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民聲熱線 > 往期民聲熱線

廣東省統計局上線“廣東民聲熱線”

時間 : 2021-05-31 11:32:18 來源 : 廣東民聲熱線網
【打印】 【字體:

  主持人張宇航:回應民聲,你我同行。這裏是中共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廣東民聲熱線,我是主持人張宇航。

  主持人楊小楊:我是主持人楊小楊。

  主持人張宇航:廣東民聲熱線為民服務、為民辦事的初心永遠不變。我們繼續圍繞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為上線單位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搭平台、做服務。我們和省直機關一起,努力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

  主持人楊小楊:今天(2021年5月25日)來到節目現場的是廣東省統計局,本期節目我們將關注統計數據應用、人口普查等方麵的問題。數據該如何解讀?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各項統計數據?如果你對各項數據有疑惑,讀不懂,歡迎跟我們聯係,跟我們說說,你所不理解的那些統計,你所關心的那些數據。

  主持人張宇航:節目正在通過觸電新聞、抖音、快手、視頻號、今日頭條、微博等平台同步視頻直播,如果你在統計部門分管等領域內遇到困難事、煩心事,隨時可以撥打廣東民聲熱線,同時也可以打開微信搜一搜“廣東民聲熱線”,投訴、報料更方便。

  主持人楊小楊:提醒正在收聽收看節目的朋友,可以下載廣東廣播電視台觸電新聞客戶端,進入廣東民聲熱線節目,參與網絡滿意度投票。觸電新聞是廣東民聲熱線網絡滿意度投票的唯一入口,投票結果將記入今天省統計局的現場表現分數,同時您的留言也會被帶到廣東民聲熱線的直播間。歡迎大家參與網絡問政,亮出你的態度。

1_副本.jpg

  主持人楊小楊:回應民聲,從對話開始。有請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走進民聲對話,下麵把時間交給張宇航。

  主持人張宇航:楊局您好!我們在桌麵上看到有兩頂帽子,這是在節目開始之前統計局工作人員送給我們的禮物。帽子上有一些文字,有一些數字,能不能跟我們解釋一下?

  楊新洪:非常高興民聲熱線是一個重要的力量,這頂帽子有幾個符號,最右端9.99是經濟總量的結果,9.99萬億,是2018年。同時下麵有一個金鑰匙,實際上是質量,數字的質量代表著要9.99。主題裏麵有一個新經濟粵統計,實際上是數據怎麼來,怎麼服務好民生要有質量,質量背後的數據方式采集需要我們去改革,去創新,所以有7+N,現在已經到了29項,一項一項挖開就有很多故事。

  主持人張宇航:最近我們群眾對廣東省統計局的工作高度重視,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全麵公布了,所以大家一直在關注。在統計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難點,遇到了工作上比較困難的地方,但都疏通了。在統計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我們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有一位女士叫關桂花,她大概40多歲,她也不知道自己多大,從她記事開始就被人販子拐走,自己多少歲都不知道,因為這個事自己沒有戶口,導致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但這次人口普查過程中卻意外給這位女士解決了這個事,好像統計局的工作和戶籍部門的工作不太一樣,怎麼樣幫她解決這個問題?

  楊新洪:您說到的是我們統計過程看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廣東是1.26億,在結果的形成,普查的過程遇到這個問題,我給她總結是雙黑戶,這個女士不知道自己年齡是多大,孩子遇到上學的時候也很困惑,沒有戶口,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特別我們涉及到戶口整頓,她聽到戶口,我是不是要有一個本子?從這個方麵給社區的普查人員提這方麵的訴求,社區的普查人員就幫助她提供相關的佐證,證明這個人是怎麼來,怎麼存在,這也是統計數據背後要反映真實存在,通過這個來逐步化解她各個方麵的局限,最後實現上戶,老百姓也高興。十年一次普查的機會也包含了統計普查人員的辛勤,直接為老百姓鼓舞的工作。

  主持人張宇航:咱們統計局這次全國人口普查解決了黑戶的問題,娘倆的關係可好了,所以非常感謝廣東省統計局的工作。在過程中像這位女士的例子也不少,我們現在利用大數據進行普查,大數據在我們日常的統計工作中有哪些應用?

