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為慶祝以香港為母港的“名勝世界壹號”郵輪在疫情後首航,香港中樂團登上該郵輪,進行了5G網上直播演出。在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帶領下,樂團演奏了《彩雲追月》《男兒當自強》以及《太平山下不夜城》等多個曲目。
閻惠昌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場演出既為香港市民帶來獨特的中樂視聽享受,更向世界宣布香港已走向複常,歡迎各地遊客重回香港。
“香港中樂團作為香港文化大使,在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把我們傳統的文化通過香港這樣一個國際大都市,去發揚光大,讓中樂這種藝術形式更具表現力。”閻惠昌說,自1977年香港中樂團成立起,就承擔起以“樂”為媒,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
到今天,閻惠昌依然清楚記得,1987年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上,他第一次看到香港中樂團的演出,彼時他還是中央民族樂團的首席指揮。他告訴記者,和當時內地樂團的曲目相比,香港中樂團的作品題材更加廣泛,更能發揮樂團藝術的特色,“例如香港中樂團演奏的‘香港新音樂之父’林樂培的《昆蟲世界》,這些作品其實對內地影響大,在那個時候,有關演出達到了一個很強的促進兩地交流作用。”
2008年,香港中樂團受邀在國家大劇院進行開幕演出,“這是香港中樂團第二次到北京進行文化交流,這時候我已經擔任香港中樂團的藝術總監了。”閻惠昌形容這次演出經曆頗為有趣,他說,就像一顆石子丟進湖水裏,雖然水花轉瞬即逝,但湖麵上的漣漪卻會一圈又一圈地不斷擴大。日後,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進中,內地和香港既互相影響,又互相促進,接連不斷地進行雙向反饋。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賦予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國家藝術基金自2021年起也麵向香港特區全麵開放一般項目申報。香港中樂團的民族管弦樂《蒼龍引》在2022年入選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閻惠昌表示,很高興國家不但重視香港在金融方麵的發展,更加把香港作為一個文化交流的重陣,“凸顯出香港中樂團在這方麵的領先作用。”
對於香港的文藝工作者來說,閻惠昌表示,大家應肩負起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每一年,香港中樂團都有國際巡演的計劃,他自己也曾在很多國外的音樂學院講解中國音樂。閻惠昌希望未來進一步擴大講學計劃,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閻惠昌透露,香港中樂團最近和深圳市文體旅遊局已經在商量合作事宜,他也計劃在大灣區舉辦的音樂節中擔任藝術指導的相關職位。“希望香港中樂團在大灣區的文化發展方麵,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示範或者是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