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媒體關注

廣東“智慧應急”是怎樣煉成的?

信息來源: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時間:2024-01-30 15:40
字體:

  2024年1月19日,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內一場調研座談會議正在召開。在這個會上,“廣東森林防滅火指揮係統”又一次被演示給與會人員觀看。如同往常一樣,現場參會人員無不對於這套指揮係統的智能化水平給予肯定,稱讚廣東應急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這套係統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在於它不僅能夠實時監測調取林區現場情況,可以在起火之初及時警示;火災發生之時,還能結合林區當時的氣象信息,預測火災發展趨勢,輔助救援決策;對於已發生的火災,也能夠進行複盤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升工作方式方法。

  事實上,得到廣泛肯定的“廣東森林防滅火指揮係統”僅是廣東“智慧應急”的“冰山一角”。聚焦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這樣的信息化係統,廣東還有二十餘個,都彙集在“一網統管”大屏端,共同構成了廣東“智慧應急”。

  著眼難點  解決在真實場景和現實條件下不便開展的問題

  台風天來臨時,如何確保每一艘漁船及時安全回港?“一網統管”信息化係統大屏可快速搜索查看,進行“一對一”提醒;節假日到處“人從眾”時,如何分析研判某重點區域有無踩踏事故風險?這個大屏可以在線框選目標區域,獲取區域人數,進行分析研判、處置疏導......

  從最初簡單的監測預警板塊,到現在集聚了強降水、台風、大風、幹旱、應急響應等數十個精細化條塊,“一網統管”信息化係統大屏曆經58個版本的升級更新,聚焦發展態勢、安全態勢、應急態勢、統籌趨勢“三態勢一趨勢”,實時開展監測預警、決策輔助和指揮調度等,解決在真實場景和現實條件下不便開展的問題。

  一網統管-發展態勢

  一網統管-安全態勢

  一網統管-應急態勢

  現在,通過“一網統管”信息化係統大屏,台風動向走勢實時可查,全省危化品運輸車輛軌跡動態可循,省內各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大中小型水庫、在粵實時人數情況實景可覽......一旦監測到警報,指揮員可以通過係統直接和相關責任人員溝通。

  “最開始是利用信息化來支撐應急業務工作,還沒有達到‘智慧’應急,一任接著一任幹,持續努力推進信息化賦能應急管理,以至數字化轉型。”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王海貴坦言,其並非學習信息化相關專業出身,但為了能搞懂這項工作,信息化方麵的書籍看了二十多本。

  負責信息化工作近三年的王海貴一直在努力推動“智慧應急”建設,也見證了它逐漸完備的過程。他告訴南方網記者,“一開始的版本,沒有現在那麼便捷、準確,功能上也還不夠完備。”據他介紹,“智慧應急”一直都在迭代升級,一直到現在也並未停止。

  據了解,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一直堅持需求引領、研用一體、開門創新,利用聯合創新機製和十大應急研究基地的力量,不斷提升“智慧應急”水平。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廣東大力推進“智慧應急”大、中、小屏端協同建設應用,實現了“係統全整合、一個係統、一個APP把應急管理各項任務全部完成”。

  “大屏端”通過彙總互聯網信息、回流電力大數據、車流量等進行預測預判,輔助值班值守、應急指揮決策;

  “中屏端”綜合應用平台支撐保障水平持續提升,接入128個應用,彙聚應急相關數據超350類共計30.7億條,各類視頻接入超過115萬路,進一步夯實了“智慧應急”基礎底座;

  智慧大應急綜合應用平台

  小屏端應急“一鍵通”持續賦能基層,活躍用戶數超過72.54萬,2023年以來,麵向各類責任人發布天氣預警信息1642萬餘條、暴雨重現期預警49294期。

  廣東應急一鍵通

  瞄準痛點  把事故災害掐滅在萌芽狀態

  廣東是危險化學品生產消費運輸大省,危險化學品曆來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兩客一危一重”(“兩客”指班線客車及旅遊包車,“一危”指危化品運輸車,“一重貨”指重型貨車)重點車輛多、流動性大、風險多、監管壓力大,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易造成群死群傷、重大財產損失等嚴重後果。督促駕駛員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把事故災害掐滅在萌芽狀態,十分關鍵。

  廣東省“兩客一危一重”重點車輛智能監控預警融合平台(以下簡稱“融合平台”),瞄準監管痛點,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車輛運行軌跡、速度以及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實時可見可控。

