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各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力實施顯效,全省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525.5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4.45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2002.53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20588.53億元,增長4.3%。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
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3.2%,園林水果產量增長3.9%,茶葉產量增長6.0%。豬肉產量下降0.8%,禽肉產量下降6.5%,禽蛋產量增長3.2%。一季度末,生豬存欄增長9.8%,生豬出欄增長0.4%;家禽存欄增長2.6%,家禽出欄下降4.8%。
二、工業生產穩步增長,新動能產業增勢良好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5.5%。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3.3%,製造業增長4.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持平。重點行業發揮穩定支撐,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4%,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8.5%,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0%。新動能產業增勢良好,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9%、5.3%,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2.0個、1.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29.9%、83.5%、31.3%、10.8%。
三、服務業增速加快,規模以上服務業較快增長
一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分別增長7.4%、7.1%、6.1%,比全部服務業增速高3.1個、2.8個、1.8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7.5%,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分別增長10.8%、7.7%、9.9%、13.7%。一季度,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0.9%、4.2%,其中民航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9.6%、10.4%;港口貨物吞吐量下降0.4%,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9.8%;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2.7%、5.0%,其中高速鐵路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7.4%、5.2%。
四、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
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2%,降幅比1-2月份收窄2.2個百分點。“兩重”建設項目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9%,增速加快3.1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分別增長11.0%、8.9%。工業投資占比達38.0%,其中汽車製造業投資增長41.0%;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7.6%,其中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7.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2%,新建商品房銷售麵積下降9.4%,降幅比上年全年分別收窄3.0個、12.4個百分點。
五、市場銷售增速加快,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增長較快
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增速比1-2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5.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7%,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增長2.6%,餐飲收入增長1.9%。部分升級類和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向好,糧油食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日用品類分別增長11.8%、36.0%、8.7%。以舊換新相關品類商品零售額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通訊器材類分別增長29.1%、40.0%、42.2%、17.7%;新能源汽車商品零售額增長8.6%。線上消費持續釋放潛力,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6.3%,其中3月份同比增長31.9%,是202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六、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工業生產者價格下降
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4%。3月份,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下降2.0%。3月份,PPI、IPI分別下降1.3%、2.2%。
七、居民收入平穩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
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1元,同比名義增長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7元,同比名義增長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1元,同比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
總的來看,一季度,隨著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廣東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偏弱,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錨定全年目標任務,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各項宏觀政策加力擴圍落實落細,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強發展動力、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需求、改善社會預期,持續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
附注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範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範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產品產量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範圍盡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一是統計單位範圍發生變化。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納入調查範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退出調查範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影響。二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產品產量數據存在跨地區重複統計現象,根據專項調查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重複產量進行了剔重。
2.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範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範圍是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由於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範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單位)統計範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業(單位)達到限額標準納入調查範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單位)因規模變小達不到限額標準退出調查範圍,還有新開業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單位)的影響。
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行了修訂,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關指標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徑計算。
4.旅客(貨物)運輸:鐵路、民航、管道運輸量來源於境內各鐵路、民航和管道運輸企業;公路和水路運輸量來源於省交通運輸廳統計調查數據。港口:來源於省交通運輸廳聯網直報港口企業。居民消費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居民可支配收入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