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新華社刊發文章《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麵依法治國新時代基層見聞》,介紹地方政府針對基層執法和行政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善執法手段,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獲得感,為開啟全麵依法治國新時代彙聚力量的先進做法,其中就包括廣東省江門市法治營造清新行政環境的例子。
法治營造清新行政環境
“太快了,沒想到。”這是香港居民李巍今年6月在內地投資開公司的直接感受。“跟十幾年前我開第一家公司時相比,現在不用托人找關係,多證合一,辦事效率大大提高。”
2006年,李巍想在廣東江門鶴山市開辦一家聖誕製品企業,找了不少朋友幫忙,因為辦企業涉及工商、質檢、商務、稅務、社保等多個部門,提交材料得一個部門接著一個部門跑。“各種證辦了一大摞,現在回想起來都心累。
受疫情影響,今年李巍的公司出口業務麵臨很大壓力。紮根內地發展多年,她決定依托鶴山市當地的農業資源,轉型開辦一家農業科技公司。這次,她又得辦營業執照了。
此時,江門市“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已推進3年有餘,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國率先推出商事登記“智能灣區通”服務。
通過手機微信,李巍拍照提交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照片,進行身份核驗後,再填寫企業名稱、經營範圍、投資人等信息,係統則依據填報信息的標準化情況進行智能化審批。不到半個小時,李巍的營業執照就簽發了。
李巍的經曆是我國全方位深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打破區域壁壘、行政壁壘、信息壁壘,一些地區杜絕人為增設條件,打通監管環節,數據開始多跑路,群眾獲得感越來越強。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江門市場主體總量由2015年的25.8萬戶激增到目前的56.4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