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傾聽你的呼聲,凝聚改變的力量,這裏是中共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廣東民聲熱線,我是主持人陳凱。
今天(2020年12月1日)來到演播廳的單位是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帶隊領導是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宏華,今天特邀來到現場的還有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國資委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的相關工作人員,歡迎你們。
現場特約評議團成員有:羊城晚報評論員戚耀琪、廣東省政協委員龍建平、廣東民聲熱線記者賴昊峰、白陽南。
在節目直播過程中,我們的熱線電話會同時在線,疫情期間免租減租的政策有沒有落實到位?新版"限塑令"將會對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果你有與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相關問題,現在就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投訴、報料。
節目一開始,我們首先要進入的是"民聲發布"環節。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線有哪些權威信息要發布呢?下麵把時間交給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宏華。
許宏華:主持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特邀評議團和媒體觀察團的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省發展改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在這裏發布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政策措施有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今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幫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影響,盡快有序複工複產、穩定擴大就業,省委、省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及時出台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30條"、"複工複產20條"等政策,打好惠企助企"組合拳"。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的指導意見》後,我們嚴格對標國家政策,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一步梳理完善我省相關政策措施。其中,我省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力度大於國家的,繼續執行;力度小於國家的,及時補充、調整按國家政策規定執行。在此基礎上,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資委、市場監管局等8部門出台《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的實施方案》,提出"對承租國有房屋用於經營、出現困難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上半年3個月房屋租金"等13條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出台後,各地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按照"應免盡免"的原則幫助符合政策的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目前,全省各地已按照政策減免房屋租金超過100億元,為我省實現"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的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10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356萬戶,同比增長10.25%,占比超過全國十分之一;1-10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7.11萬人,已完成年度任務(120萬)的89.3%。
同時,我們認識到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鼓勵非國有房屋減租成效不明顯"、"轉租物業在政策落實中容易產生矛盾"等問題。我們已經聘請了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地各部門落實政策的情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開展評估梳理。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政策評估情況、本次節目評議團和觀眾朋友提出的問題,會同有關方麵,加大力度引導激勵非國有主體參與,研究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保市場主體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發布的內容,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許主任的發布。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很多個體商戶步入寒冬,不過,廣東省隨即出台了"一免兩減半"和"免除上半年3個月房屋租金"等多項減租免租政策幫助個體商戶渡過難關。那麼,這些政策有沒有落到實處?個體商戶有沒有得到切實的幫助?我們來看廣東民聲熱線記者的調查:
(播放短片,短片略)
主持人:這條片子的調查記者是白陽南,我們來聽聽小白有什麼樣的問題要問。
廣東民聲熱線記者白陽南:剛才在暗訪片中是兩個問題:第一,開平市這邊承租的國有房屋沒辦法享受到國有政策。第二,潮州市三利街小商品市場租戶,沒辦法惠及到最終承租人,請問許主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許宏華:我想這個問題是這樣,國家的政策和省裏的政策規定的都是國有的房屋要給予三個月的減免政策,這裏國有房屋大致可以分成兩類:1、國有企業的物業;2、行政事業單位的物業。這個視頻當中所反映的這個問題,我看至少應該不是國有企業的物業,反映的是國有公屋,直管公房,國有直管的公房,我們是兩類,一類是國有企業的房屋,國有企業房屋指導政策是我們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去負責指導,黨政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房屋的減免政策,具體由我們財政部門去指導。這兩類的國有房屋資產如果是核實,確實是屬於國有的,按政策就必須給予免除,按照國家政策執行。
這個視頻反映的房屋類型,我想請我們財政部門,他主要是指導這一塊行政機關、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房屋政策減免情況,請我們財政廳同事。
主持人:接下來的時間先請出省財政廳資產管理處副處長李廣文對這個問題來作出一個回應。
李文廣:為了實現保市場、穩就業,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推動企業的複工複產和複商複市,省政府出台了一係列的減免租金政策,各地各部門也出台了相應的實施細則。省發改委也在微信公眾號,通過官方的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假如是屬於國有房屋,他的出租人不能因為他收不到文件而拒不執行。剛才暗房提供的信息很重要,首先要感謝各位記者,感謝媒體的監督,通過這個問題體現出有關部門的工作還做得不夠細,政策宣傳方麵還不夠到位,下一階段,我們還要督促各個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接下來我們也把這個問題記下來,我們也抓緊通過有效的渠道和開平有關部門去聯係。
主持人:我們不用稍候記錄,我們現在就可以聯線一下開平。開平是否在線?
