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國內政策速遞

經濟日報: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發展環境

時間 : 2025-04-26 08:26:42 來源 : 經濟日報
【打印】 【字體:

  近期,多項與民營企業相關的數據陸續發布。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3年平均增速;民營企業進出口高技術產品創曆史同期新高,規模接近1萬億元;民間投資增速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同比增長0.4%。這些數據分別來自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家統計局,從多個維度展現出我國民營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民營經濟已形成相當的規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備堅實基礎。截至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民營企業貢獻了全社會70%的技術創新成果,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廣大民營企業奮力攀“高”向“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大顯身手。今年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設民營企業9.4萬戶、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設4.6萬戶、人工智能軟件研發類新設25.4萬戶、銀發經濟類新設超過1萬戶,民營企業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展現出充沛活力。

  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大政方針,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根本保障。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傳遞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明確信號。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係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國家、省、市、縣四級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有序推進,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製加快完善,《關於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關於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製的指導意見》《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陸續印發,《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正式施行……這些政策舉措有效回應了民營企業關切,堅定了企業發展信心。目前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進程正在加快推進,其出台和實施必將進一步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麵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從外部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個別國家搞“小院高牆”、關稅壁壘,全球貿易秩序麵臨新的嚴峻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全球貿易增長將在2025年下降1.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是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半壁江山”,一些民營出口企業或產業鏈配套企業必然會受到影響。從內部看,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民營企業發展不僅麵臨轉型升級的中長期壓力,還麵臨著市場需求不足、經營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利潤空間受擠壓等現實困難。

  紮紮實實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助企惠企政策既要“準”還要“快”,推動政策應享盡享、直達快享。對於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通過搭建平台、產銷對接,積極幫助外貿企業拓寬內銷渠道。加快破除各種障礙,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公平的發展機會。引導民營企業通過自身改革發展、合規經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努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貢獻。

  民營經濟“穩”則經濟全局“穩”,民營經濟“活”則經濟全局“活”。隨著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走深走實,民營經濟這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將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