  楊新洪:當下社會跟數據息息相關,剛解決前麵戶口入戶的問題,公安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公安生成的數據也是數據的構成,還有其他市場主體生成的各方麵的經濟數據,以及支付方式,買這個買那個形成了區域性的、多樣性的,這都形成了重要的大數據來源。通過大數據的梳理、清洗會按照分類的數據來反映廣東的一二三產業的數據,為製定更精準的政策和管理辦法提供基礎。

  主持人張宇航:通過大數據的拆分為各行各業提供基礎的服務。謝謝您,請您回座。

  調查1

  主持人楊小楊:

  1.暗訪調查,直播問政。我們先來關注數據統計問題。大數據年代,想要對數據進行分析,首要任務那就是收集和統計數據。但與珠三角等地相比,粵東西北的基層統計部門麵臨著群眾不理解、統計員專業性不足、難以購買到優質第三方服務等難題。來看廣東民聲熱線記者何鑫、陳淑君的調查:

  2.播放短片【暗訪片1,略】

  主持人張宇航:有幾個問題想問您。剛才基層的統計人員說到一個問題,說長表的統計過程中連你家廁所在哪裏都要調查,有很多數據涉及到隱私,這些細節的數據我們真的有用嗎?或者用到哪兒去了?

  楊新洪:這次十年人口普查加一個長表,是為了更細致了解整個人口分布的特征特點,以及我們將來也要為這些人口進行配備教育、保障醫療,以及社區管理等等。看起來很繁瑣,但是它是很管用的,我們普查當中有長表短表,這一項把它高質量完成,它更能夠代表一,一代表百,百代表千,所以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把它完成了,對整體的普查結果使用更有價值。

  主持人張宇航:您提到收集更多的數據為職能部門服務。但剛剛說道有很多數據是涉及隱私的,比如社區統計人員問他開什麼車,車多少錢。我們經常說為群眾辦實事,但工作過程中讓群眾滿意也是在辦實事,統計那麼繁瑣又涉及隱私信息,我不太願意配合。有沒有一個協調的方式?

  楊新洪:普查是一個公民的法定義務,但要把法定義務變成群眾理解,實際上也是來之不易,有的入戶登記一次完不成,有的還要兩次三次四次,有的遇到了更難的還要多次跑。所以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也有宣傳到達的問題。這樣的戶數從多會變少,從不理解到理解,這就是統計另外要去做的工作,贏得普查對象的理解支持。因為他們真實的反映會形成宏觀的數據,反過來影響老百姓經濟社會生活。在這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遇到這個問題,我們日常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專項調查,幾年一次的普查,都是對統計需求為導向來落實各個環節,一直需要去改變,去到位的地方。

  主持人張宇航:片子中有一位統計人員說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基層統計人員在進行數據調查和統計的時候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比如他去調查一家企業,他問當地2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他曾經多次跑到同一家企業調查數據,我們在調查數據過程中,可不可以將一些數據公開,或者在公共平台上進行應用和共享,給職能部門同步使用?

  楊新洪:普查有一個條例,統計法規定每個單位公民提供數據的法定責任,同時也給統計部門一個法定要求,不能公開泄露個人資料,所以這一點我們還要宣傳。正因為這樣,給工作帶來更高的要求,統計力量的配備上,我也注意到湛江的赤坎區的統計力量相對薄弱,因為發展起來,經濟社會體量大了,統計力量還有匹配的問題。也請人事處的陸小環同誌給大家做更細的回答。

  陸小環:基層基礎力量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粵東西北的縣區級和鎮街級非常突出。我們在2021年發出了1號文,關於構建經濟大省統計強省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的活動通知,這個通知的發出對各地有一個參照和要求,這個文件對人員的配備、隊伍建設、素質提高都有明確的要求。市縣兩級統計局根據要求會在當地向政府彙報,爭取相應的統計力量,滿足現在統計工作的。

  主持人張宇航:所以目前還沒有辦法解決,一個是法律法規的問題,一個是需要當地政府協調。接下來有請梁琦教授做一個點評。

  省政府參事梁琦:局長好,各位統計局的領導好。我覺得統計確實是國家進行宏觀管理和正在調控的基礎,是科學決策的基礎,特別是在現在的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就是生產要素,數據就是生產力,所以統計數據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因此對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也更高了。我們應該感謝所有在統計工作的同誌們。但數據質量的來源,首先是基層工作人員,所以我們應該向一直在一線的統計工作者致敬,應該謝謝他們。

  我想提個建議:

