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主持人: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展開yabo22 vip 在線訪談。本期節目,我們走進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灣區最美生態綠洲—肇慶市。
肇慶,古稱“端州”,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曾經是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廣府文化、嶺南文化的曆史源頭和粵語的發祥地,同時也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最早的地方之一。西江自西向東奔騰,彙入珠江、流向香江,千年來默默守護這片土地。這座古城,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機遇下,正在煥發新的光彩。
今天我們節目特意邀請到肇慶市副市長唐小兵與網友們共同討論肇慶市怎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首先我們請唐副市長給各位網友打聲招呼。
唐小兵: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有這次機會跟大家一起溝通交流,介紹肇慶市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關情況、有關設想。一起跟大家溝通交流,謝謝大家!
主持人:
好的,謝謝唐副市長,歡迎唐副市長來到節目中與我們一起探討相應的主題。我們知道肇慶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無疑對肇慶是一個重大利好,首先請唐副市長給大家聊一聊肇慶是如何謀篇布局大灣區建設的?
唐小兵: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對肇慶確實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利好,肇慶正在舉全市之力推進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肇慶現在主要的謀篇布局就是把我們的肇慶新區作為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主戰場,在企業、產業、創新、農業、交通、營商環境、宜居宜業宜遊等各個方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創新方麵,肇慶有非常良好的基礎,推動深圳及其他地方的企業在肇慶加快落地,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在交通方麵,我們積極營造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在營商環境方麵,我們積極對接香港、深圳和廣州,創造一流的“軟環境”。在農業方麵,大灣區規劃綱要裏明確寫了肇慶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這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打造全域的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在這幾個方麵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主持人:
我們知道肇慶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土麵積最大的城市,空氣好、水質優、景點多,曆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剛剛您也提到了在文化、土地等方麵的優勢,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肇慶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過程當中還有哪些方方麵麵的優勢?
唐小兵:
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優勢非常明顯,非常獨特的。肇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和大西南的中間地帶,是粵港澳大灣區通向大西南的交通樞紐,在水陸空鐵四個方麵具有綜合優勢。水就是我們西江,西江從貴州、廣西一直流入廣東,最後從珠江入海,海運條件非常好,可以通達3到5千噸的運輸輪船,每天的航運非常繁忙。在陸路方麵,現在肇慶有七條高速公路從我們境內通過,2019年底汕湛和懷陽等一批高速公路將通車。在鐵路方麵我們的優勢更加明顯,前幾年,貴廣和南廣高鐵開通在肇慶東站交彙,每天有150多趟高鐵經過肇慶東站,這條高鐵是我們大灣區連接大西南的一個交通樞紐。在航運方麵,肇慶離廣州白雲機場隻有1個多小時,最近的地方四會到白雲機場隻需40多分鍾,廣州第二機場(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坐落在肇慶和佛山的交界處,離肇慶主城區隻有23公裏,圍繞機場,省委省政府正在規劃建設一係列連接的通道,特別是軌道方麵有四條高鐵和一條城軌從第二機場(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穿過,軌道是廣州到湛江的高鐵、深圳到南寧的高鐵、珠海到江門到肇慶的珠江肇高鐵,還有深圳到江門到肇慶的深江肇高鐵,還有一條軌道是肇順南,肇慶到順德到南沙的城軌,再加上肇明高速等幾條高速公路的串通,廣州第二機場(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成為肇慶的第二大交通樞紐,所以肇慶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
