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聯合演出,入選中國文化部“2020年度全國舞台藝術重點創作劇目”的粵劇《譙國夫人》於6月27日晚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這部2020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廣東粵劇院在疫情之後的首次公開演出,按“觀眾人數不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的原則公開售票。
省市粵劇院聯手演繹譙國夫人經典故事
譙國夫人名冼英,又稱冼太夫人,古高涼(今廣東茂名)人。冼英一生身曆三朝,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做出傑出貢獻,被譽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
粵劇《譙國夫人》主創團隊陣容強大,由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獲得者歐凱明,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以及國家一級演員彭慶華、文汝清等聯合主演。著名編劇王新生、梅曉擔任該劇編劇,著名粵劇編劇家陳錦榮、青年編劇馮敏儀擔任粵劇改編,國家一級導演張平擔任導演。
粵劇《譙國夫人》是廣東粵劇院和廣州粵劇院聯合創排的第一個劇目,對於此次合作,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表示:“這樣的合作方式體現了粵劇界的團結合作精神,對於一個劇種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合力同心把《譙國夫人》打造成一部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粵劇藝術作品。”
“省市粵劇院組成的劇組上下一心,以飽滿的精神麵貌演繹一個廣東的故事。”在劇中飾演陳霸先的廣州粵劇院藝術總監兼總經理歐凱明說:“兩院強強聯手,引領了粵劇界團結一心的風氣,也非常有利於兩個劇院在藝術上的交流。”
該劇於去年12月首演,獲得業內高度評價。被認為各方麵都做得很精致,既符合粵劇傳統的藝術優點,又有現代意識。有別於以往繁複的舞台背景,《譙國夫人》舞美簡潔大方,唱腔優美靈動。
以嶄新姿態把“巾幗英雄第一人”的故事立在舞台上
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作品需要經過千錘百煉。粵劇《譙國夫人》導演張平表示:“劇組對該劇的劇本、群體戲、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麵進行多次修改打磨,提升了思想性和觀賞性。”
如今,粵劇《譙國夫人》以嶄新姿態把“巾幗英雄第一人”冼英的故事呈現在了舞台之上。該劇在首演基礎上,調整了劇本結構,並增加了“馮仆”一角(冼英的兒子),使劇情更加扣人心弦。群體戲的調整,在舞台呈現上更有視覺衝擊力。部分唱段、氣氛音樂的修改,更突出了粵劇唱腔特性,讓整個作品更有“粵味”。
該劇在人物造型設計上也做了很多改變。馮寶身上受漢文化的影響更強烈了。達猛的造型,則從嶺南原始的感覺,切換到受中原文化影響,最後到以漢族文化為主導的造型。群演十多個男孩的造型,也是遵循這一路線。如此一來,層次感更豐富。
當晚的演出,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渴戲半年,看到陣容如此強大的《譙國夫人》,真的好過癮。”“演員的表演張弛有度,文戲感情充沛細膩,武戲精氣神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