐飲文化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