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頁 > 專題彙總 > 尋找南粵最美家風 > 最美家訓淳民風 >正文

溝南許地許氏:耕讀傳家 勤學孝親

來源:南粵清風網     日期:2016-05-03 15:05:41    
       在中國波瀾起伏的近現代史上,有一個叱吒風雲的許姓家族,被譽為“近現代史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魯迅先生為其題寫對聯:“文且武安邦興國古今今勝古,史與俗昌社旺稷先後後承光。”至今,這個家族的後代仍安居樂業在汕頭的西北郊,地處汕潮揭三市交彙、華南五嶺入海處的溝南許地。

  溝南許氏家訓簡介

  在中國波瀾起伏的近現代史上,有一個叱吒風雲的許姓家族,被譽為“近現代史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魯迅先生為其題寫對聯:“文且武安邦興國古今今勝古,史與俗昌社旺稷先後後承光。”至今,這個家族的後代仍安居樂業在汕頭的西北郊,地處汕潮揭三市交彙、華南五嶺入海處的溝南許地。

  “禮、靜、序、書、餘、耕、睦、實、弈、獻”是溝南許氏的“十字”家風。七百多年滄海桑田,許氏家族勤學耕讀,秉承祖訓,傳承家風,培育出無數濟世安民、保家衛國的棟梁之才。今天的溝南許地,到處可以看到“顏子家訓”、“治家格言”以及古典詩句,《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詩文仍是這裏每個家庭教育孩子的必讀課,讓人感受到詩禮簪纓之家的儒雅之氣和先人對後人的嚴格要求。也正因此,許氏子孫至今依然人才輩出,他們在各個領域建功立業,續寫著許氏家族的輝煌。

  故居簡介

  許氏宗祠是祭祀許氏祖先的地方,在這座家廟裏,處處可以看到家風的傳承,“克迪前光”“禮樂詩書”“孝悌忠信”等先人名言警句鐫刻於祠堂的門檻內外,正門石鼓兩旁則刻著家族曆史的頌歌。宗祠前麵,還矗立有36塊光宗碑,記錄的就是在清朝時期,許氏36位著名的人物。溝南村的祠堂民居大多是“四點金”組成的“駟馬拖車”式建築,登科第、大夫第、文林第等宅第至今保存完好。在這一座座百年老屋裏,到處都可以看到“顏子家訓”、“治家格言”以及古典詩句,讓人感受到詩禮簪纓之家的儒雅之氣和先人對後人的嚴格要求,體現著中華民族“耕讀傳家”的道德美。

  家族代表人物

  溝南古地名為紫菔隴,南宋度宗鹹淳年間,潮州韓山許兆基第四子許弘烈來此創基,從事耕耘,繁衍子孫,逐漸形成溝南村,至今己有700多年的曆史。許氏傳至十五世,脈分數支,一支留居本土,清代乾隆年間,一支外遷廣州,成為廣州的名門望族。

  許拜庭(1772—1846),名賡颺,字美瑞,拜庭為其號。廣州許地許氏家族的創始人。13歲在鹽店當學徒,憑借聰慧勤奮,經數十年努力,成為清代廣州富商。因出資組織剿滅海盜而被嘉慶皇帝賜 "議敘同知"加一級, 後又獲“誥封中議大夫”獎賞。

  許應鑅(1820-1891),原名應麟,字昌言,號星台,許祚光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舉人; 鹹豐三年(1853)進士。曆任廣饒九南兵備道兼九江關監督、河南按察使、江蘇按察使、江蘇布政使、浙江巡撫等職。因其在任江蘇按察使期間平反百餘件冤案, 被老百姓譽為“許青天”。

  許應騤(1832-1905),字昌德,號筠庵,許禮光之子。道光二十九年(1849)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鹹豐二年(1852)選庶吉士。曆任左都禦史、翰林院侍讀、國子監祭酒、工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禮部尚書、閩浙總督兼署福州將軍及船政大臣等職。被光緒皇帝讚譽“服膺自勵,曆官清安,政績卓卓可傳”。

  許應鏘(1837-1898),字少衢,許祥光之子。同治三年(1864)舉人。曾任湖北、安徽知縣, 後升任直隸知州、知府、道員。秉公執法,為政廉潔,對行賄富商坦然陳辭:“吾忠孝傳家,隻有心田一片,沃壤千頃何為?”對貪贓枉法的官員不徇私舞弊,秉公辦案,並將賄金充公入庫。

  許崇智(1886—1965),字盛韜,號汝為,許炳衡之子。民國功臣、任粵軍總司令,他曾提拔盟弟蔣介石任一師參謀長,又將黃埔軍校校長之職讓給蔣介石。

  許崇清(1888—1969),號誌澄,許炳暐之子。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國民黨“一大”宣言起草人、三任中山大學校長。

  許廣平(1898 -1968),原名霞,字澉園,筆名景宋,許炳橒之女,在同代人中是打破封建枷鎖的傑出女性代表。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主編《醒世周刊》;1926年任廣東省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訓育主任兼校監;1927年在上海與魯迅結為革命伴侶;1945年任《民主周刊》編輯、中國婦女聯會上海分會主席;194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秘書長;1954年至1968年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等職。