  我們要怎麼樣設計好統計數據的指標體係?基層的數據一定是自由散漫的,千變萬化的,原始的數據一定是龐雜的,雜亂無章的。所以我們怎麼樣去設計好一個實用的、係統的、科學的、簡潔的統計表是很重要的。比如剛才看到有一位基層統計人員說的,連他家廁所還要調查,一般人還真不理解你調查人家廁所有什麼作用。但剛才局長說了,可能在其他方麵用得上。但是我們想我們是不是改進一下?你問人家多少平方米,可能人家願意回答。我知道人口普查表也不是我們省裏能定的,省的統計職能部門要對上級負責,但我們是不是把基層的反映根據我們的經驗怎麼樣改進,向國家統計局反映,我們每個部門都需要統計。這個建議是對各行各業都應該要重視。

  楊新洪:梁教授是全省百名統計專家之一,她對統計的觀察我認為很對,實際上對指標的科學性確實是在頂層,但我們也非常理解統計基層執行的現狀,有一些是每一年我們都會對報表分析,省一級彙總收集報送給國家統計局的設計管理司做統一的意見表達,有些意見可能要通過若幹年落地,一項製度要成熟也一定還有修正過程。第二個是有一些基層數據的亂象,我們也要理直氣壯地拒報,有一些表格請基層同誌注意,如果有製定的表號可以接收,沒有表號的可以拒報,隻有統一的表格,統一規範的數據才有說服力。

  主持人小楊:回應民聲,你我同行。提醒正在收聽收看節目的朋友可以下載廣東廣播電視台觸電新聞客戶端,進入廣東民聲熱線節目,參與網絡滿意度投票。觸電新聞是廣東民聲熱線網絡滿意度投票的唯一入口,投票結果將記入今天省統計局的現場表現分數。目前網友對統計局此次直播問政現場表現的投票情況是:97.3%表示滿意,2.7%投了不滿意。

  調查2

  主持人楊小楊:

  1.暗訪調查,直播問政。下麵再來關注數據運用的話題。政策製定離不開基礎數據,但基礎數據若無法滿足運用需求的時候,怎麼辦?剛剛公布的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東逐步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該如何更好地為老齡化社會提供服務?“銀發族”的數據統計和運用,還有哪些欠缺?請看廣東民聲熱線記者陳紅豔的調查。

  2.播放【暗訪片2,略】

  主持人張宇航:剛剛提到的長表當中,數據統計的是真細,但實際落實到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上,比如我們家周邊有幾個養老院,我想送孫子上幼兒園到哪兒去找幼兒園?這一部分工作屬不屬於統計局的工作內容?

  楊新洪:我也是往老年靠近,我的右邊是人口處長王彪,他會說一下人口需求的問題。落到具體就是剛剛片子裏有看到,老了都關心自己的所在地,老人保障做到什麼樣的顆粒度,特別去醫院太遠,那這個地方要布置幾個等級的醫院,所以我們要實現夕陽無限好,這些最基礎的數據提供給衛健部門、教育部門、交通部門,甚至供水供電部門都要依據這個來布置,甚至還有急救的。不能提供個人數據,但我們可以小區類別數據,真正實現老齡化保障。廣東雖然老齡化程度好過全國,但我們也有結構性問題,也有區市縣加速老齡化的問題,需要統計部門首先摸清老齡化的分布。我想請王彪處長給大家做一個回應。

  王彪:關於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實際上是普查裏麵長表跟短表的主要指標,根據數據發布的安排,數據的發布目前隻是發布了簡要的、快速、初步的數據,詳盡數據我們接下來會以資料的形式發布。裏麵大家比較關注的,比如片子裏麵提到的我的附近有沒有養老院,這不是普查的項目,但普查能反映老齡人口的生活狀況,包括是否有自理能力、健康狀況,在長表裏是有項目。但我們現在發布的是初步的數據,詳盡的數據裏我們會把它彙編成冊,讓公眾得到詳盡的數據。

  主持人張宇航:按照您剛才所說的我們是有一個詳細的數據,這些數據會不會給老年工作的單位和職能部門提供,給他們提供基礎支撐?

  王彪:會的,這個數據是公開出版的。

  主持人張宇航:公開出版的數據裏麵,您剛剛強調了是在長表當中抽查到的,大概有10%的幾率是抽到了長表,10%的抽查幾率能不能有普遍性的代表?