梁局:您好。
主持人:開平局,麻煩您對我們今天現場提出的問題給出一個回複,謝謝!剛才我們的對話,您聽清楚了嗎?
梁局:聽清楚了。
主持人:梁局,請給我們現場的節目和聽眾一起來給一個回複,對於開平現在的免租問題出現了什麼樣的狀況?為什麼沒有落實到位?
梁局:開平市住建局屬下的,房管所管轄的房屋是屬於直管公房,它不屬於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也不屬於資產管理部門管轄的國有企業資產,因此就沒有在相關的文件規定實行租金減免的資產範圍,而我們所管轄的直管公房所收的房租主要是用於直管公房的維修和日常管理。
主持人:這麼一片房屋是不是屬於國有資產?
梁局:它不屬於資產辦管轄的國有企業資產。
主持人:它屬於什麼來管?它是不是國有資產的一部分?
梁局:它是由房管部門直接管理的。
主持人:它不符合我們政策當中規定的可以減免或者免收租金的範疇?
梁局:對,不符合相關文件規定實行租金減免的資產範疇。
主持人:它到底是不是屬於國有資產?
梁局:它是直管公房,不屬於國有企業資產。
主持人:它不是住建下麵的一個直管公房嗎?怎麼就不屬於國有資產?
梁局:因為現在租金減免的文件裏就規定減免屬於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這一類的資產,而我們管轄的直管公房就不屬於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也不屬於資產辦管轄的國有企業所擁有的資產。
主持人:我想問您一個問題,它是不是國有資產?
梁局:不屬於國有企業資產,按照文件規定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才符合減免。
主持人:這個問題就需要財廳的李廳來解答了,不是說國有資產都有租金減免嗎?
李廣文:他這個情況很重要,我們先把它記錄下來,會後我們會進一步跟進,把這個情況弄清楚,我們給各位記者一個滿意答複。
主持人:這個問題有兩個焦點,第一,它是不是國有資產,如果是國有資產是不是屬於一個權屬空白的範圍,如果是權屬空白的範圍,它一直收租金,這個資金有沒有歸由國有使用範疇?為什麼沒辦法把這個資金減免落實到位,也希望我們李處把這個問題能夠落實到位,到時候給我們一個好的回複。
李廣文:好的。
主持人:好的,請小白繼續提問。
白陽南:第二個問題就是潮州市三利街的小商品市場租戶,他們是最終的承租人,他們收到的減免資金,他們說對他們的幫助不大,發揮的實際效能因分租、轉租的存在而有所減弱。請問許處,這個問題是怎麼一回事?有沒有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許宏華:實際上政策發布以後,總體上我們看到各地各部門執行麵上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剛才我在通報裏也給大家報告了,確實我們在調研當中也發現存在著類似的問題,也就是房屋存在著轉租、分租的情況,而且這些情況很大程度上也是曆史一直延續下來的,甚至是長期存在的。這次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國有房屋所收取的這部分租金給予減免,也就是國有權益的這部分,對於中間承租人所加這一塊內容,作為政府來說,他鼓勵承租人也一並給予減免,但是如果中間承租人是國有企業,它就應該一並減免,如果它不是國有的,從政策角度來說不好強製這部分非國有的租金加價部分給予減免,這也在法律上也缺乏依據,這是一點。
第二,他所加價的價格,他們是不是感覺到比較大,老百姓隻減了政府部分,覺得獲得感不是特別強,確實是有這麼一個問題。因為在出台這個政策的初衷,其實國家在製定這個政策的時候也考慮了,當時疫情期間,整個全社會都很困難,包括各個地方,包括國有企業本身經營也存在著困難,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和省也要求國有企業履行它的應盡社會職責,來幫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但是除了麵商幫扶之後,對於加價部分確實在法律上缺乏依據,各個地方,國家也好,省裏也好,也允許地方在國家這個政策之外有沒有其他配套補充政策,幫扶其他存在的困難,包括加價的問題,我們省裏很多地市,財力比較好的地方也出台了超越擴大國家政策之外的一個補充政策,比如說深圳,它把房租減免對象從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擴展到所有的非國有企業科研院校、醫療機構和個體工商戶,包括韶關,把省裏的政策從三個月延長到四個月。所以政策是一個底線的,國家是一個底線的規定,它沒有排斥各地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一些補充的政策,比如說像潮州所反映的這個問題,如果是局部突出問題,地方政府有沒有其他的一些補充政策。對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政策而言,它規定的是國有權益租金的這部分內容,一定要給予減免,這是一個底線準則。
白陽南:開平那邊也確認國有資產,李處也說會進行更細的核實,請問發改委有什麼指導性的意見?直管公房這一塊,省內很多已經對他們進行減免了,這一塊做怎樣的?
