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 先進典型風采
“廣東好醫生”段傳誌:腦血管領域的“拆彈專家”
時間:2023-08-10 10:20:37 來源:南方+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被授予廣州市海珠區腦血管疾病防治區域醫療中心。“得到政府和老百姓的認可,我們備受鼓舞。”珠江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段傳誌說。
神經介入是一種利用微創手術技術對腦血管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方法,段傳誌被譽為該領域的“拆彈專家”。從業30餘年來,他一心專注於做好腦血管介入治療,創新了多項技術成果,推動了神經介入的發展和普及。近日,段傳誌獲評第七屆“廣東好醫生”。
段傳誌
既創新又守正:以患者受益為“金標準”
當前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第一病因。以卒中為例,全國每15秒鍾就有一個卒中新發病例,每21秒鍾就有一人死於卒中。
腦血管疾病常表現為發病急、進展迅猛。作為神經外科醫生,往往會很在意自己的手術是否夠快。醫生需要通過一個直徑1毫米的小針眼,用直徑僅有0.5毫米左右的微導絲在複雜的腦血管中進退扭轉,完成各種操作。哪怕是極微小的失誤,也可能導致患者殘疾乃至死亡。
段傳誌曾經在1小時內完成3台顱內動脈瘤栓塞治療,技巧和效率堪稱業內傳奇,但他在手術台上常說的卻是:“慢點,再慢點。”
“要時刻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學會慢下來,病人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他說,“既要‘動若疾風’也要‘穩若磐石’,手術完成到99%的時候往往更需要小心。”
革命性提出“微彈簧圈導引技術”,首次提出並證實支架輔助栓塞可以顯著降低複發性家族性顱內動脈瘤的複發率……為了讓患者獲益,段傳誌多年來堅持守正創新,在實踐與探索中創新了多項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技術。
一切為了病人,段傳誌有時也顯得“固執”。在治療頸動脈海綿竇瘺方麵,相比更“先進”的覆膜支架,他更鍾情於有著幾十年曆史的“可解脫球囊”,因為“這是治療頸動脈海綿竇瘺簡單有效的方法”。
“先進並不意味著效果好,適合病人和病情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段傳誌始終堅持的原則。他常常告誡青年醫師:“要關注疾病本身、關注病人本身,而不要本末倒置,被層出不窮的新材料迷失了創新的嗅覺和初衷。”
既專一又博愛:推動神經介入惠及全民
今年初,女孩小春(化名)因腦出血需要進行緊急開顱手術,術後三月因顱骨缺損再次行顱骨修補術。所幸,手術後的小春完全恢複正常,但連串手術對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除了救孩子命,我們還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段傳誌說,6月,“傳智”青少年腦血管疾病救治基金向小春伸出援手,資助其家庭5萬元。
先天性腦血管畸形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殘、致死率高,手術複雜,救治花費巨大。很多貧困家庭的青少年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看著讓人揪心。”談到腦血管畸形給青少年及其家庭帶來的影響時,段傳誌深有感觸。在不斷鑽研醫術的同時,他通過與社會愛心人士和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手的方式,設立了“傳智”青少年腦血管疾病救治基金,為家庭經濟困難的青少年患者提供資金幫助,讓他們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此外,段傳誌努力推動神經介入診療水平的發展和普及。作為華南地區神經介入的“扛旗人”,在廣東省醫師協會及醫學會領導的支持下,他先後牽頭成立了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介入醫師分會及廣東省醫學會神經介入學分會,加強各地區間的學術聯係和交流。
他心係基層醫院的神經介入發展,定期舉辦神經介入沙龍活動,舉辦中國顱內動脈瘤計劃模擬培訓班,還前往國內上百家醫院指導開展腦血管病的介入診療技術,為神經介入技術在廣東乃至全國的普及、發展與規範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段傳誌的帶領下,珠江醫院腦血管病中心成為了華南地區最大的神經介入中心,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國家衛生健康委首批選定的神經介入進修與培訓基地。近期,該基地迎來第三期學員。
“誌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段傳誌在開班儀式上表示,希望學員們繼承前輩堅定執著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紮紮實實做好臨床工作,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神經介入專科醫師。
這既是他對後輩的寄語,也是對自己踐行醫者擔當的不竭要求。“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專業技術和愛心,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