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15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
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的解讀
2016年7月26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審計廳何麗娟廳長向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作了《關於廣東省2015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反映了我省2015年度審計工作緊緊圍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積極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以推動國家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為主線,堅持依法審計,促進依法行政,促進廉政建設,促進改革創新;穩步推進審計全覆蓋,強化民生資金和重點項目審計,關注政策執行、資金安全和管理績效,著力督促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更好發揮審計在推動改革發展和國家治理中的作用。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主要呈現6個特點:
一、進一步深化財政管理審計
2015年度,財政管理審計基本實現審計內容和範圍“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覆蓋。開展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以及社保基金預算的“全口徑”審計;把省級財政管理審計、4個市財政決算審計以及22個縣(市、區)財政收支審計結合起來,實現省、市、縣財政管理審計有步驟有重點的有機聯動,對財政資金流向全過程活動進行審計監督,重點關注資金管理和使用績效。從審計結果看,各級財政等相關部門能較好執行財政預算,財政收支管理總體比較規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加強管理和規範的問題。例如,在省級財政管理方麵,部分轉移支付資金下達不夠及時、部分新增債券資金使用效率不夠高、以及土地增值稅征收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在市、縣級財政管理方麵,反映部分地區財政收支不真實、預算編製不完整和審批不規範、財政資金使用不嚴格以及政府性債務管理有待改善等市、縣級共性存在問題。對此,審計提出進一步提高預算編製精準和細化程度、嚴格預算調整程序、加強部門分配資金管理和監督、加快財政轉移支付支出進度以及改善地方債務及其風險管理等建議意見,促進各級財政事權和財權相匹配的問責製度建立和實施,推動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績效。
二、突出重大政策措施跟蹤審計
簡政放權、工業轉型升級、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省委、省政府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的重大政策措施。審計機關2015年度突出對這些重大政策措施落實以及相關重大項目推進情況的跟蹤審計。從審計結果看,各地區和部門均積極采取措施,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重大政策措施,推進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審計中發現了部分重大項目建設市級配套資本金不到位、支持工業轉型升級等部分財政資金未及時落實項目、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資金未及時使用和項目建設進度未達要求等問題。審計及時指出問題後,相關責任單位十分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和完善。
三、繼續加強專項資金和項目的審計
審計機關始終把事關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民生資金和項目作為審計的重點。2015年,開展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緊緊圍繞推動中央和省的各項惠民、富民政策的貫徹落實,著重關注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改善,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積金管理使用審計;著重關注環境汙染源治理,開展重金屬汙染防治資金和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和獎勵資金專項審計;著重關注基層醫療服務提高,開展鄉鎮衛生院“五個一”設備(配置1台救護車、1台全自動生化儀、1台心電圖儀、1台X光機以及1部B超)配置工程建設審計;著力關注科技創新推進,開展協同創新平台環境建設等專項審計調查。審計工作報告重點反映了民生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中還存在的影響政策落實效果和資金使用績效的問題。例如,存在部分保障性住房空置和部分建設資金閑置;部分地方住房公積金參繳率較低;重金屬汙染防治和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獎勵資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部分地區政策出台遲、政策落實不到位以及職能部門履職不到位等影響環境汙染治理實施的情況;有關地區未能落實市縣配套資金、未能按期完成鄉鎮衛生院“五個一”設備配置任務;協同創新與平台建設及資金使用中存在資金未及時撥付、被擠占挪用以及科研合同變更管理缺乏有效控製和項目實施缺乏跟蹤檢查等問題。審計促進了相關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實。
四、創新推進在線審計監督
省審計廳通過創新審計技術方法,2015年首次對省直112家一級部門預算單位實施在線聯網審計監督,按照“集中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重點審計”的工作思路,點麵結合地開展年度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對112家一級預算單位持續開展的數據分析,篩查出問題疑點,及時發現部分部門單位存在資金管理不完善、賬務核算不規範等問題,實時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及時糾正,健全完善多項內部管理製度。同時對省財政廳等30個省級部門單位2015年度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重點審計,並延伸審計其所屬50個下屬單位,涉及資金總額163.37億元。擴大了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覆蓋麵,審計的時效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得到提高。從審計結果看,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和遵守《預算法》等財經法紀情況總體良好,“三公”經費開支減少、支出比較規範;審計工作報告也重點反映部門預算執行中存在的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13個部門單位預算編製不科學年中追加預算比例較高,21個部門單位589個項目預算執行率偏低,17個部門單位無預算支出或擴大支出範圍,8個部門單位以撥代支或虛列支出,6個部門單位未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15個部門單位未按規定實行政府采購,4個部門單位本級和9個部門22個下屬單位未經審批出租或報廢處置資產:“三公”經費管理也有待進一步規範:個別部門違規長期借用車輛、違規修護、保養、租用車輛;部分單位會議費超標準、未在定點酒點開會等,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部門通過調整相關會計帳目、歸還原資金渠道、建章立製、加強管理等方式積極整改。
五、積極開展績效審計
省審計廳積極適應全麵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政策執行、資金安全、管理績效為重點內容開展實施各項審計,力求在充分揭示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的同時,著力反映履職不到位、政策執行不到位、以及體製機製不完善等問題,以更好地發揮審計在推動改革發展中的作用。2015年,圍繞群眾普遍關注的“看病難、看病貴”的熱點問題,探索開展了對全省511家公立醫院大型醫用設備管理使用績效情況的審計調查,揭示了大型醫用設備購置、使用和管理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如,職能部門履職不到位;醫療設備利用不足,高端功能和科研功能未開發使用;采購和安裝周期過長;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醫用設備和操作人才的配置存在較大的差距。審計結果促進了有關主管部門和醫院切實加強醫用設備的使用管理,推進醫療製度改革。另外,圍繞省委、省政府所關注的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貸款難的問題,開展對5家小額貸款公司運營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通過審計肯定小額貸款公司在彌補銀行融資缺口、推動小微企業自主創新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揭示了部分貸款投向未能充分體現政策目標、部分貸款業務風險控製不嚴、以及監管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審計進一步促進了小額貸款公司糾正貸款投向、規範貸款業務管理,推進省委、省政府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相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六、持續督促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
加強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力度不斷加強,有關部門和地區積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關部署,認真組織整改。對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截至2016年6月底,有關地區和部門單位按照審計要求已上繳、追回或歸還各級財政資金15.34億元,撥付滯留和閑置資金33.65億元,規範會計賬目資金246.83億元,促進落實項目資金2.25億元,根據審計建議完善各項規章製度158項,處理有關責任人106人等。
2015年度審計整改方法方式也得到進一步的健全和改進。一是進一步健全整改機製,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省政府督查部門與省審計廳製定了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問題的整改督查協調機製,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通過進一步健全機製來強化跟蹤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要求各市及省直有關單位逐項對照跟蹤審計發現問題,明確整改任務、責任單位和配合單位,要求有關部門單位及時作出整改部署,推進整改工作有序進行。整改效果得到了提高。二是被審計的部門單位更加重視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邊審計邊整改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