許宏華:剛才我報告國家出台的主要是讓國有的資產、國有的房屋履行它的社會責任,我們理解國家的政策就是要讓所有的國有資產履行這個政策,盡到他的社會責任。剛才講了,它有兩類資產,不時候國有企業,屬於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或者是其他類似於國有資產,這一類國有資產應該是要給予減免的,隻要他是國有的資產應該是給予減免的,它屬於第二類,我想接下來我們通過發展改革委這條線進一步去核實它的房屋權屬屬性,看看是不是確定是國有資產。我們財政部門作為指導、監督部門,我們共同一起去努力,去落實這個事情。
主持人:對於這個話題,我們接下來來聽聽羊城晚報評論員戚耀琪有什麼想法。
羊城晚報評論員戚耀琪:疫情帶來成本需要各方攜手一起共同承擔,如果確實涉及到國有資源,承擔更多一些,非國有我們也鼓勵。疫情到現在過去10個月,這個政策出來也比較長時間,但從上要下,到毛細血管,這個信號和執行真的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落實,比如說涉及到誰承擔、誰來支付,先交錢再免,計算方式又是怎麼算的。作為租戶是不可能滿滿登上麵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再開業,每天都要開門,都要吃飯,你減不減還得吃飯,還得生存,而且減三個月,他三個月之後照樣還是得生存下去。所以他可能也沒有這個時間慢慢被繞,繞得很暈。這個時候有些部門不能很積極主動作為,可能這幾個月過了就過了,也沒辦法事後的去補。好政策要落實,要讓受益方有底氣,即使上麵不減,他也不可能退出,他隻要還有一口氣還是要生存下去,所以在製度上要給受益方一些剛性支持,比如說小程序的設計、小程序的申請,通過互聯網的手段,首先讓他們很容易申請,把這個屬性確立下來,把減免的金額也確認下來,整個申請到收益的鏈條都放進去,有點類似於汽車下鄉、家電下鄉補貼,讓他們一開始很清楚自己能不能獲得這麼一個資助、減免。通過這樣一種設計也可以增強上級部門對下麵監督的透明度和成效,最後誰不執行,會不會有處罰,這也需要政策有一個積極的檢討和改進。
主持人:因為這個鏈條當中沒有一個完整的閉環,中間有一個缺失,所有才有很多個體工商戶沒辦法切切實實感受到這些紅利,我們有沒有一些指導性的意見或者未來有沒有一些規劃,能夠打通這些鏈路,真正讓這些政策下到毛細血管當中。
許宏華:我剛才說了,麵上雖然很好,但是我們也發覺了類似的問題。政策能不能落到最後一公裏,最後落到毛細血管,讓每一個符合政策的條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都享受得到,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是政策執行當中很重要、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出台政策,在推動這個政策,在督促、跟蹤這個政策過程當中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確實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我們政策發布就要求國有物業的持有人必須在顯眼的位置張貼告示,讓政策廣而告之,讓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政策,大家都來申請,比如在電梯口、門口,顯眼的位置要廣而告之,有這麼一個要求,包括各個地方的實施細則要上互聯網、網站、媒體。
第二,對於國有物業持有人也做了要求,國資部門、財政部門,包括各個國有企業都要製定自己的實施細則,這個工作怎麼來申請,需要哪些條件,確實是這個工作涉及的行業很廣,涉及的企業很多,千差萬別,包括各個業態也很複雜,很難製定一個標準的格式,需要由各個企業業主,包括主管部門根據你所持有物業的具體情況來製定你的實施細則,這也做了詳細的要求,如果他沒有做的,那就是不符合政策要求、不符合規定。
第三,要求每個部門,涉及國有資產的每個部門,包括國有企業,你要有糾紛的調處機製。大家有疑問的時候要有投訴、反映問題的渠道,我在這裏跟大家報告,如果沒有其他渠道可以向當地政府,可以向當地發展改革部門來投訴,我們是綜合協調,但具體的工作在各個部門,可以向他的上級部門進行反映和投訴。當然,所存在的這些具體執行問題,具體細節的問題,我想我們已經委托了第三方的評估機構,對我們政策的情況、問題進行全麵的梳理、全麵的評估,我們也會把剛才記者所提的意見、建議放在下一步評估報告當中,對下一步,我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關其他政策的製定舉一反三予以借鑒、整改、改革。
