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助手 網站支持IPv6 繁體版 | 無障礙閱讀
首頁 > 新聞動態 > 全麵依法治省

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時間 : 2024-02-20 09:56:20 來源 : 南方日報(撰文:黃林 譚錦添,通訊員 譚冰 陳澤嘉 田廣定)
【字體 :

日前,廣東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委農辦、省司法廳、省民政廳聯合印發了《關於確認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名單的通報》,其中陽江陽西縣織篢鎮大泉村與岑村村憑借其在基層法治實踐中的卓越表現和顯著成果,被確認為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在2023年陽江15個“民主法治村”中,織篢鎮成為唯一“花開兩朵”的鎮。

2023年以來,織篢鎮以省委政法委、廣東南粵集團有限公司駐鎮幫鎮扶村為契機,對標“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標準,明確法治鄉村建設28大項工作任務51項具體指標,各村對標對表創建標準,堅持問題導向,找差距,揚優勢,紮實推進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建設。

堅持黨建引領,聚焦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通過機關聯鄉村的上下聯動、黨建促振興的創新機製,織篢鎮將依法、用法、普法三者緊密結合,打造出大泉和岑村這樣的農村基層治理新典範。

nEO_IMG_p1-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大泉村位於陽西縣織篢鎮東麵,共有8個自然村,共6753458人。岑村村位於織篢鎮東南方,共有9個自然村,共有6092951人。在大泉和岑村,建立健全長效機製,依法依規充分踐行民主成為維護鄉村秩序的重要基石。

nEO_IMG_p2-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大泉村委會“五室合一”開展調解

以民主凝聚人心,以法治促進和諧。在推進依法治村過程中,大泉和岑村在鎮黨委、政府領導下,狠抓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環節,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形成全過程規範的良好局麵。

大泉和岑村健全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黨員議事製度,定期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都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按多數人意見作決定。

“近期,村裏想對困難戶和老黨員進行慰問,在名單篩選上,我們是下足了功夫。”大泉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朝侵說。

王朝侵說,慰問名單是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進行的,村委會內部先做討論和情況核實,然後提交兩委討論,並且對名單進行公示,接受全體村民監督。

“現在我們的財務管理製度非常規範,1000元以下的支出由村支書簽批,1000元以上的由村兩委會議決定,1萬元以上的要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王朝侵介紹道。

除了遵守黨紀國法,大泉和岑村還特別注重鄉規民約的建設。自古以來,兩個村都是尊師重教,民風淳樸。大泉村有個24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由何氏開村始祖恬齋公所建七間大圍屋、橫屋、炮樓等合圍而成。

nEO_IMG_p3-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岑村“五室合一”調解現場

時至今日,在司法部門的幫助下,由村法律顧問指導修訂的以講信修睦為原則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在經濟管理、社會治安、村民民俗、婚姻家庭等方麵,依舊成為村民們相處的準繩。

實行民主法治常態化,保證村幹部依法行政,依法處理村務,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和民主評議黨員等事項都置於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陽光透明的村務公開形式,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約,有力推動了兩個村密切聯係群眾關係,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足感。

nEO_IMG_p4-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這是大泉和岑村在矛盾化解上的工作成效。

多年來,兩個村沒有發生群體性事件、沒有發生重大刑事案件,關鍵在於積極配合縣有關部門和鎮黨委、政府對社會矛盾進行摸底排查,跟蹤調查,把矛盾解決在一線。

就在上周,岑村幾個村小組代表和一戶村民因土地補償問題產生了糾紛,雙方一度關係緊張訴諸法庭,在村委會“五室合一”調解室的努力下,雙方握手言和,田地糾紛得到妥善解決,欣然接受了調解結果。

據岑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關開柯介紹,做好民眾的糾紛,關鍵就在一個“理”字。由於各家有各家的“理”,如何把“理”字平衡,就要靠調解室的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調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通過組建“五室合一”調解隊,當地以人民調解員、律師、誌願者、老村長、退休幹部等為主,活躍在鄉間田野,給村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及時了解、掌握、化解各種矛盾糾紛,讓村民認識到守法護法的重要性。

通過強化法治力量,織篢鎮依托“一村一法律顧問”,積極培養“法律明白人”,為村民解答法律問題、化解矛盾糾紛。2023年以來,為群眾提供法律答疑24次,引導法律援助16次、辦理公證事項6次。

同時,岑村在省委政法委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因地製宜,實行了鄉村治理的“積分製”,通過工作隊、村幹部走村入戶宣傳、公平公正考核,適當給予糧油、水杯、臉盆等實用生活物品獎勵,有效激發了村民參與民主法治村建設的積極性,為村務公開、村民提升法律意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開展鄉村治理‘積分製’以來,村民們不僅深刻了解了法治的重要性,也讓村裏的矛盾糾紛少了很多。”關開柯說,“有事在村裏解決”已經成為村民的共識。2023年以來,大泉和岑村接訪案件28宗,化解案件26宗,化解率92.8%

nEO_IMG_p5-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去年8月初,一場精彩的送法下鄉文藝晚會在大泉村廣場舉行。

晚會充分融合藝術、文化和法治,用小品《我不要彩禮》釋法反電信詐騙,用快板說唱《民法典》,用白欖演繹《法治宣傳 利國利民》。在晚會中,主持人與群眾熱情互動,采用一問一答一獎品的形式,激勵群眾學習農村違法建築、土地違法承包、電信詐騙、治安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未成年人保護、安全生產等與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讓廣大群眾沉浸式參與到法治文化活動中來,以達到普法更精準、更接地氣。

nEO_IMG_p6-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202383日,大泉村委會劍泉村送法下鄉法治晚會

像這樣的晚會,織篢鎮已舉辦多場。為了法潤人心,織篢鎮創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普法宣傳活動,建設“黨建+法治”文化廣場,開展法治進村講解、組織普法知識講座、舞蹈晚會、說唱反詐騙、陽江白欖講法治、培訓法律明白人、建立法律谘詢平台等形式,切實提高了法治宣傳的覆蓋麵和影響力。

同時,省委政法委綜治督導處黨支部結對大泉村委會共建,省委政法委綜治專項工作處黨支部和掃黑除惡綜合處黨支部結對岑村村委會共建,在共建過程中,結合各處室職能,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調研,做好指導,發動社會資源助力兩個村全麵創建法治鄉村、平安鄉村。

共建以來,織篢鎮及大泉、岑村兩村的普法宣傳和陣地建設有聲有色。2023年大泉村法治文化廣場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提升,進一步豐富了法治文化的內容。

nEO_IMG_p7-創建民主法治村的“織篢戰法” .jpg

大洲村法治鄉村宣傳長廊

各種宣傳法治文化的標牌矗立在法治廣場,不僅裝飾了環境,更賦予其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藝術化、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法律知識,營造出濃厚的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氛圍,有力地促進了村民法治觀念的提升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值得關注的是,大泉和岑村聯合當地教育資源,通過進校普法,將法治教育融入校園文化體係建設當中,共同打造了一個紮根於青少年教育的法治沃土。普法隊伍在學校開展各類寓教於樂的法治課程與活動,確保法治精神得以在青少年的心中根植、生長。

隨著鄉村法治環境的持續改善,大泉村與岑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顯著增長,並且雙雙入選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名錄。堅定走法治道路、紮實推動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在兩個村取得了成功實踐。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