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廣東省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切實推動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轉變,通過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以水資源的可持續高效利用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十三五”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節水體製機製基本構建。出台《廣東省節約用水辦法》《廣東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建立省節約用水工作聯席會議製度。
節水型社會格局初步形成。建成30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占全省縣(區)總數23%以上,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
節水減排生態環境效益逐漸顯現。用水總量減少38億立方米,9個劣V類國考斷麵全部消除,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由72.3%提升至88.5%。
節水監督管理不斷加強。新修訂用水定額覆蓋全省各行業用水量的90%以上。90%現狀許可水量、60%用水總量的取用水戶實現在線監控。
節水市場活力明顯增強。15個坐便器產品型號獲得國家水效領跑者稱號。完成了廣州和惠州市用水指標交易。完成4宗合同節水項目。
二、“十四五”時期廣東如何構建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格局?
(一)規劃目標
到2025年,建成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體係,全省節水政策法規、標準體係、市場機製基本完善,節水基礎設施基本補齊,節水監管能力明顯增強,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提升,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
用水總量、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全麵達到國家下達目標要求。
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2020年的0.514提高到2025年的0.535。
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製在9.0%以內。
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由2020年的82.4%提高到2025年的85%。
非常規水源利用量由2020年的3.6億m3提高到2025年的8.0億m3。
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率,全省由2020年的23%提高到2025年的60%,珠三角核心區由2020年的40%提高到2025年的90%。
展望2035年,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形成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等協調發展的節水型社會新格局。
(二)南方豐水地區的節水特色之路
節水空間格局:構建與“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節約用水空間格局。
節水標準體係:實現節水監督管理有標可依、創新驅動有標引領。
節水能力建設:構建數據全麵共享、業務在線協同、管理合規有序的全省智慧節水管理平台。
節水市場創新:水效領跑者用水產品數量領跑全國。
節水理念意識:強化“節水就是減排”的理念普及。
(三)總體布局
珠三角地區:高效集約、高質發展
對標全國高標準節水水平,強化工業節水和城鎮節水,深入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加快智慧節水建設,形成與現代化經濟體係相匹配的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
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高效多元、協調發展
強化農業節水增效,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加快臨海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加大海水和雨水利用,形成與水資源承載力相適應的節水型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態優先、適水發展
加強農業和農村節水,抓好中型灌區節水改造,打造生態節水型灌區,加快城鄉供水保障設施建設和節水器具普及,形成與生態功能相適宜的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
(四)重點任務
1.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完善用水過程管理。推動出台《廣東省節約用水條例》,研究製定用水總量管理辦法,嚴格取水源頭管控,加強用水監督管理,健全節水標準體係等,切實在取用水過程中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持續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新增50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
2.推動農業節水增效,挖掘農業節水潛力。加快推進韓江粵東、茂名高州水庫、雷州青年運河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及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成35個節水型灌區、5個水效領跑者灌區;推廣噴灌、微灌、滴灌、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水肥一體化、覆蓋保墒等技術;加強農村生活用水設施改造,推廣使用節水器具;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改革實施麵積2550.50萬畝。
3.推動工業節水減排,提高工業用水效率。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嚴控新建、改建、擴建高耗水項目;在火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食品和發酵等高耗水行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建設,建成20家以上節水型標杆企業和10家以上水效領跑者企業;推進現有企業及園區開展以節水為重點內容的綠色轉型升級和循環化改造,建成10家節水標杆園區。
4. 推動城鎮節水降損,提升城鎮用水效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節水型城市群,將深圳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節水典範城市,全省建成6個水效領跑者城市;對使用年限超過50年、材質落後和受損失修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大力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及節水型居民小區建設,從嚴控製洗浴、洗車等高耗水服務業用水。
5.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構建多元用水格局。將再生水、雨水、海水等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在缺水型城市廣州市、深圳市和東莞市等市優先開展汙水資源化利用試點,在惠州市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以及茂名市茂南區開展農村生活汙水資源化利用試點;推進珠海桂山島海水淡化工程等5個海水淡化利用項目;推進雨水集蓄與利用。
6.推進智慧節水建設,提升監管現代化水平。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契機,健全節水用水統計製度,補齊取、供、用水計量監測基礎設施短板,構建數據全麵共享、業務在線協同、管理合規有序的智慧節水管理平台,推動節約用水監管能力現代化。
7.深化節水市場機製改革,加快節水技術和產業發展。聚焦水價重點領域和水權機製改革,建立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製度,激發節水市場活力;開展用水產品水效領跑者行動,建成10個以上用水產品水效領跑者;推進合同節水管理,每年新增1~2宗合同節水示範項目。
8.加強節水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節水素養。製定公民節水行為規範,征集廣東節水形象,拍攝製作節水宣傳片,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主題宣傳活動,倡導全社會共同節水;培育及扶持一批節水護水公益項目和誌願服務組織;加強節水教育培訓,建成15個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相關鏈接:廣東省節水型社會建設“十四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