第二個優勢就是我們的生態環境優勢。肇慶森林覆蓋率高達70.6%,是北回歸線上的生態綠洲,非常宜居。水質處在全廣東前列,西江水常年保持地表Ⅱ類水質,鼎湖山水是地表Ⅰ類水,空氣在全國250多個城市裏處於第17名,生態環境非常具有優勢。
第三是我們的文化曆史底蘊非常豐厚。肇慶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祥地之一,從漢武帝開始肇慶就是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最早的中心是在兩廣交界的封開,後來向東移到了端州,就是我們現在這個主城區所在的地方,從明朝嘉靖到清朝乾隆182年,我們肇慶都是兩廣總督府所在地。我們肇慶有很多曆史文化名人。
第四是我們的土地優勢。剛才也提到了,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裏麵,肇慶是唯一有大片、連片可開發土地的一個地方,我們的開發率才6%,要按照平均(珠三角)16%的開發率來講的話,我們肇慶可以騰出 17萬畝的發展空間。
第五是我們的營商環境優勢。我們的電子政務、服務,我們群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率、企業開辦效率還有法治政府等等方麵,在全省排第四名。最近,南方都市報做了一個營商環境調查,我們肇慶更是躍居到第二名。
第六,是我們的產業優勢。因為我們各方麵成本土地、用電、用水成本非常低,營商環境非常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大企業來我們肇慶落戶發展。現在到肇慶來尋求發展機會的企業有70%來自於深圳,包括現在所有的央企,著名的民營企業和國外的大企業,都紛紛來肇慶落地。我們最近幾年引進了小鵬汽車,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麵首屈一指的新勢力造車,我們僅僅花了15個月的時間,就把小鵬汽車的廠房建成了。
主持人:
現在粵港澳大灣區在打造“一小時”交通圈,確實,四通八達的這種交通給肇慶經濟發展會奠定非常好的基礎。我們想問一下唐副市長,肇慶在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方麵,有些什麼實招,硬招?
唐小兵:
現在我們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提出了“366”工程,把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和節能環保,作為我們肇慶三大主導產業。加大對深圳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大產業鏈的招商力度。用“熟地”招商,標準地招商,在各個區縣市各自培養一到兩個主導產業,對整個經濟的造血作用發揮得更加明顯。使我們在大灣區新一輪發展中,能夠起到錯位發展,獨特發展,帶動我們肇慶整個經濟騰飛。
主持人:
我們現在也知道,粵港澳大灣區提出來要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麼一個方向,那麼,肇慶在推進科技創新驅動方麵,有些什麼樣的想法和思路?
唐小兵:
一方麵,是挖掘我們肇慶已有的高新科技企業,像風華高科,它現在加大與華為的合作力度。我們加大對風華高科的投入和培養,以風華高科為主導,主力引進一批深圳的電子信息產業,在肇慶集聚。我們現在也著力發展農業高新科技,以大華農作為基點,為豬、魚提供疫苗,培養獸醫獸藥產業園。我們現在有一個新興的科技,就是量子通信。在省科技項目評比當中,我們的量子通信項目,以綜合得分高居第一,贏得了省政府的專項發展資金。我們也著力發展“雙創”,“青少年創新創業”,加強跟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以肇慶新區為載體,培植一批新興企業。這幾年,市委市政府也加大了對高新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人才是高新科技發展最為關鍵的因素,相信對這幾個方麵的大力投入,以肇慶高新區為載體,以這樣一批主導企業為龍頭,肇慶的高新科技也會取得長足的發展,為肇慶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主持人:
我們都知道,對外招商引資,優越的營商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肇慶在營商環境這一塊,您剛說了,在評比當中排了全省第二名。這方麵具體有什麼樣的重要措施出台,才能讓肇慶有這麼優越的營商環境?