  王彪:這個代表性是國家統計局經過反複論證的,10%是按照住戶去隨機抽10%的比例,所以代表性是非常強的。長表的運用技術是在國家普查技術裏麵比較成熟的,從2000年開始我們就采用了長短表普查的方法,這個技術運用無論是從科學性,或者從數據反映的情況來看都是比較好的。

  主持人張宇航:老齡化程度廣東是好於全國水平,但廣東省人口外流速度比較慢,未來有明顯增長的趨勢,未來有5-10年的窗口期,我們就要步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省統計局有沒有服務上的規劃?

  楊新洪:我們會做進一步的詳細的人口結構數據,提供給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相關的保障部門。老齡化的問題,過去按照人口金字塔是一個樹的形狀,現在是橄欖型的形狀,看上去比全國的老齡化慢了幾個點,但詳細結構也不容忽視,我們公布出來是按常住人口,常住人口當中有許多是外來流入人口,流進來主要是以勞動力為主,20-29歲,他們在個年齡段抵銷了一些。我們應該提前謀劃,我們會把這些結構性的問題更精準地分析,提供給決策層、管理層引起重視。還有我們會把數據打得更開,像港澳部門,包括打疫苗的部門都來跟我們商量人口的分布問題,這些我想我們可以發揮統計的基礎性、綜合性的作用,分享給大家,在法律允許之內,為社會治理提供基礎的數據服務。

  主持人張宇航:這次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大家對老齡化的問題關注空前,針對這個問題廣東財經大學陳靄祥教授您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表達?

  陳靄祥: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在這裏與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麵對麵。我作為一個統計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教研工作者,有機會來這裏跟大家聊聊老齡化這個問題。

  注意到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是60歲以上的人口比重是12.3%,這樣的比例數據顯然是我們政府麵對即將到來的老齡化社會進行精細化管理治理所需要的基礎統計數據。單憑這樣的基礎數據服務老年人,我們可以粗略估算出為這些老年人提供多少醫療資源才能滿足需求。但是我認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口的年齡結構,比方說我們以五年作為一個區間公布人口的年齡分布,這樣的數據就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地推算未來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更久遠的未來社會老齡化的規律。

  但這些基礎數據跟實際情況的吻合程度顯得至關重要,作為一個統計工作者,我建議有必要對一些關鍵數據的真實性,進行抽調的方法進行驗證,不要以為抽樣不靠譜。當今社會男人的錢袋子往往是很多女性朋友關注的,如果你發現開出租車的老公過去一年裏每天大概能賺600塊錢,有這些數據大可不必天天盯著他有沒有藏私房錢,隻需要不定期抽查,如果算出來大於450塊,你大可以放心,如果算出來少於450塊你就對他進行嚴加審訊,這是有統計學基礎的。

  基礎數據與實際情況吻合較好,剛才片子中提到養老供需失衡的問題就可以解決,甚至可以製定政策,讓年輕人把適合老年人幹的工作崗位騰出來,精細化管理就有可能實現。

  主持人張宇航:實際很多的細致化的老齡工作是需要統計部門提供基礎數據作為支撐,通過各種各樣的,包括抽樣的方法提供更加完善的養老機製。

  主持人小楊:回應民聲,你我同行。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來現場聽民情察民意的單位是廣東省統計局,節目正在通過觸電新聞、抖音、快手、視頻號、今日頭條、微博等平台同步視頻直播,目前網友在觸電新聞對此次直播問政的投票情況是:96.5%表示滿意,3.5%投了不滿意。有所回落,希望上線領導之後的環節中能夠給群眾關注的問題有一個更直接的回複。

  主持人楊小楊:民生實事,多方問答。近期廣東民聲熱線記者通過網絡征集、視頻采訪等方式,提前準備了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現在請上線帶隊領導隨機挑選現場回答。大屏幕上一共有5個問題。

  楊新洪:請播放1號。

  1.播放【1號短片】

  主持人楊小楊:我國育齡婦女意願為1.8%,我們在人口問題上麵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楊新洪:育齡婦女的數量還是基本穩定的,大家不要太恐慌,主要是要綜合來看。一個是我們會把生孩子的時間往後移了一點,第二會綜合考慮養育孩子的生活成本。我想借這個機會報告,防止通貨膨脹最好的辦法就是早婚早育。從經濟上考慮,早一點要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第三個是崗位抉擇,就業、區域、包括住房、交通帶來的思考,這是城市化提高之後很多年輕同誌會猶豫往後推幾年。通過城鎮化率均等之後,再配上計生政策綜合影響下,也是我們當下要去努力的工作。廣東總體還是比較平穩的狀況。

  主持人楊小楊:我們再來選擇一個問題。

  楊新洪:5號。

  主持人楊小楊:從租客和單親媽媽等問題上,這位女士提出了對數據的準確性的質疑。普查的數據準確性應該如何保障?

