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嶺南文化 > 文化在線

寶源路:造訪百年民居 穿越似水流年

時間 : 2022-10-27 09:49:27 來源 : 羊城晚報
【打印】 【字體:

寶源路:造訪百年民居 穿越似水流年.jpg

百年民居如今充滿煙火味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在寶華路和龍津西路兩條大名鼎鼎的曆史文化街區之間,隱藏著另一條低調的曆史文化街道。這條僅僅500多米的大街,分布著20多處文物建築,它們散發著日常的市井煙火氣,並且正在默默地發生新舊交融的改變。這裏的西關氛圍感一點不輸於人們耳熟能詳的上下九、永慶坊,如果要真切地感受似水流年、歲月留香的廣府風情,不妨來寶源路走走。

  趟櫳橫木裏的歲月經年

  寶源路位於老西關腹地,東連寶華路,西接荔枝灣景區,還臨近恩寧路、泮塘五約、上下九步行街等景點,可謂是連接荔灣區多個曆史風貌片區的重要節點。它也是廣州曆史建築分布最為密集的街道之一,與寶華路、多寶路並稱為“西關三寶”。因此,趟櫳門、雕花玻璃窗、青磚石腳,這些西關老宅的建築特色,在寶源路也是隨處可見。

  清末民初,通過貿易在十三行發跡的商人們來到這一帶買地建宅,安居樂業。有趣的是,在寶源路上,既有嶺南特色的西關大宅,也有聯排竹筒屋,還有幾棟氣派的洋樓,組成了中西結合的建築風貌。

  位於寶源路141號的明勤第是整條街為數不多的中西合璧建築。它保留著西關傳統的趟櫳門,但是二樓立麵卻有著鮮明的巴洛克風格,帶有羅馬柱、鐵藝裝飾、古典山花等西方建築元素,雕刻華麗。

  而在寶源路101號的另一棟民國老宅則完美演繹了東西方美學平衡:大宅正麵是歐陸式立體前凸造型,同時又大量采用了中式的條形石框滿洲窗。這棟大宅始建於1910年前後,經過多次易手,如今成為了荔灣區舊屋改建的經典範例。

  在寶源路,每走上兩三步,就能邂逅一棟“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舊民居建築”,這些民居仍保存完好,現今依舊有人居住,讓路人可以一瞥西關大屋的三重門:刻有雕花、輕巧便於開關的屏風門,中間橫架著十幾根圓條硬木的第二道趟櫳門,還有第三道真正的板門。每次經過,都會不禁思考,門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曆史厚重感和充滿煙火味的街坊日常。

  在時光荏苒中歎美食

  來寶源路覓食毫無壓力,畢竟這裏還是美食聞名的西關。完全不需要跟著各種攻略穿街走巷鎖定目標,這裏既有老廣街坊們最喜歡的傳統西關美食,也有街區盤活引進的簡餐咖啡店,全天餐食在這裏解決完全沒問題。

  在百味鮮靚點皇,你可以吃到茶碗那麼大的巨型蝦餃皇,性價比不錯的燒鵝,以及分量十足的生滾粥。吃完正餐,還可以去讚記打包一些別處已經很少在賣的傳統點心,比如說嫁女餅、鞋底餅、香蕉糕、白綾酥等。特別是鞋底餅,扁扁一塊,卻香酥十足,入口就是滿滿的豬油香。在讚記旁邊,經常看到路邊有幾條長腳凳,正值飯點的時候,街坊們坐在旁邊大啖牛肉麵和炸魚皮,原來這裏也是一家老字號小店——日月年小食店。招牌不仔細看可能會錯過,但長長的點單隊列讓我們知道,這裏的出品一定是很接地氣並且味道過硬。

  除去這些傳統的西關特色美食,一些有實力、有情懷的店家開始進駐這個街區,在老宅中開起了新潮小店,比如說靠近路口的“有力咖啡”,裝潢走民國時期的南洋商鋪風,店內擺放著雅致的民國小姐椅和理發椅,複古又不違和。店裏的咖啡特飲都有著個性且帶點調皮的名字,喝咖啡的時候還可以逗弄店裏的三花貓,很適合逛街的間隙坐下歇歇腳。

  在寶源路這裏,老建築在改造之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居民的生活原貌,沒有為了翻新而丟棄曆史的沉澱,盡管看似古老陳舊,但它們沒有被似水流年所淹沒,反而在一群西關人鍥而不舍的努力下,演繹著舊物新生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