主持人: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上線的單位是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如果你有問題想反映,歡迎現在就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投訴、報料。
進入到民生調查的環節。現在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的塑料製品,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清潔的環境,廣東省發改委今年9月發出《廣東省禁止、限製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的通知,分批實施禁止不同種類的塑料製品。但記者采訪了解到,相關規定執行起來似乎打了折扣,有機構擔心,新版"限塑令"若沒有完善的機製跟進將會淪為一紙空文。請看廣東民聲熱線記者的調查。
(播放短片,短片略)
主持人:在調查過程當中,記者賴昊峰發現很多問題,接下來把時間交給他。
廣東民聲熱線記者賴昊峰:首先我個人非常支持新版“限塑令”。實際上全國都有,這是從上而下的一個大製度建立,請問廣東對比全國版本來說有什麼新的亮點?
許宏華:剛剛視頻當中反映的是塑料汙染治理問題,塑料汙染治理從大方麵講是事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從小方麵講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事關老百姓民生福祉,肯定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也是一項細致、嚴謹和專業的工作。我想具體的請我們負責這方麵工作的謝健標處長做一個詳細的回應。
謝健標:感謝主持人和各位記者,加強塑料汙染治理這一項政策,就是幫扶實施以來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反響,確實這是跟我們的生產、生活是非常細細相關的一項工作。應對塑料汙染是事關人民健康,事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對這一塊高度重視,也是下了決心的。但是剛才短片也給我們反映了目前市場上還存在一些實際的問題和情況。
在這裏,我想借這個機會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政策出台的背景情況,以及我們主要的考慮再來回應記者剛才提出的問題。
主要一個大的背景,這項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決策部署,是解決目前麵臨白色汙染,這個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注的重要舉措。近年以來,國家相關的部委是陸續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文件,這是在國家的層麵做出的一個總體的部署要求。對於我們省來說也是非常迫切的需要。為什麼?因為我們廣東是塑料工業大省,產能、產值在全國都是位居首位的。特別是這幾年來,我們也關注到電商外賣、快遞等這些新興產業的興起,導致一次性塑料製品有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據我們統計,近三年的年均增長在16%以上,這些都是屬於難回收、易泄露的塑料垃圾。剛才記者和視頻裏麵都提到了,我們現在大部分還是采取焚燒發電的無害化處理方式,其實小部分的泄露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即使采取了衛生填埋,我們也知道食料垃圾很難分解,幾百年都很難分解,日常維護都需要付出昂貴的成本。所以出台省的實施意見,既是落實國家的要求,全國一盤棋部署塑料汙染治理,也是我們省從實際出發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對於這項政策在執行過程當中有哪些和其他省份不同的地方和有哪些亮點?如果出現了短片當中的執行不到位或者有一些擔憂的話,有沒有一些具體的解決方式和辦法?