  許慧君(1925- ),許崇清之女。1946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重慶)化學係,隨後赴美留學,1949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化學碩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響應號召回國參與建設,從事有機化學及有機光化學的教研工作,曾任教於東北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化學係、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是著名的光化學專家、中國有機光化學的開拓者。許慧君的夫婿朱光亞(1924-2011),長期從事原子彈及氫彈的研製工作,曾任中國工程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核科技的開拓者之一,為發展中國熱核武器作出巨大貢獻。

  許氏後人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同樣留下可歌可泣的一筆,其中湧現了潛入敵軍心髒、為解放軍渡江戰役作出重大貢獻的共產黨員許錫纘;任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後紅七軍參謀長,後犧牲在福建武平的烈士許卓、“潮汕七日紅”烈士許懷仁;為新中國科技發展和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科研巨星許慧君、朱光亞夫婦。直到現代,許氏家族同樣群賢雲集,如今僑居世界各地也達數百之眾。

  點睛之筆

  “禮、靜、序、書、餘、耕、睦、實、弈、獻”是溝南許氏的“十字”家風。許氏後人成立的溝南許地文史研究會在此基礎上提煉出“耕讀世家高風秉承”八字家風。

  家訓摘編

  1、:儀容敬謹,守禮謙讓,禮尚往來,知禮行天下;

  2、:靜能致遠,靜以養心誌;

  3、:從宗廟的程序,到一切事皆有程序,次序,條理化,生活要有秩序,鄉裏要輩序;

  4、:詩書為立身之本,學而優則仕。

  5、:即留餘,中庸之道,留有餘地,穩妥不過激;

  6、:傳承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有餘力則學文的習慣;

  7、:敦敦告囑,居家和睦,積厚鄰裏,社稷安寧;

  8、:腳踏實地,老實務實忠實,實事求是,凡事落到實處;

  9、:族人性格剛烈、堅強、喜歡博弈,欲用自己的努力去換取巨大成績,人智即進,乃有科文;

  10、:用豐富的智慧與犧牲精神對國家對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中國近代史上出有頂尖人才;

  專家及後人述評

  許因才(文史學者、汕頭作家協會會員、溝南文史研究會老師,研究溝南許地20餘年):溝南許地曆史上共出了20名舉人、3名進士、1名翰林,以及1人獲頒聖旨,還有29人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樣輝煌的家族史,離不開許氏家族詩書耕讀優良傳統家風。許因才認為,溝南許地的家風可以升華為十個字,那就是“禮”——儀容敬謹,“靜”——寧靜致遠;“序”——長幼內外上下各有序;“書”——詩書為立身之本,學而優則仕;“餘”——留餘,不過激,符合中庸之道;“耕”——勤耕耘,有餘力,則學文;“睦”——居家和睦,社稷安寧;“實”——腳踏實地、克勤克儉為立國之本;“弈”——博弈,用自己的努力換來成績;“獻”——對國家民族作出巨大貢獻。

  鄞鎮凱(潮汕民俗專家、汕頭市民間文藝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市民協燈謎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氏後人繼承先人許申(唐宋潮州八賢之一)傳統,耕讀傳家。許氏長輩教育子孫多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出仕為官;如果無法做官,也要做一個有知識的農民,知書達理。直到現在,溝南許地還保存著這種良好的家族風氣,可謂耕讀世家。

  蔡希仁(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原汕頭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溝南許地是汕頭地區唯一能夠稱得上是“海濱鄒魯”的地方,因為這裏文化昌盛,人才輩出。在溝南許氏的祠堂,豎立著光宗碑,鼓勵後人積極讀書,光宗耀祖。此外,在村子的部分房屋,門檻上刻有陶淵明等詩人的詩句,體現出許氏詩書世家的風範。如今,村子也是一派安居樂業、和諧穩定的氛圍。許氏族人繼承了先輩的優良家風,不僅影響了子孫後代,也影響了嫁入村中的或是周邊的群眾。

  陳友義(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潮汕曆史文化研究所所長):良好家風是家庭成員成長的重要基礎,有好的家風才會有好的民風,才會有好的國風,有好的家風才會有美好幸福的家庭和生活,才能培養出好的兒女。好的家風需要我們去培育、傳承和發揚創新,在高度開放的社會,更需要我們新一代把良好家風發揚光大。

  隗芾(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著名文化學者、教授):潮汕人有根,就像風箏,無論漂到哪裏,都有一根線係在家鄉,係在祠堂的梁上、係在老母親的手裏,係在龍舟的龍頭上,這是有形的東西。還有無形的東西,那就是家風,它對內凝聚家族,對外則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伊妮(知名作家):她在紀實文學《千秋家國夢》(記錄一個多世紀以來廣州西關許地(今高第街)許氏家族在中國風雲際會的曆史漩渦之中的顯赫曆史)裏寫到:“先有國而後有家,這一凝聚了古老而樸素的真理的思想,已經牢不可破地滲透到許氏家族及中國千萬個大家庭與小家庭的潛意識中,也構成了這個家族獨特的品格與靈魂,這就是代代對國事的直接參與,對政治的專注熱情、執著於建功立業,孜孜追求顯身揚名”。

  許映斌(溝南許地社區居委會主任):年輕時在外讀書工作,對厚重的家族曆史還沒有深切的感受,現在回到本土本鄉,越來越為家族的曆史所震撼和感動。由於家風的良好傳承,溝南許地至今民風淳樸,年青人腳踏實地勤勉謀生,侍親至孝。僅上世紀80年代至今,溝南許地就出了近十位校長。

附件:

      主辦單位: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

      合作單位: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10233762號

      nyqfw@gd.gov.cn

      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