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嶺南文化 > 文化在線

“設計之春·2022廣州”主題新聞發布會8日舉行

時間 : 2022-03-09 10:52:03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8126072_duzj_1646751410091_b.jpg

廣州花園負責人孫妮娜在“設計與女性”主題分享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探索之路。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3月8日,“設計之春·2022廣州”主題新聞發布會暨“設計與女性”主題分享會在廣州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多功能廳舉行。

  據悉,第三屆設計之春·中國家博會“當代設計展”將於3月18日在第49屆中國家博會(廣州)A區6.1-8.1號館開幕。該設計展致力成為頂級的中國設計引領平台,以不斷實現美好生活向往為使命、打造理想的原創設計生態為願景,秉持藝術、設計、生活“三位一體”理念,共同創造更綠色更友好的設計時代。

  “設計之春”將在廣州開幕

  時代呼喚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設計。

  在即將開幕的“設計之春·2022廣州”,120多家中國設計領軍品牌,300多位中國知名設計師、藝術家將齊聚廣州,於3個獨立展館呈現精彩。

  據悉,設計之春·中國家博會“當代設計展”是由廣州美術學院與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有限公司在2018年合作策劃打造的設計展覽平台,旨在凝聚中國原創設計的核心力量,為產業轉型升級、撬動內容市場、促進設計發展起到強有力的作用。

  “盡管受到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但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通過近兩年在中國家博會(廣州)上的精彩呈現,設計之春·中國家博會‘當代設計展’已經成為中國領導性的設計盛會、權威的原創設計新品發布平台和重要的設計思想交流中心。我們與行業多位設計大師的相逢大放異彩,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原創設計的超強魅力,並收獲了——一場‘設計之春’帶來廣州的‘文化之春’的廣泛好評。”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公司總經理劉曉敏說。

  據廣州美術學院家具研究院院長、設計之春·中國家博會“當代設計展”總策展人溫浩介紹,“設計之春·2022廣州”以“更綠色更友好”為主題,係列活動將從五大內容持續推動。

  展覽中的特定主題“春饗”是設計之春的一大亮點。這裏除了著眼對實體空間環境的設計,更希望通過味、嗅、聽、觸、視全麵的體驗,讓每一個來客在享受設計中感受到生活美學的真妙。

  三“廣”合一打造“文化之春”

  廣東是中國家居產業大省之一,多家廣州家居製造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令市場矚目。

  溫浩表示,中國設計力量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重要的驅動力,“廣州城市建設的定位是創意城市,而生活是關鍵詞,所以‘設計之春’展覽的內容是圍繞著生活來展開的,這也跟廣州城市發展高度吻合。”

  本屆設計之春,就圍繞融合與聚變的主題思路,讓家居行業與當代藝術、新科技、服裝設計、視覺空間藝術等跨界創意融合,打造共同賦能的混合藝術空間。

  “今天,廣州市政府、廣州美術學院、 廣交會形成城市、高校、平台三方合力,旨在梳理、挖掘我們的文化基因、文化優勢,彰顯中國精神和審美,體現當代價值和意義。我們共同的出發點是熱愛這座城市、服務這座城市、為這座城市的人民建設更美好的生活,共同提升廣州文化氣質,用情用力講好灣區設計故事,講好中國創新故事。” 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範勃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設計之春會成為影響世界的中國設計力量,期待我們相約在廣州的每一個春天。”

  主題分享會:女性設計力量閃耀羊城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在發布會後舉行的“設計與女性”主題分享會上,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二室主持建築師、研究生導師郭嘉,切爾西花展廣州花園負責人孫妮娜,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築師、博士何小欣在現場分享了女性如何在設計領域的探索之路,以及她們為廣州城市麵貌和文化所帶來的變化。

  “英國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是第一位普利茲克獎女性獲得者,廣州大劇院是紮哈在中國完成的第一個項目。”梁麗珍講述了紮哈與廣州大劇院的故事,她表示,紮哈獨特的雙巨石設計麵向珠江,歌劇院就像小溪中被溪水衝刷後變得光滑的鵝卵石一樣,和諧地坐落在河邊。

  “從這點可以看到女性建築師是善於從生態係統中汲取靈感的,比如非常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女性建築師在考慮公共空間,包括設計天賦、想象力之外更加賦予建築的柔軟又飽含著人文關懷的內核。” 梁麗珍說。

  “作為女設計師們,是否可以用女性獨有的柔韌超拔的精神動力、細膩感性的思維優勢在專業中成就獨特自我?”郭嘉在分享一開始就提出這一話題,“那麼,何為女性視角?強調微小的生活感受、細膩的生命體驗——模糊、未知、心動、期待,欲言又止。這些是女性獨有的敏感生活情感體驗。”她分享了自己所做的建築設計嚐試,在這個設計裏,建築以環狀漂浮的姿態、輕盈觸碰大地,帶來了弱建築、輕界麵、微體積的體驗感。“我希望,用女性獨有的敏感生活情感體驗探索女性視角的設計之路。”

  去年9月份,廣州在倫敦創造了奇跡,在具有160年曆史的倫敦切爾西花展上,廣州花園成為首個來自亞洲的最佳花園得主,斬獲了這一年度的園藝界的“奧斯卡”。作為廣州花園製作人,孫妮娜認為,沒有懂得設計的製作人,大型藝術作品是很難成功的,這個在廣州花園的創作中顯得尤其突出。她和世界著名設計師Peter Chmiel搭檔,共同克服了如何把一個超級都市,用有限的園藝手法,按照切爾西嚴苛的標準表達出來,還要表達出人類共同的綠色、願景和理念。“勇敢地用我們的個性去感動世界,不知不覺中你就會成為一名設計師。”她說。

  何小欣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分享了女性在建築行業裏可以發揮的優勢。“我曾跟隨何鏡堂院士,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在這個項目的實施和設計過程中我發揮了女性特有的細膩,包括追求極致的特長,和當時的中國美院色彩研究所的老師們,進行了多輪顏色比選和研究,最終確定了四種紅色,延伸了中國紅的內涵。現在大家看到的中國館,是有四種不同的顏色呈現,和而不同的‘中國館之紅。’”何小欣說,“一路走來,我發現我自己還是保留著一顆對設計的好奇之心和探索之心,這也許是對美的熱愛給予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