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圖片新聞

團一大紀念館建成開放

時間 : 2022-05-13 09:33:16 來源 : 南方新聞網
【打印】 【字體:

圖1.jpg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5月12日,在東園舊址內,團一大紀念館建成開放,百年青年奮鬥路又有了新的紀念載體,青少年紅色教育再添陣地。

  嶺南元素再現東園神韻

  紀念館由中國工程設計大師郭明卓領銜、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進行打造,在尊重、保護革命老城區城市肌理脈絡的前提下,采用順時針的參觀動線,溯源中國共青團曆史脈絡。

  全館外觀設計以再現百年東園神韻為主題,通過提取、意向化複現東園門樓形象,以嶺南園林式為布局,巧妙提取庭院空間關係;結合文化長廊,打造回字形庭院串聯四大展廳,簡約幹練的設計融入東園記憶,也映射出新時代青年的青春活力。

  館內外種植的紅色木棉、小葉細榕、白蘭、荔枝等具有濃厚嶺南特色的花卉喬木,紀念館還巧用“英雄花”等廣州元素點綴其中,進一步提升了展覽的觀賞舒適度與親切感。

  豐富館藏展現百年青運曆程

  據主辦方介紹,紀念館緊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主題,在1200平方米展示空間中,收藏了反映共青團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會議的圖片200餘幅、實物70餘件、雕塑6組、曆史視頻10餘個,展示了黨親手締造青年團、指導青年團創建的曆程。

  “序廳的浮雕讓我印象深刻,非常有衝擊力”,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團委書記、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幹部林曼曼對紀念館曆史藝術品的設計讚不絕口。

  團一大紀念館基本陳列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曆史陳列”,位於紀念館地上展廳;在紀念館負一層,則以竹棚為“原點”,以場景重現的方式追溯新中國成立前犧牲的團一大代表和團一屆中央執委會成員們的初心使命。

圖2.jpg

  在紀念館地上一層的基本陳列中,集中呈現團廣州市委近40年來開展團一大曆史研究、青年運動史研究以及海內外尋檔成果,其中包括在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曆史檔案館發現的團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記錄(複製件),團一大代表俞秀鬆的鐵床、團一大代表葉紉芳的錢包和眼鏡、向秀麗烈士的入團申請書等館藏。

  紀念館負一層除了竹棚以外,還設置了互動區、文創區、家書聆聽區、團情團史知識問答區、黨團隊宣誓區、舊物展示區等豐富展陳。

  到場參觀的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越秀區稅務局團員小陳表示,到實地學史非常重要,作為新時代的廣州青年還要接續奮鬥,不斷把智慧、力量貢獻到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當中。

  前沿技術增強紅色教育沉浸體驗

  主辦方介紹,紀念館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重現了百年前的團一大開會情景,將百年前的一代青年人追求真理,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做出最真實的還原呈現。

  此外,“藝術經典中的青春”展項中,一幅幅充滿回憶的畫作在流動的互動裝置吸引了參觀者的眼球。畫作由中國美術館提供,契合百年團史的互動體驗項目在絲帶般的水流屏中不停流淌,觀眾們手掌輕輕一抓一放,即可閱覽珍貴的畫作。

圖3.jpg

  紀念館處處帶感,充滿著先進的前沿技術,設置了一係列適合開展青少年紅色教育的互動展項。展覽通過照片圖片、文物實物、音視頻資料,運用觸摸、可視、互動、體驗等技術,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項目,對團一大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動進行情景再現。

  接力奮鬥續寫曆史榮光

  值得一提的是,紀念館第一部分呈現了一幅牆麵手繪畫作,源於畫師們曆時數月的精心創作,一筆一畫勾勒出百年前栩栩如生的青年神韻。從繪畫到浮雕,從展板到實物,打造背後都有著一段不平凡的經曆。老文物與新藝術品中透露的故事與精神是引領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寶貴財富。

  “做團一大紀念館是我們數十年來的堅持,不斷的積累才有了今天這樣豐富的館藏內容。”主辦方表示,“一百年前,黨領導青年創造了這段充滿青春氣息的曆史;一百年後,我們要講好新時代的青年故事,在實現民族複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據悉,團一大紀念館將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采用預約的方式對外開放展覽內容,具體預約方式將在後期通過相關途徑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