謝健標:我們的省實施意見是17條,52項重點任務。我們的一個特點,我們總結一下是三個堅持、兩個強化:1、堅持有序治理,按照2020、2022、2025個三個時間點分品種、分區域、分層級,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剛才也提到也提到一些製品的要求,有分階段的要求,並不是在今年年底,也就是明年1月1號,不是一刀切的。2、我們堅持係統治理,我們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入手,進行一個係統治理。3、我們是堅持協同治理。剛才提到了一些禁塑的措施之外,我們還提出來要加強綠色替代、循環利用,還有培育一些新業態、新模式等措施,並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強配合,形成合力來推進。另外,我們要強化專項治理,近期我們會和生態環境廳在部署幾項專項行動,包括城鄉垃圾清運的專項行動,將和湖泊、港口、海灘的塑料垃圾進行專項清理,還有農田殘留地膜的專項清理。第五方麵也就是大家也關心的政策配套,我們是從法規製度的標準,財稅的支持政策,科技的支撐和執法監督、宣傳引導等各方麵來推動這個政策、責任措施的同步實施、同步落實。
賴昊峰:我有一個疑惑,剛才謝處您也提到了,包括視頻裏也提到了,可降解的塑料,我們是鼓勵使用,但是它不可能自己憑空降解的,是需要一個很完善的回收機製去處理、去降解,需要工業設施去做的,目前廣東省的回收能力情況怎麼樣,未來的計劃是怎麼樣的?
謝健標:我們現在在進線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難回收、易泄露,就像您說的,在回收方麵是沒有太多的回收價值。在這方麵:1、我們要求他必須納入城鄉垃圾的清運係統,不允許他在外部環境有一個泄露的風險;2、我們在末端要加強能源化、資源化的利用,盡量采取焚燒發電的分解、裂解方式,把它有限的價值利用起來;3、我們要減少它的直接填埋量,像您說的,不管是不可降解還是降解的塑料製品,不可降解的塑料品在填埋過程中會導致比較大的環境風險,可降解的也需要一個專門的處理、處置設施去專門處理的,都有一定條件,我們不鼓勵直接填埋,我們還是收集起來,把資源化、能源化利用。
最後末端,最後可降解的塑料袋,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主要是在廚餘垃圾裏麵,我們看看能不能推廣使用非塑或者可降解的塑料袋,因為我們也關注到現在在垃圾分類過程中,在市民傾倒廚餘垃圾的時候,還會有一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混進去,我們希望在這一塊多一點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在農膜方麵,我們是全麵推全生物可降解的地膜,這一塊經過國家的嚴格質量標準驗證和監控之後,這一塊是可以對外部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的程度。
賴昊峰:每年廣東生產這麼多量,我們的回收占比多少?能夠處理的承載能力又是多少?有沒有相關數據?
許宏華:現在我們還沒有掌握具體的數據,還沒有統計過。但是這方麵,我們的生活垃圾回收出率方麵,我們全省是95%以上的,特別是廣州、深圳這些地方,基本達到99-100%了。所以這一塊也屬於生活垃圾的一方麵,但是像剛才說的,有些塑料製品垃圾沒有太多的回收利用價值,它都統一清運,垃圾清運之後回收到垃圾處理廠去進行焚燒處理,這也是能源化、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方式。
賴昊峰:我最後一個問題,2008年,廣州在全國比較領先推出了“限塑令”,是限製菜市場使用端限製使用的,但是成效,這麼十幾年來大家都有目共睹了。但這次是從上而下的,從生產到源頭,從生產環節做設計了,但是我們感覺是不是還少了一個尾巴?剛才謝處和視頻都提到了,執行,有沒有執法相關的配套?我們如何去落實?發改委這邊有沒有相關的計劃?