唐小兵:
這幾年,我們采取了不少措施,今年專門製定了改善營商環境的38條,涉及方方麵麵。肇慶的一個突出方麵,就是企業開辦的便利度,我們從原來的十幾天到七天,到三天,最終到一天就開辦完成。我們在企業投資方麵,推出了“雙容雙承諾”。“雙容雙承諾”就是,政府對企業承諾,企業對政府承諾,簽訂這樣一個承諾書。企業就可以直接開始進行建設、投產。但是要按照承諾的,補齊所有的手續,按照法律、法規內容來辦理。這個政策推出,得到了廣大企業的好評。現在已經有80多家企業享受到了這項政策帶來的好處,整個企業的建設期要比以前縮短了一半以上。我們在社會信用建設方麵也加大了力度,2018年8月份開始,我們社會信用建設全國排名從原來的接近100名,直到2019年底已經升到31名,大幅上升。還有我們在電子政務“數字政府”這一塊,在全省走在前列。我們是在全省各個地級市當中,是第一個開展進行試點的城市。開通了“萬企訴求大平台”,所有的企業通過互聯網都可以直接找到市領導。
主持人:
我們知道肇慶新區,現在可以說是大灣區投資建設的一片熱土,是肇慶城市未來發展的一個主陣地、主戰場。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肇慶新區。
主持人:
那麼通過剛剛的短片,我們對新區有個一個大致的了解,肇慶在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進程中,肇慶新區究竟會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唐小兵:
肇慶新區是我們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引擎,因為肇慶新區交通位置非常優越,屬於貴廣和南廣(高鐵)的交界,附近可開發的土地量非常大。規劃的是115平方公裏,起步是65平方公裏。現在經過省政府同意,我們正在製訂拓展到518平方公裏的規劃。肇慶新區經過四五年的投資,投資了330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各方麵已經基本比較齊備,包括肇慶新區體育館,2018年8月8日在肇慶新區舉辦了全省運動會。肇慶新區水係非常發達,各位網友可以有空到新區看一看,像一個威尼斯新城,整個水係完全是聯通的。現在我們的硯陽湖非常漂亮,已經初步建成,周邊一圈將近6公裏左右,在旁邊跑步一圈是非常舒適的。我們跟中山大學合作的“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肇慶分院的1800個床位,2019年底左右就可以投入使用,還有北大康複醫院,還有肇慶宣卿中學等等各方麵。現在肇慶新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個主戰場,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還引進了香港公開大學,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跟香港合作的雙創基地也在大力推進,我們是在大灣區各個城市裏邊第一批率先掛牌的城市之一。還有我們跟香港新華集團準備一起謀劃建設合作港肇示範園區,準備拿出10平方公裏左右的土地,來承載香港的高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各方麵。
主持人:
另外在農業方麵,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懷集要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農副產品集散基地,那麼在這方麵有一些什麼樣的規劃和設想的?
唐小兵:
在大灣區裏邊,發展農業是我們肇慶的獨特優勢。對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這項工作,肇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2019年7月28日,我們在懷集專門舉行了集散基地的推介會,將近800多位農業企業家從全國各地前來出席,推介會上簽的農業合同,就達到了300多億。肇慶跟香雪集團一起打造國家級南藥基地。最近,日本跟香港的四洲集團準備在我們德慶養殖和牛,我們跟廣州的觀星集團合作推行集裝箱養魚,四川的新希望集團、還有六和集團、寶能集團等等大的企業都紛紛來肇慶投資養豬,而且是全產業鏈的,高端工業化、產業化的生豬養殖業。肇慶一定會把農業這方麵的優勢發揮好,肇慶發展以後還可以帶動整個廣西和貴州周邊省份的農業一起發展,真正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所提到的通過大灣區的發展帶動大西南發展的作用。
主持人:
我們也特別采訪了肇慶本地的專家,來自肇慶學院的丁孝智教授,他也跟我們聊了他對於肇慶整個城市發展的變化。下麵我們就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丁孝智教授:
自從去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也就標誌著肇慶作為國家隊整體參與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灣區建設之中,也作為國家隊代表灣區參與全球的灣區競爭,這對肇慶既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也是一次挑戰。客觀地講,肇慶在過去的發展中,由於經濟規模比較小,產業競爭力不強,城市的影響力也不大,所以對參與到灣區裏麵去,能否發揮應有作用,能否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大家有所擔憂。但是,剛才聽了市領導的講話以後,一方麵使我們認識到了,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肇慶發展的重大意義和戰略機遇,另一方麵也使我們看到了肇慶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我們所具備的優勢。