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國內政策速遞

經濟日報金觀平:搭建全球消費資源對接平台

時間 : 2025-04-20 08:36:55 來源 : 經濟日報
【打印】 【字體:

  4月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閉幕。這場以“共享開放機遇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盛會,不僅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消費精品展,更表明了中國在複雜國際環境下堅定擴大開放、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態度。

  在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上升的當下,本屆消博會共有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的1767家企業、4209個消費品牌參展,規模創曆屆新高,展現出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斯洛伐克、新加坡、巴西、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首次組織展團參展。主賓國英國以“英倫匠心在海南”為主題,參展麵積超1300平方米,參展品牌數量53個,約為上屆的2倍。

  借助搭建全球消費資源對接平台,消博會既為國內消費市場注入新動能,也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方案;國際品牌可更迅捷地觸達中國消費者,中國企業借助平台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良性循環。通過消博會,世界感知中國消費市場的新趨勢新變化,全球創新者、生產者、供應商彙聚一堂,探尋中國大市場蘊含的廣闊機遇。

  服務消費的高質量發展,是第五屆消博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在部分商品貿易受關稅衝擊的背景下,以文旅、健康、數字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業態成為焦點。展會上,首次設立的新消費科技展區集中展示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物流、載人飛行器等前沿技術,三亞遊艇分會場創新“遊艇+婚紗”“遊艇+潛水”等跨界場景,海口、三亞免稅消費分展區也帶來沉浸式、個性化的新消費體驗。這不僅豐富了服務消費的供給形態,更通過科技賦能推動產業升級。

  政策創新是消費發展的核心支撐。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之年,也是消博會連續舉辦的第5年。海南自貿港依托“零關稅、低稅率、簡稅製”政策,推動展品快速通關、免稅商品“即購即提”。這些舉措不僅激活本地市場,更通過製度型開放吸引國際資源集聚。各國企業借消博會首發各類科技、健康和潮流新品,形成展會和產業協同放大效應。

  從全球視角看,消博會的意義遠超單一展會。消博會已成為全球消費市場應對壓力的重要平台之一。2024年全球貿易額增長3.7%,其增長動能更多來自亞洲等新興市場。通過消博會、廣交會、進博會等平台,中國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地位。同時,中國全麵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給地區國家帶來巨大發展紅利。

  消博會為探索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實踐樣本。通過激活內需市場,中國正將14億多人口的消費潛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以內促外、以外強內”的良性互動,既緩解了外部壓力,也為全球經濟注入確定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服務消費持續擴大,印證了內需市場的韌性與活力。

  消博會的價值不僅在於促成訂單,更在於為中國乃至全球探索消費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重要答案:以開放紓解保護主義之困、以創新突破產業升級之隘、以政策激活市場潛力之源。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國正撬動消費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升”的深刻變革。這場變革,既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