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醫藥服務 > 大醫精誠

全國名中醫田振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

發布日期:2023-12-04 17:48:34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瀏覽次數:- 字號:

圖片

圖片

  ▲田振國 全國名中醫(1950.12-)
  田振國,全國名中醫,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任醫師,對各種肛門疾病、大腸炎性疾病、便秘、大腸息肉及腫瘤等有獨特的方法與療效。現將其對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藥治療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仁。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以直腸、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炎症為特征的慢性非特異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製一直為醫學研究的熱點,環境因素作用於易感者,在腸道菌群的參與下啟動了腸道免疫及非免疫係統,最終導致了免疫反應和炎症過程。病變由直腸、乙狀結腸向上發展,重者累及全結腸,偶呈節段性。以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裏急後重為主要臨床表現,病程長、易複發、難治愈以及並發症多。

圖片

  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複雜,目前尚未明確。但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認為,可能與免疫、感染、精神心理因素有關。

  免疫因素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常表現出免疫異常,如腸黏膜免疫細胞數量增多,腸局部體液或細胞免疫活性增強;可並發或伴發其他與免疫有關的病變與疾病,而且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製劑治療有效等。

  腸道感染因素臨床中患有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有腸道感染史的居多,腸道細菌或病毒感染可列為本病發生原因。

  精神心理因素臨床上不少患者有焦慮、緊張、多疑、出汗、失眠等症狀,在精神受抑製、受到創傷後發病或使已患疾病加重,在治療中由於病人精神放鬆、愉快、無負擔及壓力能使疾病很快得到控製和好轉。臨床觀察80%~90%的病人中多屬憂思多慮、性情急躁、性格抑鬱等類型。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損及脾胃及大腸而形成。人體中氣的強弱與所感病邪有密切的關係。素體陽虛者,易感受寒濕,或感受濕邪後,濕從寒化;陽盛者,易感受濕熱,或感受濕邪後,濕易從熱化。

圖片

  分型論治 

  田振國將潰瘍性結腸炎分為以下4型,根據中醫理論進行辨證論治。

  ➤ 濕熱下注型 起病較急,腹痛拒按,腹瀉伴裏急後重,黏液膿血便,肛門灼熱,胸脘痞悶,發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之邪壅滯腸中,氣機不暢,傳導失司,濕熱下注,氣滯血瘀化為膿血。

  【治則】:清利濕熱,理氣和血。

  【方藥】:白頭翁湯加味。藥用白頭翁、秦皮、苦參、黃柏、車前子、木香、枳殼、地榆、白芍、黃芩、炒萊菔子。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腹瀉明顯,加焦山楂以澀腸止瀉;腹痛甚,加木香以行氣止痛;亦可用芍藥湯加減,方中有黃芩、黃連清熱解毒化濕;當歸、芍藥、甘草行血和營、緩急止痛;木香、檳榔行氣導滯。

  ➤ 肝旺脾虛型病程長,腹瀉多在情緒緊張或激動後發生,腹痛即瀉,瀉後痛減,大便溏薄,時帶血液。常伴胸脅脹痛,脘悶納呆,急躁多疑,舌紅苔薄白,脈弦細。為肝氣不舒,鬱久化熱,肝火橫犯脾胃,脾失健運,胃氣失和,濕邪下注大腸所致。

  【治則】:抑肝扶脾,理氣化濕。

  【方藥】:痛瀉要方加味。藥用柴胡、白芍、防風、白術、陳皮、薏苡仁、焦山楂。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疼痛加延胡索、鬱金,以增強疏肝止痛之力;失眠,加酸棗仁以安神;血虛,加當歸以養血補血。

  ➤ 脾胃虛弱型 常見於病情反複發作,腹瀉經久不愈,症見腸鳴腹瀉,納呆胸悶,疲乏無力,腹痛喜按,血色清淡,舌淡苔白,脈濡緩或沉細。病機為濕困脾陽,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故見腹瀉、久痢不愈,下痢稀薄。“脾主意與思”,脾虛則心無所生、血不養神而失眠多夢。

  【治則】:溫補脾陽,燥濕和胃。

  【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用黨參、白術、山藥、扁豆、砂仁、茯苓、陳皮、麥芽、炮薑。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伴有餘熱未清者,加黃連或胡連;膿血便較重者,加白頭翁、秦皮、黃柏;血虛,加當歸、阿膠,以養血補血;肢寒怕冷,加幹薑以溫經散寒。

  ➤ 脾腎陽虛型病程遷延已久,形體消瘦,瀉下稀薄,晨起即瀉,腸鳴腹瀉,瀉後則安,喜按喜溫,食少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無苔,脈沉細無力,尺脈弱。因為久病不愈,脾陽虛導致腎陽虛,瀉痢日久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胃而運化失常,黎明之前陽氣未振,陰寒較盛故腸鳴即瀉,瀉後則腹氣通利,故瀉後則安。

  【治則】: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方用】:四神丸加味。藥用附子、肉豆蔻、五味子、補骨脂、吳茱萸、赤石脂、禹餘糧、杜仲。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脫肛者,加黃芪、升麻;腹痛,加木香、白芍;血虛頭暈,加當歸、阿膠;陽衰寒甚,加幹薑。

  圖片

  經驗方及臨證加減 

  在臨床的實際工作中,單純的中藥成方並不能解決所有患者的痛苦。潰瘍性結腸炎作為一種難治性疾病,存在著病程長,病情複雜多變,多種並發症同時存在的情況。因此,田振國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中,以其經驗方——加味通腑湯為基本方,針對不同患者、不同臨床表現作出相應調整,從而達到了標本兼治的效果,獲得了滿意的療效。

  加味通腑湯由厚樸、胡黃連、黃柏、天花粉、蘆根、滑石、白芍、延胡索、木香、山楂、麥芽、吳茱萸、甘草等藥組成。該方行氣止痛、清熱燥濕以治標,溫中散寒、補脾益氣以治本,消食導滯、活血化瘀以達到祛除伏邪、防止複發的目的。臨證如見虛寒腹痛者,可加入附子、肉桂以助陽氣;黏液重者,給予白頭翁、秦皮、土茯苓等以加強方中清熱燥濕之力;便血重者加炒椿皮、炒槐花、升麻炭、血餘炭、地榆炭、仙鶴草等止血藥物;腹瀉重者,加赤石脂、石榴皮、訶子、烏梅等澀腸止瀉,澤瀉、車前子等分清泌濁;陽虛腹瀉者,加入金櫻子、芡實、補骨脂、淫羊藿等溫補腎陽之品;伴有胃脹者,加草果、雞內金、陳皮等溫中散寒,消食導滯;腹脹重者加入枳殼、萊菔子、甘鬆等通降氣機,消食化積。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