許宏華: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現在是有《上位法》對塑料汙染做出一個明確的規定,在今年4月份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第69條和第106條,都對未遵守國家相關規定銷售、使用塑料製品的處罰細則。另外,我們的市場監管部門的《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也對違法違規生產塑料製品有一個法則。下一步就像你說的,我們肯定是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加強這方麵的執法檢查,就像超薄的塑料袋,實際上在2007年就已經禁止生產和銷售了,不是這次實施意見出台之後才開始的。當然這方麵可能也會存在一些漏網之魚,我們也希望媒體記者朋友把相關信息提供給我們,我們會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來進行處罰。
廣東省政協委員龍建平:大家好!剛才大家介紹了相關的情況,現在有幾個問題:第一,執行層麵難的問題,發改委對具體的限塑時間要求很明確,內容也很詳細,最後落地一公裏的問題怎麼解決?
第二,如何監管?因為發改委是製定文件,發布文件,誰來監管?
第三,加大宣傳的問題,要讓所有的民眾都認識到可降解塑料的好處,不可降解的塑料跟我們大家都息息相關,不是某個人、某個行業、某個部門的世親,這是全社會每個人,所有家庭的事情,要有宣傳單位。我覺得可以用卡通的形式,各種形式來宣傳,發動大家來做這個事情。
這個“限塑令”,我覺得是一個係統的工程,不僅僅是發改委的,牽涉到環保、城管等等很多部門,怎麼協調,統一行動,把這個政策落地,這才是我們需要做的。我想目前執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塑料還在流通,而且更難、更嚴格的“限塑令”馬上開始了,也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發改委有些什麼具體的舉措?
許宏華:我感覺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加大宣傳引導的問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問題,包括宣傳的力度,宣傳的廣度,宣傳的方式,這個我們還要進一步的跟有關部門一起,包括環保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一起把宣傳、引導的工作做好,營造好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氛圍。
第二,工作機製的問題。特別是執行難,最後一公裏,包括依法依規等等一係列問題,這實際上在不斷的健全當中,我想具體的有一個工作機製,目前已經有了一個工作機製,下一步還要進一步完善,具體的工作機製內容和下一步工作方向還請我們的謝組長再作一些具體回應。
謝健標:剛剛徐主任都講了整個問題的關鍵,評議員也給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工作專班及把省直各個部門,涉及到限塑、禁塑的職能部門都納進來,明確他們的責任分工。第二,我們要壓實地市的責任,因為在執行層麵可能要更多依靠地市的力量。第三,要加大宣傳力度,我們準備要發動行業協會、公益組織,各種社會團體都來協助我們進行這方麵的宣傳,當然我們也利用宣傳周、全國地攤日等活動日,全麵推開限塑、禁塑的宣傳。這項工作國家非常重視,中央環保督察,接下來省裏的環保督察,都要將這項內容納入督察內容,相關問題線索都可以反映給環保督察的工作組,對相關的地市和部門進行問責。我們也近期想做的一件事情,可能我們近期會同相關部門約談,我們省裏主要的生產企業,超市、外賣平台等等,督促他們一定要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把國家的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位。
主持人:像政策一公裏的問題,以後能不能不再出現?怎麼可以發揮探索機製的作用,更快的解決問題?政策是好政策,但是老百姓等到它落實到位的時間太長了,能不能縮短這樣的時間?怎麼發揮協調機製,怎麼避免九龍治水,出現問題找不到負責人的問題?
許宏華:我們的政策內容非常廣泛,首先一個問題是政策製定當中,政策研究過程當中就要考慮這最後一公裏的問題,這是頂層設計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如果忽略了這個問題,後續再補這個問題,你說亡羊補牢,當然也可以,但畢竟沒有在政策設計當中考慮這個問題,考慮得更周全一點,更有效。
第二,很多政策涉及到很多的部門,需要有一個聯動機製,剛才龍老師講得很好,塑料治理就是一個係統、複雜的工程,係統工程,包括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置等等,各個領域,各個領域涉及到很多部門,需要聯動機製。所以部門的聯動機製也很重要。所以我覺得每項政策有每項政策具體情況,需要各個部門真真正正的把心放進去,把老百姓的關注、關切放進去,從政策最後能不能落地這個角度多思考一下,從自身角度去找問題,多製定更多的預案。
謝謝!
