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版 簡繁轉換 English

搜索熱詞: 婚姻登記 低保 養老 收養

當前位置:首頁 - 民政資訊 - 人物故事

傳承裏的溫暖與希望

2024-09-11 20:12:16 來源:中國社會報 閱讀次數:0
瀏覽字號
打印頁麵

  老師對學生、師傅對徒弟最大的影響不在於教授知識和技藝,而在於成為他們的榜樣,用正確的價值理念引導他們,成為比自己更優秀的人。這是對薪火相傳最好的詮釋。在民政領域,也有很多關於傳承的故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在傳承裏給服務對象帶去了溫暖與希望。

  我的成功,也是您的成功

  

在今年舉行的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決賽中,廣東代表隊教練員康華敏榮獲矯形器賽項優秀教練員稱號。這成為康華敏師從廣東省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康輔部副主任莊文龍學習以來,回報給恩師的一件禮物。

2017年,康華敏從原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現為民政職業大學)假肢矯形器製造與設計專業畢業來到中心工作。從新人、學徒,到獨當一麵開展工作,再到大賽教練員,短短8年,他不斷成長。

“學校教授的是解剖學、運動學、康複醫學等基礎理論,實操是特型模特,然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遠比學校學到的知識複雜,脊柱側彎矯正成為工作後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康華敏回憶道。

脊柱側彎患者治療需要經過接診、拍片、取陰模、石膏漿灌陽模、定型後修模、PE板真空抽型、打磨拋光、穿戴調試等環節。所有環節幾乎都要對照X光片,來判斷脊柱側彎是C型還是S型、測量側彎角度、觀察骨盆判斷小孩骨齡發育情況、脊柱的柔軟度,以最終確定矯形器的設計方案。這些對康華敏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當他遇到疑難雜症時,師傅莊文龍都會耐心講解,手把手教。

作為廣東省“明天計劃”的第一批項目工作組成員,莊文龍在矯形器設計安裝上有著15年的豐富經驗。在處理複雜病情、設計產品中,莊文龍總是告訴後輩,每個患者情況不同,技術操作處理也不同,因此,技術的追求永無止境,要不斷總結經驗,學習新技術。

在莊文龍的悉心指導和自身努力下,康華敏成長起來,開始承接中心的重點項目——“明天計劃”,為福利院孩子安裝髖部矯形器、矯形鞋、膝踝足矯形器等。上門篩查、研究方案、上門取形、製模、上門適配、定期上門回訪並調整。8年多來,康華敏每年參與200—300位福利院孩子的矯形器安裝工作。

“幹我們這一行,隻有技術是走不遠的。”在成長過程中,康華敏牢牢記下莊文龍的叮囑。

矯形器裝配工作,多麵向特殊群體,能不能感同身受產生共情,決定著從業者會不會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不懈努力,會不會為了讓患者佩戴更舒適,而不斷嚐試新材料,研究新方法。

莊文龍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樣的理念。每次上班,尤其是在接診或去福利院查看孩子情況時,莊文龍都會穿西褲、襯衫。他認為正式的著裝會給人一種安全感。實施“明天計劃”項目以來,莊文龍每年都要回訪了解孩子治療情況,未達到理想效果的,他會登記好並安排上門檢查。曾有患者反映,固定在肩膀上的脊柱側彎矯形器支具會壓迫臂叢神經,導致出現手麻情況。莊文龍認真調試,將PE板邊緣由平直調整出一定弧度,讓開一些空間,解決了該患者的神經壓迫問題。  

“言傳身教不隻是傳技術,更重要的是培養新人對康複輔具行業的職業認同。”莊文龍這樣闡釋對職業傳承的認識:隻有產生對患者的責任感,才能形成正確的職業理念,形成職業認同,促進從業人員對技術的研究。反映到服務患者過程中,就是感受到他們的變化帶給自己的快樂,從而把工作當成事業對待。

這樣的理念深深影響了康華敏,讓他在開展工作和服務賽事中都能全身心投入,為康複輔具行業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關閉窗口

掃描關注
廣東省民政廳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