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省自然資源廳權威解讀廣東“三舊”改造管理辦法 打消市場主體疑慮 建立收益分配機製

時間 : 2021-02-23 08:45:1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將於3月起正式施行。長期以來,廣東以“三舊”改造為抓手,有力推動了存量土地的循環利用。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共實施“三舊”改造麵積92.60萬畝,節約土地22.77萬畝。

  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對《辦法》進行權威解讀並指出,製定《辦法》是為了總結提煉過往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以省政府規章確立下來,有利於打消一些政府部門及市場主體對“三舊”改造存在的疑慮。同時,《辦法》提煉出“三舊”改造的基本概念、改造類型、基本原則等,為深入開展“三舊”改造實踐探索提供了製度平台。

  穩定並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據悉,“三舊”改造是廣東省政府與原國土資源部合作共建節約集約用地示範省的重要內容。省政府於2009年出台《關於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幹意見》,推動“三舊”改造破冰起航。

  此次出台的《辦法》共7章37條,分為總則、規劃管理、用地管理、收益分配、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

  為什麼要製定《辦法》?根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的官方解讀,“三舊”改造已成為廣東深化改革的知名品牌,得到國家充分認可並在全國複製推廣。為延續鞏固已有改革創新成果,迫切需要總結提煉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以省政府規章確立下來。

  實踐中,一些政府部門及市場主體對“三舊”改造的重要性、長期性、合規性等存有疑慮,支持推動的動力和意願不足。因此,也有必要通過製定規章,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強化溝通協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合力,加快盤活“三舊”用地。

  值得關注的是,《辦法》建立了收益分配機製,明確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對於改造主體,從地價優惠、稅收計收、財政獎補等方麵予以支持,降低改造成本,加快項目實施。對於由政府收儲後公開出讓的項目,允許原權利人分享土地出讓收益。此外,支持公益性項目建設及預留公益性用地,充分保障公共利益。

  為政策調整完善預留空間

  《辦法》與廣東現行的“三舊”改造政策要如何銜接?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起草過程中,《辦法》將現行“三舊”改造政策文件中較為成熟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繼續發揮作用的政策舉措納入其中;對於一些實施時間不長、較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暫不予納入。

  比如,對於此前提出的集體和國有建設用地混合改造等,目前各地仍在實踐探索中,成功案例較少,尚未取得比較成熟的製度經驗,因此暫未納入《辦法》,但各地仍可開展實踐探索。

  此外,《辦法》通過采用相對原則定性的表述,為今後政策調整完善預留空間。如按照現行“三舊”改造政策,地市“三舊”改造項目土地增值稅收入較上一年度增長超過8%的部分,省按照30%的比例補助該地市。但在《辦法》中采用“一定比例”的表述,沒有限定具體數字,為下一步該項政策的調整完善預留了空間。

  《辦法》第三十五條提出了“責令交出土地”措施,因其有利於推動解決動遷問題而備受關注。對此,省自然資源廳在解讀中回應,本條是依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征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製執行”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