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橫琴花海長廊,市民遊客徜徉在花海中。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以下簡稱“省文旅廳”)3日消息,據初步測算,4月29日至5月3日,全省接待遊客4546.1萬人次,同比增長77.9%(按可比口徑,下同),較2019年同期增長18.6%;實現旅遊總收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101.1%,較2019年同期增長17.7%。全省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文旅活動精彩紛呈,線下與線上“齊飛”,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兩旺”,以文旅產業的強勁複蘇助力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
廣東遊客回來了▷▷
出遊人數接待人數位居全國前列
廣東作為國內最大客源地和集散地之一,實力重現。中國旅遊研究院專項監測顯示,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四川、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和陝西出遊人數居前,合計出遊人數占全國總數的57.98%;廣東、江蘇、山東、四川、河南、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陝西接待遊客人數居前,合計接待遊客人數占全國總數的61.44%。
優質景區、精品遊成為人們心頭所好。省文旅廳公開數據顯示,全省高等級A級景區接待遊客占全省1/4,全省4A級以上景區接待遊客1516.5萬人次。
作為試點國家出境團隊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恢複後的首個國內公眾假期,市民出遊半徑延長是今年“五一”出遊市場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廣之旅董事長、總裁趙文誌分析稱,“五一”假期出境旅遊市場百花齊放,如伊朗、塞爾維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阿根廷等目的地受到市場的關注和歡迎。從人數規模來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俄羅斯是今年“五一”假期的熱門出境旅遊目的地。另外,港澳遊是今年“五一”出境遊市場中的主角之一。途牛數據顯示,在出境遊用戶中,近30%的用戶選擇了港澳作為出境遊目的地。
文旅消費旺起來▷▷
強勁需求拉動文旅消費規模增長
作為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假日旅遊收入一直備受關注。省文旅廳的公開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3日,全省實現旅遊總收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101.1%,較2019年同期增長17.7%。
交通可以從側麵反映旅遊帶動效應。同程旅行平台數據顯示,熱門用車需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各大城市群之間,其中,珠三角較春節增長312%,增幅超京津冀區域。
“五一”假期前,省文旅廳推出“七個一”文旅促消費舉措,“五一”期間全省安排各類文化和旅遊活動1598項,其中促進文旅消費主題等重點活動166項,並提供係列優惠景區門票、機票和客房,取得明顯成效。
廣東還推動自駕車進鄉村和民族文化廊道,圍繞鄉村旅遊、濱海旅遊、生態康養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等主題,推出特色自駕遊精品線路和產品,為自駕遊客提供省內目的地景區景點和星級飯店、旅遊民宿等優惠措施。
“市民出遊熱情高漲、出遊需求的釋放,是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文旅市場持續複蘇重要標誌。”趙文誌表示,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五一”假期後的出遊報名依然暢旺。“可以說,‘五一’假期全麵拉開了2023年出遊熱潮!”
文藝“輕騎兵”進景區▷▷
文旅深度融合 助推品質升級
“五一”期間,“文藝‘輕騎兵’進景區”成為旅遊市場的一抹亮色。廣東粵劇院、廣州交響樂團、廣東民族樂團等7個省屬專業藝術院團和各地藝術院團演出資源,共同組成文藝“輕騎兵”,分別走進廣州客天下國際旅遊度假區、廣州市嶺南印象園旅遊景區、佛山市祖廟博物館、江門市華僑城古勞水鄉景區、肇慶市星湖旅遊景區、清遠市熹樂穀溫泉度假區等旅遊景區,5天內為遊客獻上55場精彩表演。
據初步測算,“五一”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1237.3萬人次,同比增長123.7%,較2019年增長10.5%;全省4A級以上景區接待遊客1516.5萬人次,同比增長114.4%;納入監測的13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共接待遊客109.9萬人次,同比增長161.6%,較2019年增長9.9%;納入監測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共接待遊客218.8萬人次,同比增長78.6%,較2019年增長8.1%。
除此之外,公共文化服務品質亦明顯提升。據初步測算,“五一”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75個重點公共文化機構接待遊客85.1萬人次,同比增長62.9%。其中,省博物館共有14個展覽對外開放和13個流動展在基層博物館對外展出,接待觀眾約6.3萬人次;省文化館在全省聯合開展2023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係列活動,線上線下服務觀眾約18.5萬人次;省立中山圖書館五天累計到館讀者2.2萬餘人次,26萬餘人次使用數字圖書館線上服務;廣東美術館“闊步新征程——第九屆南北雕塑聯展·廣州”等5個展覽開展,接待遊客約1.2萬人次;廣州圖書館接待讀者訪問約14.3萬人次,外借文獻約18.7萬冊次,舉辦活動(包含線上)89場次,參加活動(包含線上)約7.4萬人次。
“五一”假期,全省各地準備了一係列形式新穎、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文化和旅遊係列主題活動,有力地激發和滿足遊客踏青出遊的意願和需求,讓廣大消費者在假日盡享文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