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助手 網站支持IPv6 繁體版 | 無障礙閱讀
首頁 > 新聞動態 > 全麵依法治省

廣東330件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獲批

時間 : 2023-11-22 16:19:47 來源 : 南方日報(記者 餘嘉敏 姚瑤)
【字體 :

地方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實施性、補充性、探索性功能。今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管法的法”再修,進一步實現地方立法權擴容。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麵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更突出,尤其需要在立法上探路先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良法治環境。

近年來,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把立法決策同本地改革發展決策結合起來,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製定修改了一批順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意願、體現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規。

2015年立法法修改賦予所有設區的市立法權以來,至今年9月,廣東共有330件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含修改、廢止決定)獲得批準,現行有效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共445件,有效保障和促進了各地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日前,廣東首次召開設區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總結交流各市地方立法工作成果和經驗,推動地方立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nEO_IMG_p1-廣東330件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獲批 .jpg

東莞市橫瀝鎮人大打造“樹下議事會”,聚焦設區的市立法等內容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受訪者供圖

緊扣大局

瞄準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1115日,東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新修訂的《東莞市出租屋治安與消防安全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這個將於明年11日起施行的條例,按照東莞市委、市政府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部署,立足東莞“雙萬”新起點,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為規範和加強出租屋治安與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多年來,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緊扣大局、著眼急需,在立法權限範圍內,科學編製執行年度立法計劃,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麵製定出許多有效管用的良法善法,並主動“試水”新興領域立法。

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廣州市製定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條例,深圳市製定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細胞核基因產業促進等新興領域方麵的法規,湛江等市製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立法護航高質量發展。茂名重點推進《茂名市化橘紅保護條例》,汕尾重點推進《汕尾市鄉村振興示範帶條例》,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麵振興。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中山等市開展水環境保護立法,揭陽等市開展揚塵等大氣汙染防治立法,肇慶等市製定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麵的法規,為守住綠水青山藍天提供法治支撐。

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佛山等市製定曆史文化保護、汕尾等市製定紅色資源保護等方麵的法規,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傳承、精神生活的需要。韶關市製定煙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條例,河源市製定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清遠市製定城鄉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通過法治手段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效管用

結合實際突出地方特色

潮州立法保護韓江流域水環境、江門為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立法、陽江製定保護石望鑄錢遺址條例、東莞製定零散工業廢水管理條例……這些“小切口”立法,做到一事一法,立一件成一件,不僅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也結合地方實際,務求有效管用。

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所在。

比如梅州,著眼於突出地方傳統建築特色、傳承客家文化,製定《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建立了保護名錄和分類保護製度,創新性地規定了所有權人可以通過推選的方式成立客家圍龍屋管理小組,也可以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進行管理等,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利用圍龍屋,促進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在汕尾,作為承載紅色記憶的革命老區,為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弘揚海陸豐革命老區精神,當地製定了我省首部紅色資源保護地方性法規——《汕尾市革命老區紅色資源保護條例》。雲浮則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實際精準選題,在全國率先出台規範石材汙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規《雲浮市石材生產加工汙染防治條例》。

為了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珠海今年5月出台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藥學技術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藥品零售單位執業備案管理規定兩部“小切口”立法。

立足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汕頭出台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條例,搭建起華僑試驗區的政策製度、運行機製、資源信息等基礎性平台;江門出台曆史文化街區和曆史建築保護條例、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等法規,保護與傳承僑鄉曆史文化。

此次立法法修改,明確設區的市可以根據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協同製定地方性法規,建立區域協同立法工作機製。在廣東,協同立法早已不是新鮮事,其中既有省市協同,也有市際協同。

例如,廣佛兩市地鐵多線銜接、運行總裏程長、日均客流量大,迫切需要通過協同立法解決“分段而治”的問題。近年來,廣佛兩市商定協同推進軌道交通領域的立法,並在全省率先簽訂加強兩市協同立法合作協議,在開展立法調研、征求法規意見、開展專家論證、研究製定互聯互通機製上做到“四個協同”。

而早在2021年,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就加強潮劇保護開展了協同立法,出台潮劇保護傳承條例;在《廣東省粵菜發展促進條例》出台後,今年,汕頭、佛山、梅州、江門、潮州等市的地方菜相關條例獲批,推動廣東在全國首創的“1+N”省市協同立法新模式向前邁出新步伐。

有效管用是衡量立法質量的試金石。

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總結實踐經驗,做好銜接細化補充規定,不斷增強法規實效性。比如,肇慶市揚塵汙染防治條例將防治城市揚塵汙染技術規範中的揚塵汙染防治標準固化到條例中。該條例頒布實施僅半年時間,肇慶市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上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5.9%,與揚塵相關的汙染物濃度指標顯著改善,改善幅度並列全國第2,全市“一級優”天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天。

nEO_IMG_p2-廣東330件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獲批 .jpg

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注重開門立法,不斷豐富公眾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受訪者供圖

開門立法

生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在惠州市惠城區江南街道青年河畔,全省首個以地方立法為主題的公園就坐落在這裏。開園一年多來,已組織多場“立法意見大家談”活動,就《惠州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惠州市野外用火管理條例(草案)》等提出意見建議,群眾能在“家門口”參與立法,參與熱情很高。

注重開門立法,不斷豐富公眾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把立法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上,是近年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顯著特點之一。

江門支持江海區人大常委會建成全省唯一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係點,以點帶麵推動全市基層立法聯係點建設工作邁上新台階。3年來,全市基層立法聯係點共組織憲法、民法典等學習宣傳活動360場,提交立法意見建議750條,有關《在聽民聲彙民智中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工作項目入選2022年江門市“十大法治惠民實施項目”。

廣州繼2015年在全省率先實現基層立法聯係點在市域範圍內的全覆蓋後,又在街道、社區、經濟功能區、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共設立31個基層立法聯絡站,構建起“11+31”的基層立法聯係點+聯絡站新格局,為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提供基礎。

深圳、清遠等市積極開展立法協商活動,在立法工作中廣泛聽取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各方麵的意見,最大限度凝聚立法共識,進一步夯實立法的實踐基礎和民意基礎。

在立法工作中,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實際,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機製,推動立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在出台《湛江市製定地方性法規條例》的基礎上,湛江配套製定了《立法論證工作規定》《立法項目庫管理工作規定》《關於爭議較大的重要地方立法評估的工作規定》等12個立法製度,讓地方立法工作有法可依、嚴謹規範、穩步推進。

汕尾強化“智庫”支持,與“家門口”的華南師範大學共建汕尾市地方立法谘詢和服務基地,充分發揮高校專家學者對地方立法工作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作用。建立立法谘詢專家庫,聘任25名立法谘詢專家,邀請其參與立法評估論證、法規草案修改等工作,積極征求專家的意見建議,在“問診把脈”中破解立法難題,提升立法質量。

河源今年首次給3位意見提出人頒發了優秀立法意見采納證書。在意見反饋機製上,當地積極嚐試,對沒有采納的意見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書麵、電子信件、口頭等方式及時向提出人反饋,做好相關解釋工作,讓民意民聲得到及時回應。

加強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監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衡量法規是否行得通、真管用的有效手段。茂名正在推行“一檢查二評估”工作機製,組織對實施滿1年的法規進行了執法檢查,對施行滿2年的法規開展立法後評估,根據執法檢查和立法後評估結果,對3部法規進行了修改,逐步完善法規製度,確保法規實施效果。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