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在更大範圍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進一步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意見》明確,在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10個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上海市浦東新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成熟做法。試點期為本意見印發之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同時明確,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各地有條件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新區,可從實際出發複製推廣上海市浦東新區“證照分離”改革的具體做法。
《意見》提出了四方麵改革重點。一是清理規範各類許可。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能分離的許可類的“證”都分離出去。二是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堅持“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探索完善監管措施。三是加快推進信息共享。各自貿試驗區要提前完成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的工作,盡快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信息共享。四是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按照能整合的盡量整合、能簡化的盡量簡化、該減掉的堅決減掉的原則,全麵梳理、分類處理各類涉企證照事項。
■相關
全國減少800餘項“奇葩證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下大力氣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左右,有的省份達到70%,全國減少各類“循環證明”“奇葩證明”800餘項。
中央編辦日前在上海召開地方審改工作交流暨“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推進會,中央編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5年來,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持續強力推進,改革由點及麵、不斷深入,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5年來,各地本著能減則減、應放盡放的原則,以“5+1”清單為抓手,下大力氣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同時,著力簡化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不少地方探索集中審批,著力推進審批職責、事項、環節“三個全集中”,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有的出台“八張清單”“十條措施”,實行清單化、標準化審批。有的推行“多規合一”“多圖聯審”“區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