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嶺南文化 > 文化在線

《非遺裏的中國·廣東篇》在潮州取景 20餘項南粵非遺集中亮相

時間 : 2023-06-19 09:54:5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04e82ee0-efef-489c-bb2c-5f117f9a0a50.jpg

在潮州金山書院舉辦的“非遺青春”係列活動現場。圖為學生體驗潮繡。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6月17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文化和旅遊部聯合攝製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裏的中國·廣東篇》在CCTV—1播出,帶領廣大觀眾領略南粵大地獨具特色、底蘊深厚的非遺文化。

  節目中,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何冰等嘉賓齊聚潮州古城,走進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在傳承與創新的交融中感受廣東非遺的獨特魅力。

  節目中,20餘項由南粵先民探索創造的非遺技藝一一亮相。目前,廣東已擁有165項國家級非遺,816項省級非遺,還有5項非遺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此次《非遺裏的中國·廣東篇》以粵東古城潮州為主要取景地。潮州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的非遺大市,擁有17項國家級非遺、47項省級非遺,工藝美術品類之多,在全國獨樹一幟。

  近年來,潮州不斷加強非遺保護機製建設,通過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等措施,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係。2022年,“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潮州工夫茶藝”作為唯一一個“茶藝”代表性項目列入習俗。

  潮州持續加強非遺傳承後備隊伍的培養,積極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數據顯示,潮州目前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2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7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11名,數量居全省前列。

  傳承千年的非遺文化,如今已融入潮人生活的方方麵麵,嵌入潮州古城的大街小巷。近年隨著文旅興起,潮州非遺更在古城旅遊熱潮中煥發新活力。

  “潮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這次錄製我們發現,如今這些非遺依然得到很好的傳承,並且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不斷地發揮作用。”單霽翔在節目錄製後感歎,“例如潮繡還在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同時潮州每年有兩千多萬套禮服產出,成為‘喜服之城’,我想這就是人們保護傳承非遺,進而加大非遺的弘揚宣傳而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