主持人: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上線的單位是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如果你有問題想反映,歡迎現在就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投訴、報料。
接下來進入"民聲十問"環節,小微企業普遍反映場地租金等費用支出壓力比較大,請問市場監管部門在減免場地租金方麵,有什麼政策措施?
廖俊君:關於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壓力的問題,上半年市場監管局就已經出台過23條綜合性的政策,實施效果非常好,剛才許主任已經報告了到10月份,我省的市場主體增量達到了10%以上,這在全國都是一個很焰睛的城市,廣州的市場主體已經超過全國的10%以上。在5月份,國家出台“19”條以後,我們又協同省發改委一起出台了“13條”政策,等於說是緩解房屋租金的壓力再加碼。
到現在我們主要是在兩個方麵發力,服務房屋租金減免的工作:1、在合同監管方麵。房屋的租賃,分租也好,分租也好實際上都是一個合同行為,合同行為就有一個文本使用,以及合同條款的規範問題。去年6月份,省市場監管局、省住建廳聯合印發了一個《廣東省住房租賃的示範合同文本》,這個文本對轉租、分租有規定,而且內容還不少,但這個文本不是一個強製使用的文本,是一個推薦文本。在合同管理上,我們市場監管部門實際上還有一個工作,就是對一些格式合同裏的格式條款進行檢查,並且還要監督處罰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的保險、房屋租賃等等這一係列的格式條款裏,實際上我們都還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如果大家在合同問題上還有疑問或者還有一些需要投訴、舉報的,實際上我們有兩個電話和平台都是可以使用的,12315、12345,這兩個電話都全麵開通的。
2、關於房屋租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價格的問題,我們說租金就是房屋使用權的一個轉讓價格,關於這個價格,我們還是要遵守《價格法》的規定。按照《價格法》的規定,房屋租金不屬於政府定價範疇,主要還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政府定價就不能過多幹涉。因此在這個方麵我們主要還是鼓勵引導合同雙方依據《合同法》和《民法典》的規定平等協商,把租金降下來,把市場穩定下來,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主持人:請問國資委如何確保省屬國有企業減租、免租政策落實到位的?
陳敏:我們國資委在推進省屬企業減免租金方麵:1、在製度上,通過出台製度、明確要求,除了關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之外,國資委也引發了專門針對省市企業,《疫情防控省市企業減免租金事項通知》和後續在執行過程中發現有投訴機製的問題,我們也出台了一個補充通知,明確了政策的適用範圍、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同時也配合發改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包括工信廳這些部門,就配合他們也出台了一些相關的文件。
2、從機製上。國資委層麵是專人負責,妥善處理網站上、電話渠道、信訪渠道的租戶投訴,及時回應各方的需求,包括保持與發改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各方麵的溝通。在省屬企業層麵也要求它建立一個工作機製,要專人負責,對它的製度,根據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的調整,包括每周向國資委報送他減免租金的落實情況,及時的反應減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3、加強專項檢查,包括通過企業的自查、現場調查、重點的抽檢,包括許主任剛才講到的,委托第三方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省屬企業在落實過程中有沒有問題,政策有沒有執行到位。
4、這是一個長期的,包括規範省屬企業資產租賃的一個行為。我們國資委馬上要出台一個《省屬企業資產租賃管理辦法》,其實我們發現在這一項推進租金減免過程中,省屬企業自己本身在資產租賃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行為,影響了包括政策執行和推進流程,剛才評議團也提出的問題,包括信息化的問題,包括如何加快進度的問題,在這個《資產租賃辦法》裏就會對相關問題進行明確,以利於後續處理省屬企業整體的資產租賃。
主持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今天的廣東"民聲熱線"節目到這裏就接近尾聲了,感謝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各位領導。錯過我們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載觸電新聞app,訂閱"686新聞工廠"回看節目視頻。另外,如果你有其他問題需要投訴,也可以用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小程序,直接投訴報料。下周二(2020年12月8日)將有廣東省商務廳繼續做客廣東民聲熱線。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