  隻要車輛啟動,駕駛室內的融合平台終端就開始了工作,如果司機出現開車打瞌睡、接打電話、雙手脫離方向盤、抽煙、未係安全帶等不安全駕駛行為,且10分鍾內司機連續出現5次高危行為,融合平台將實施紅色預警,對司機發出自動語音提醒。若司機不理會語音提醒,仍然做出危險駕駛的行為,融合平台監測預警中心的值班值守人員將通過人工語音提醒,並向該司機所屬的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發送短信提醒、撥打電話進行督促,並讓企業將處置情況反饋到“粵商通”APP,對未按規簽收或反饋的企業,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將通報主管部門依法處置,形成閉環管理。

  自融合平台上線以來,“兩客一危”車輛五類重點監控行為報警總數已由初期每天4.92萬次,下降至當前257次,下降99.48%;2023年以來,全省未發生“兩客一危”道路運輸較大事故,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與2020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130起和18人,分別下降56.03%和36.73%,科技賦能應急管理的成效逐漸突顯。

  同樣肩負著“把事故災害掐滅在萌芽狀態”“使命”的另一套係統——廣東省危化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係統於2020年全國率先建成,被評為廣東省yabo2018柏林赫塔 創新案例。該係統接入重大危險源企業的溫度、壓力、液位、可燃(有毒)氣體報警等關鍵物聯網感知監測數據,接入實景3D建模,實現了實時監測、自動預警與企業同步,短信推送預警信息督促企業及時處置,實現了對危險化學品企業實時監控和可視化管理。按照《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2023年,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係統已進一步升級完善。

  “智慧應急”被運用到了預防事故災害的具體場景,安全生產管理環節由“事後追責”向“事前預防”延伸,管理手段由“人海戰術”向“技防戰術”提升,執法監督由“現場執法”向 “線上線下”聯動,管理目的由“違規處理”向“行為養成”轉變,真正落實危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緊抓重點  讓“智慧應急”真正擁有智慧

  去年,在粵西片區加密部署277套智能煙火視頻識別預警設備,讓通過火苗火焰AI識別算法以及熱成像技術,快速精準識別林火成為可能,這大幅提升了森林防火智能煙火感知能力;基於應急一鍵通開發的“隱患庫”,實時彙總更新全省重大隱患,可對21個行業的34個細分領域隱患一庫統收、一庫統管,有效推動閉環管理......

  經過持續的探索和應用,廣東通過深化感知、視頻、人口熱力、車流、隱患、氣象、輿情、漁船、電力、位置等十餘項大數據應用,不斷契合應急管理科技創新出現的新變化、新需求,推動應急處置、安全監管向“數字導向”轉變,安全監管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智慧化水平不斷進步。但廣東“智慧應急”的“迭代之路”顯然不會止步於此。

  隨著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發展備受業界關注。據王海貴透露,目前廣東應急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已經開啟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轉型”(第一、二階段分別是“支撐”和“賦能”),即應該如何將最新的人工智能與應急業務相結合,讓“智慧應急”真正擁有智慧。

  虛擬數字人“小應”播報

  “我們接下來的目標是讓虛擬數字人‘小應’實時調度‘智慧應急’大屏端,針對係統收集到的海量信息,通過算法分析,對即將發生的災害給出準確的預警、分析和科學的應對建議”。王海貴表示,廣東應急管理信息化工作一直堅持“1+1+1+N”聯創工作機製,不斷擴展聯合創新單位和技術支撐力量等,目標就是不斷地推進“智慧應急”的智慧化、精準化,為“防”“救”“新”提供科學的輔助決策。

  廣東應急融合音視頻調度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王再華在公開發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2023年,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狠抓“防、救、新”三件事,有力確保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全年較大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5.9%、30.7%,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成功應對30輪強降雨和6個台風正麵登陸或影響,因災死亡人數同比下降73.7%,森林火災起數同比下降67.6%,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安全穩定環境。

  2024年,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將繼續堅持科技賦能,持續推進前沿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實戰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建設應用,強化應急通信,全麵解決“三斷”、過載、窄帶傳輸三大場景等通信問題,持續推動廣東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邁上新台階,推動“智慧應急”強基礎固根本,助力開創新時代廣東應急管理事業新局麵。

分享:
關閉窗口 打印文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