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6部門關於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27日對外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回應外界關切。
離境退稅,是指境外旅客離境時,對其在退稅商店購買的商品退還增值稅的政策,是國際通行做法。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出台通知,有利於提高境外旅客在華購物便利性,是推動擴大入境消費、大力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途徑。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賈榮鄂介紹,2015年以來我國全麵實施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與國際上實行離境退稅政策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一是退稅力度大,我國對於絕大部分商品按照含稅價的11%退稅,相當於將增值稅全部予以退還;二是退稅商品範圍廣,除極個別禁止、限製出境的物品外,其他商品均適用離境退稅政策,為境外旅客提供更廣闊的商品選擇空間。
2024年,我國入境旅客總花費達942億美元,同比增長77.8%;境外旅客辦理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退稅額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3倍;境外旅客入境消費占我國GDP比重約0.5%,而世界主要國家入境消費占GDP比重在1%到3%之間……發布會上介紹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入境消費增長潛力巨大。
此次通知主要針對退稅商店偏少,退稅購物選擇不多、國貨偏少,退稅便利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從推動退稅商店增量擴容、豐富退稅商品供給、提升離境退稅服務水平等三方麵,提出了8條政策舉措。
擴商店,讓境外旅客有更多好店逛——
通知提出,優化退稅商店布局,鼓勵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遊景區、度假區、文博場所、機場、客運港口、酒店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設退稅商店。放寬退稅商店備案條件,允許納稅信用級別為M級以上的企業、設立不到1年的新開商店等申請成為退稅商店。
通知發布當天,國家稅務總局配套修訂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管理辦法(試行)》也對外發布。“放寬入門條件”“調整備案層級”成為關鍵詞。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謝文介紹,在現行退稅商店的納稅信用級別為A級和B級的基礎上,新增加M級,即新開商店在符合其他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也可以成為退稅商店。將退稅商店備案層級由原來向省級稅務局備案,調整為直接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進一步便利退稅商店備案辦理。
增商品,讓境外旅客有更多好物買——
根據通知,將目前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購買退稅物品金額達到500元才予以退稅的規定,大幅下調至200元即可退稅。增加老字號產品、中國消費名品、智能產品、非遺產品等優質產品供應。
盛秋平說,目前境外旅客退稅購物以國際品牌為主,國貨品牌較少,購物選擇還不夠豐富。“一方麵降低退稅購物門檻,另一方麵也讓更多客單價較低的特產店、紀念品店、禮品店等加入退稅商店,促進國貨銷售。”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說,將鼓勵和引導旅遊景區、度假區、文博場館等境外遊客集聚區域的特色文化產品等店鋪備案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推動在相關區域科學合理布局“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我們不僅要宣傳中國的美麗風景、美好生活,還會大力宣推中國好物、中國服務。”
優服務,讓境外旅客辦退稅更方便——
通知提出,將現金退稅限額上調至2萬元人民幣。“主要是為了滿足境外旅客多樣化的消費支付需求。”賈榮鄂說,在提供銀行卡、移動支付、現金等多種退稅服務方式的基礎上,將現金退稅金額由目前的1萬元人民幣上調至2萬元人民幣,其他退稅方式沒有限額。
2024年,上海、北京等10個試點地區“即買即退”辦理退稅規模同比增長22倍,是全國離境退稅規模同比增速的18倍。不久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將“即買即退”服務措施推廣至全國。謝文說,將退稅物品金額下調、現金退稅限額上調等措施實施後,境外旅客可現場購物退稅的商品範圍更廣、門檻更低、體驗更好,政策效應進一步擴大。
為提升退稅核驗效率、減少旅客等待時間,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司長夏俊提示說,首先,離境退稅物品應當由旅客本人隨身攜帶或隨行托運出境。其次,海關在進行實物驗核過程中,對旅客交驗的退稅物品與申請單所列相符的,在申請單上確認簽章;對旅客交驗物品的數量與申請單所列數量存在差異的,海關以實際數量為準確認簽章,旅客以此為憑據,辦理退稅手續。第三,待驗核的退稅物品,應當處於尚未啟用或未消費的狀態。
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司長徐青說,下一步,將持續推動國際客運增班,鼓勵航司布局新興市場,完善“一帶一路”航線網絡;推動樞紐機場優化綜合服務櫃台功能,為外國旅客提供文旅、支付、交通、通訊等“一站式”服務;鼓勵有能力的口岸機場增設離境退稅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