  楊新洪:這個確實是統計要去做好的事。我們最高的原則是不重不漏,一個不能少,這是數據的基石,也是普查的生命線。片子裏提到的問題有兩種情況,一個是他一段就走,或者幾天就走,這是人口普查有半年時間居住的要求,是國際慣例的標準。第二是不容易登記,但我們會通過其他方麵的觀察,特別看相關的行政記錄上判斷他確實有常住人口,所在地的調查部門按照屬地完成任務的要求,他會不斷上門,上門可能下午看一看,上午下午都不在,晚上燈亮了再登門拜訪,再取得調查對象的理解。經過不斷的努力,向基層致敬,一線的普查人員確實非常不容易。我到佛山市的高明區看,他們在村(社區)的人員,一個月的時間就幹這個事,有的時候一天登記幾個,有的要跑很遠獲得數據。我也相信基層同誌的職業操守,他們采集的數據,裏麵一定有他們的汗水,是值得的。

  主持人楊小楊:我們再選擇一個問題。

  楊新洪:3號。

  主持人楊小楊:現在養老隊伍越來越大了,但勞動人口還有出生人口相比下來,我們是不是要擔心這個問題了?

  楊新洪:請王彪同誌回應,聽聽他的解讀。

  王彪:這個問題確實是群眾比較關注的問題,從普查的數據來看,一方麵廣東的勞動力是比較龐大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當然我們也要很重視老齡化的發展問題,雖然比重是比全國低,但我們的絕對量也是不容忽視的,65歲以上的1000多萬,一方麵要在政府層麵關注是老齡化的問題。另一方麵還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並不是說我們明天退休就拿不到錢了。政府會根據人口的結構,人口的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調整政策。這也是這次普查的意義所在,就是要客觀、真實地掌握比較準確的年齡結構的數據。

  主持人楊小楊:其實我們不需要過於擔憂,這個問題可能是一個挑戰,但也有可能是一個機遇。謝謝您。

  評議

  主持人楊小楊:現在網絡滿意度投票已經截止,我們先來看一下投票結果,請看大屏幕。網友滿意度是96.5分。

  楊新洪:我這次跟我的同事在現場參加的也就幾十個人,實際上背後還有幾千人,網友有一部分是從事統計工作的。特別好的一個機會,我特別感謝民聲熱線台前幕後的各位。96.5分裏有我們的汗水,特別關注到評議員梁教授級別很高,陳院長水平也很高,各種的統計方法彙聚在數據裏麵,有的是地方政府綜合部門去完成,有些是可以相關部門去執行統計調查,我們抽樣調查很多,高校也有應用,利用人口普查這個大的框,為社會各界服務,把價值放大。

  我特別感謝媒體評論團,都是清一色的亮麗的女性。我們跟數字打交道,媒體也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都有統計開放的想法,希望各位媒體記者們多給我們提問題,我們把數據交給你們,我想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今天的民聲熱線是我們一個新的起點,不是終點,我們一定會帶著這次的問題,因為時間有限還來不及把問題回答得更深入,我們會繼續在統計改革的創新上,7+N,我們很快就要突破30,一直無限下,因為經濟社會是在運轉,統計作為科學度量的工具,一定會有更多的途徑來為決策層、管理層以及社會管理、現代治理提供最好、最優質的數據支撐,謝謝大家!

  主持人張宇航:網友投票占20分,還有80分是由現場評議團成員給出的。今天節目現場的2位特邀評議員,以及6名媒體觀察團的代表,請亮分。分數已經出來了,今天省統計局的現場表現得分是92.5分。

  主持人楊小楊:再次感謝所有到場的嘉賓。

  【結束語】

  主持人張宇航:節目到著接近尾聲了,感謝省統計局、特約觀察團以及媒體觀察團的嘉賓。

  錯過我們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載觸電新聞app,回看節目視頻,也可以收看明天傍晚18:30在廣東電視新聞頻道播出的濃縮版節目。另外,您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關注“廣東民聲熱線”公眾號、視頻號,留意我們節目的其他動態。

  主持人楊小楊:回應民聲,你我同行。下一個上線單位是省應急廳,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今天的廣東“民聲熱線”節目到此結束,感謝你的支持。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