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規劃賦能,重塑濕地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環中央濕地價值圈為目標願景,重塑海珠濕地與周邊地區聯動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珠區分局牽頭開展了《環中央濕地價值圈高質量保護與發展規劃》編製工作。
海珠濕地位於海珠區東南部,是全國超大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這裏幾百年前河網密布、灘塗淤積,勤勞智慧的海珠人民圍墾造田、種植果樹,多年耕耘形成了占地約2萬畝的果林,即是海珠濕地的前身——“萬畝果園”,於1991年被廣州市政府定位為“南肺”,與“北肺”白雲山組成兩道生態屏障,具有極大的空間價值和生態價值。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萬畝果園逐漸被城市包圍,生態環境麵臨的威脅與農民種植積極性的降低直接影響了果樹生長與收成,村民對果林進行經營開發的衝動愈發強烈,城市“保肺”和村民“保胃”之間的發展矛盾日益凸顯。2012年,廣州創新提出“隻征不轉”征地政策獲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例,一次性投入45.85億元征地資金,共征地11044畝,將萬畝果園集體土地征收為國有,並通過立法確保所征土地保留農用地性質,作為永久性生態用地保護起來,禁止在保護區內開展任何商業開發建設活動。這一大膽創新,有效破解了城市“保肺”與村民“保胃”的矛盾。
十一年過去,在隻征不轉紅線的保護下,海珠濕地已然成為城市中央打造“入則自然,出則繁華”的寶貴財富,是廣州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實寫照。目前海珠濕地周邊城市空間與濕地空間尚未有效融合發展,海珠濕地的生態價值及空間價值較難發揮,亟需推動濕地內外協同發展,探索生態空間與城市空間共享共融的創新之路,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麵共贏。
針對濕地周邊涉及的11條城中村由於產業低端,用地低效形成“價值窪地”問題,海珠區分局以“百年城央濕地+百年林蔭大道+十大高品質街區”為策略,打開濕地邊界,讓濕地融入城市,形成濕地管控共享、融合、生態防護三大類新界麵。
濕地實景圖
一是建立內外滲透、綠色融合的生境網絡。以“江、湧、湖、林、園”為骨架,放大濕地的生態效能,進一步完善海珠濕地果、稻、蟲、魚、鳥城央生態鏈,推動海珠濕地融入華南國家植物園體係,依托濕地遷地保育華南地區珍稀喬木,建立濕地植物“種源庫”,打造圍繞濕地內核的綠色發展新格局。 二是構建內外一體、無縫銜接的交通體係。通過提升現有15km道路和增設17km林蔭道,打造總長約32km的百年林蔭大道,一方麵定義清晰的保護邊界,另一方麵也能共享濕地邊界,讓濕地融入城市。構建縫合濕地內外的立體慢行係統,實現城市與濕地的無縫銜接。通過百年林蔭大道的建設,濕地邊界由過去“村後、廠後、城後”的模糊地帶轉變為清晰可達的“林蔭道”與“單麵街”,讓濕地公園從“城市背麵”轉變為“城央封麵”。 三是推動圈層遞進、差異發展的城市更新。通過政府做地、合作改造等模式,結合城中村改造推動高質量城市更新,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和更新專項規劃,按照分區、分類指引明確圈層遞進的舊村更新改造方式,劃分重點更新地區及限製性更新地區,提出差異化的發展指引,盤活存量用地,探索新時期城市更新三類實施路徑,實現高質量街區發展和濕地周邊價值提升。 四是構建濕地賦能、價值共升的產業體係。以“濕地”產業為核心,濕地內外進一步拓展“濕地+”產業體係,強化“濕地+時尚、濕地+數創、濕地+科技、濕地+文化、濕地+科教、濕地+消費”六類主導產業,針對不同街區形成11個濕地外產業發展導引。 五是製定內外聯動、有序實施的項目庫。以“實施有路徑、推廣有成效、建設有規模”為原則,結合城市發展重點工作、土地儲備計劃、相關部門和街道的意見,按照海珠濕地品質提升、價值街區高質量建設兩種項目類型,篩選39項近期建設項目庫,並形成實施項目“一圖一表”,便於及時查找與動態更新。
下一步,海珠區分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將濕地資源轉化為綠色生產力,堅持高標準定位、精細化管控、高品質服務,全力推動打造環中央濕地價值圈,助力海珠區走好全球超大城市核心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之路,實現麵向百年的老城市新活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濕地周邊—赤沙片區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