經過短短的一年多的發展,肇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確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有幾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們現在隨著高速公路網建成,輕軌、高鐵、航空、港口這些交通網的建設,一個立體式的交通網絡在肇慶已經基本形成。我們現在到廣州半個多小時,到深圳1個多小時,到香港也就80分鍾左右。到西南地區,我們隨著高鐵暢通,我們也就是幾個小時,就可以到西南邊任何一個城市,這樣的話肇慶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二,城市麵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隨著東融西聯戰略的實施,肇慶整個城市空間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特別是新區,近幾年加快建設,一些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我們城市的容量和空間範疇大大拓展,而且城市的格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麼,去年省運會期間,我們新區的體育館給廣大運動員和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東進大道給所有來到肇慶旅遊和出行的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還有我們美麗的星湖,還有我們正在建設完成的府城複興的項目。有時候我帶著家人到星湖邊上去轉轉,有時候到府城的古城牆上去走走,也到西江兩岸去逛逛,確實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時候啊,真的是流連忘返。所以有人講,肇慶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一個城市,這確實不假。第三,產業競爭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我們肇慶過去發展一個重要的短板,就是有企業沒產業,所以產業競爭力不強,影響到肇慶城市的競爭。肇慶市委、市政府針對這樣一個短板,所以這幾年積極推進幾大工程,比如說,工業發展“366”工程,創新驅動“1133”工程,現代農業發展“611”工程。這幾大工程,對推進肇慶的三大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麼現在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先進裝備製造業這三個即將要打造成千億級的產業領域裏麵已經引進了一批企業,而且這些企業正在向集群化發展。客觀地講,近幾年肇慶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我們隻要敢想敢幹,隻要知難而上,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規劃目標。我相信,肇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肇慶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主持人:
網民朋友們也非常踴躍的參與到我們節目當中,提出了很多的問題。那麼下麵我們就挑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請唐副市長來進行解答。第一個網友的問題是:肇慶很多縣城像廣寧、封開、德慶、懷集距離肇慶市區都比較遠,離廣州、深圳、香港的就更遠了。未來大灣區建設當中,這些地方怎麼辦?會不會掉隊?
唐小兵:
肯定不會掉隊。我們現在通過大灣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會把這些我們看起來邊緣的城市,越來越多的跟大灣區的整個交通體係聯係在一起。第二個是這些地方,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在農業、南藥、高端康養、旅遊,還有工業也有相當的一個基礎。在這些方麵,我們把它的獨特優勢發揮出來。第三個是通過我們肇慶主城區、新區、高新區這些核心地帶,參與大灣區建設也會帶動這些城市一起發展,整個提高產業和農業人才集聚等各方麵的發展水平,實現互利共贏,一起發展,一起騰飛的目標。
主持人:
來看看第二個網友問題,柳肇鐵路走向究竟如何?柳肇鐵路是否經過封開、德慶兩縣?
唐小兵:
柳肇鐵路,國家和省委省政府也都一直非常重視。現在經過廣東和廣西兩省區的溝通協商,基本路線已經確定下來。我們是傾向於走德慶、封開南線,努力爭取納入“十四五”規劃。因為這條線對於大灣區和大西南地區來說非常重要,是兩塊地區最近的一條鐵路。對於這條路國家也非常重視。現在大西南正在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柳肇鐵路的建設也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下來我們正在與有關鐵路研究院,深入地進行研究,盡快確定鐵路走向,加快建設。
主持人:
好的,我們再次感謝唐副市長今天的來到節目當中,就肇慶如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給出了明確的肇慶答案,那麼我們也期待未來肇慶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當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在這裏呢,我們也特別感謝網友們的積極參與。我們今天的訪談就是這樣,謝謝大家的關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