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醫藥服務 > 養生保健

春季養生當“發陳”,該如何做?

發布日期:2024-03-09 17:21:23 來源: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川省中醫院 瀏覽次數:- 字號:

圖片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季是自然界“推陳出新”的季節,然而春季也是疾病多發之季,稍有不慎,便可能使新病徒增,舊疾複發。因此,春季養生要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則,調整身心,以達到陰陽平衡、身體健康。

  具體該如何做呢,一起來了解。

  01

  養陽為先

  春季陽氣生發,萬物萌發,人體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應以養陽為主,保護好體內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

  02

  飲食調攝

  春季飲食應適當多吃辛甘發散助陽之品,如香菜、蔥、薑、蒜、韭菜、芥菜、紫蘇、香椿、蒜苗等,少吃寒涼生冷的食物,以免損害人體稚嫩的陽氣,不利於氣血運行。

  春季飲食還應多食甘味少食酸味之品,以養脾氣。在中醫五味與五髒的關係理論中: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由於春季肝氣旺如果再多食酸味的食物,導致肝氣過度旺盛,就會影響到脾,因為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進而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因此“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增甘,以養脾壯陽”,多食如大棗、米粥、紅薯、 芡實、蓮子、山藥、蜂蜜之類。

  圖片

  03

  起居調適

  春季應夜臥早起,順應陽氣生發。衣著方麵,要隨著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可以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同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經常開窗換氣,使室內充滿新鮮氧氣和陽光。

  春天氣候變暖,人體氣血活動也隨之加強,人體新陳代謝活躍起來。應對這種變化,健康的人能夠很快適應,而體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孩子則易產生不適,容易生病或舊病複發,因此春季在各種疾病的防治上也要提前預防。

  04

  精神調攝

  春季陽光明媚,萬物生長,人們應該借此時機調養精神,使情誌疏泄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暴怒,更忌憂鬱,這樣可以使肝氣調達,身心健康。

  肝主疏泄,調暢情誌,若情緒不調導致肝氣鬱結,失於疏泄,升發不及,就會出現脅肋脹痛、咽部異物感、乳房脹痛等臨床表現。

  圖片

  05

  運動鍛煉

  春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節。人們應該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活動筋骨,通暢氣血,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06

  春捂防寒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句家喻戶曉的民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也說“風者,百病之始也”,春主風令,入春後皮膚腠理疏張,易為風邪所侵,因此應適當“春捂”。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極易出現乍暖乍寒的情況,人體的陽氣開始趨向於表,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一旦遇到“倒春寒”,人們常會覺得自己“不像秋天那麼抗凍”,特別是老人、兒童、產婦、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適應而受寒,導致各類疾病的發生。

  《壽親養老新書》中說“早春宜保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使人受寒”。由於“春捂”是順應陽氣生長的養生需要,適應春季天氣變化的特點,所以也成了預防各種春季疾病保健良法。

  圖片

  07

  養肝為主

  春季是養肝的好時節。肝主疏泄,惡抑鬱,養肝的關鍵在於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同時,可以適量食用一些具有養肝作用的青綠色蔬菜,如菠菜、芹菜、薺菜等。

  肝屬木,木易生火,春日陽氣生發,向上向外。肝火旺的人,常因情緒、飲食等調攝不當,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動肝火,繼而出現麵紅目赤、頭脹頭痛、煩躁易怒、失眠、口幹口苦等症狀。有明顯上火症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

  08

  避免過勞

  日常生活中,工作學習要適度,避免過勞。中醫認為,勞力過度、思慮過度都易耗傷氣血,輕則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精神疲憊,肌肉消瘦;重則筋骨、肌肉勞傷,引起腰痛、關節疼痛。

  因此,任何體力、腦力勞動都不可太久。當感到疲勞時,要及時適當休息,勿要強製性地繼續工作,長期的過勞會使神經細胞超過生理功能的界限,引起神經衰弱等不良病變。同時也要避免過逸,不進行適當的體力腦力勞動,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導致精神不振、體質衰弱。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道非常適合春季且簡單又養生的吃食——韭菜合子。

  韭菜合子 

  圖片

  材料:

  雞蛋4個,餃子皮30片,韭菜250克,粉絲1小把,花生油、芝麻油、食鹽、胡椒粉適量。

  製作方法:

  (1)韭菜洗淨切碎;粉絲清水泡軟後剪碎;把兩者混合,加1勺匙花生油、芝麻油,適量食鹽、胡椒粉,攪拌均勻備用。

  (2)雞蛋打散攪勻,熱油起鍋,倒入蛋液,煎至7成熟後盛出,用鍋鏟切碎蛋塊,起鍋後與韭菜、粉絲混勻製成餡料。

  (3)把餃子皮擀薄、擀大;取一塊餃子皮,外圈沾少許清水,放入餡料;再取一塊餃子皮,外圈同樣沾少許清水,蓋在餡料上麵;壓實兩塊餃子皮的邊,使之緊密相連,做成韭菜合子。

  (4)熱油起鍋,放入韭菜合子,小火雙麵翻煎至金黃色,即可食用。

  養生功效:

  《本草拾遺》中記載韭菜能“溫中、下氣、補虛、益陽”。中醫認為,韭菜味甘、辛,性溫,最宜升養陽氣,因此也有“補陽草”的美譽。韭菜本身也很“百搭”,與許多食材都可以搭配,韭菜炒雞蛋、韭菜炒河蝦、韭菜雞蛋餡、韭菜大肉餡的餃子、包子、鍋貼等,深受大家的喜愛。難怪宋代大文豪蘇軾曾寫道:“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