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國內政策速遞

中國市場“磁吸力”強勁 外企來華投資熱潮湧動

時間 : 2025-04-02 10:34:55 來源 : 經濟參考報
【打印】 【字體:

  阿斯利康宣布將在北京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巴斯夫正在廣東湛江建設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的一體化生產基地,上海浦東再迎1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家外資研發中心……近期,外企高管密集訪華,重大項目頻頻落地,穩外資政策持續加碼,中國吸引外資“磁吸力”強勁。不少外資企業負責人表示,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產供鏈體係和科技創新能力是巨大機遇,投資中國就是與機遇同行,願繼續擴大在華投資,開拓創新合作空間。

  外資企業以“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等前沿創新領域更成為“落子”重頭戲。

  3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了2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將在北京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並達成多項重大研發與生產合作。

  “這項25億美元的投資體現了我們對中國的堅定承諾。”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表示,阿斯利康第六大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將依托北京在前沿生物學和人工智能科學領域的優勢,成為支持阿斯利康將創新藥物帶給全球患者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此次,阿斯利康還將與康泰生物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進行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傳染性疾病創新疫苗的開發、生產和商業化,以惠及中國及全球患者。這將成為阿斯利康在華首個也是唯一的疫苗生產基地。

  不僅在生物醫藥領域,先進製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也成為投資高地。

  近日,埃頓國際汽車裝備產業園項目在蘇州高新區正式開工,將引入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及行業領軍企業,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汽車裝配與製造平台,該項目總投資規模超1億美元,項目正式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25億元。

  埃頓集團總裁、創始人博龍表示,蘇州高新區以其卓越的營商環境、高效的企業服務和專業的招商能力為埃頓集團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項目將嚴格按照國際領先的工業載體標準和環保要求建設,招引全球頂尖的團隊入駐,為區域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博龍說。

  來自日本的東麗集團在廣東多地均有投資,近期在佛山陸續布局了無紡布、水處理膜、複合材料等創新項目。“高性能改性樹脂智能工廠於去年2月份動工,預計今年投產。”東麗集團中國總代表三木憲一郎說,“建成後,這裏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可生產東麗全係列樹脂產品的日本海外工廠,希望今後繼續擴大與中國的合作。”

  “中國正處於產業優化升級階段,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為全球企業帶來了豐富的合作機遇。”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表示。

  從數據來看,2024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9.9%。截至目前,外商在華投資覆蓋20個行業門類、115個行業大類,累計設立企業124萬家,投資額近3萬億美元。

  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的決心與信心來自哪裏?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資工作蹄疾步穩,堅定了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的決心。從市場來看,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蘊含著巨大投資和消費潛力。從產業來看,中國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產業配套能力強,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為外企提供了合作新機遇。與此同時,優化營商環境、擴大開放試點、取消準入限製等一係列政策部署,以務實行動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華南美國商會日前發布的《2025年華南地區經濟情況特別報告》顯示,大部分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增長持樂觀態度。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表示,絕大部分受訪企業都對全麵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製等措施持積極看法,近半數企業認為這將對其在華業務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機構紛至遝來,投資興業的氛圍越來越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素聯動,正形成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有優勢。新興外資資本開始更多關注中國機遇,持續加碼投資中國。”畢馬威全球中國業務發展中心中國業務負責合夥人李瑤說。

  展望2025年,中國穩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不停,商務部等部門將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動高質量引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3月27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將以擴大高水平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並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與各國企業保持常態化溝通交流,發揮外資企業圓桌會、外資專班作用,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何亞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