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民聲熱線 > 往期民聲熱線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

時間 : 2020-11-11 08:45:34 來源 : 廣東民聲熱線網
【打印】 【字體:

  主持人:傾聽你的呼聲,凝聚改變的力量,這裏是中共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廣東民聲熱線,我是主持人梁星月。今天(2020年11月10日)來到演播廳的單位是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帶隊領導是省生態環境廳長魯修祿,歡迎您和您的同事。

1.JPG

2.jpg

  魯修祿: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現場特約評議團成員有:評論員韓誌鵬、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廣東民聲熱線記者何鑫、陳琤瓅。

  節目直播過程中,我們的熱線電話會同時在線,您是否發現了身邊的土壤汙染,水質汙染,空氣汙染;您是否發現有人跨市,跨省傾倒生活垃圾、工業垃圾或者危險固體廢物?綠水綠山需要您的守護,如果有任何與環境汙染有關的投訴或者線索,現在就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投訴、報料。

  節目一開始,我們首先要進入的是"民聲發布"環節,省生態環境廳上線有哪些權威信息要發布呢?下麵把時間交給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長魯修祿。

3.jpg

  魯修祿:大家好!很榮幸在廣東民聲熱線十五周年生日之際來到民聲熱線!首先我代表生態環境廳感謝各位專家、記者、評論員、朋友們,對廣東生態環境工作的支持和幫助!

  總書記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火如荼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即將圓滿收官,此時,我想向奮戰在汙染防治攻堅戰一線的幹部職工、工程技術人員、企業家和工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問候。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麵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以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為方向,以解決累積型生態環境沉屙重疾為重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順應了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從環境質量數據上看,9項生態環境指標有8項提前完成和按期完成,PM2.5繼2015年在全國率先達到國家標準35微克以後,今年又出現了全域達到世衛組織標準,目前為20微克。全省21個市空氣全部達標,繼續領跑全國。飲用水源保持百分之百達標,實現了好水更好,差水變好。醫療廢物做到"日產日清",處置能力大幅度提升。低碳省建設十周年,碳排放度下降,碳交易額在全國領先。在信訪量上來看,全省生態環境信訪量同比下降18%,其中涉及到廢水投訴下降27%,涉及到廢氣投訴下降24%,涉及到噪聲投訴下降13%,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持續得到解決。

  當前,我們正在全力攻關攻堅,努力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指標,實現全麵的勝利。我們也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謀劃編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任重道遠,諸如大氣臭氧防控仍麵臨挑戰,水生態保護和修複的係統性和全麵性仍需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的全麵改善還很艱巨,生態環境的全要素提升才剛剛起步,群眾身邊的許多環境問題還有待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將更加堅定地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努力在低碳發展、美麗海灣、碧道建設、大氣質量、治理能力方麵走在全國前列,為美麗一流生態灣區建設竭力奉獻。

  謝謝各位!

  主持人:感謝魯廳長的發布。

  近日我們收到梅州市五華縣的村民投訴,說他們村子裏興建了一個大型棄土場,每天都有很多泥頭車過來傾倒建築垃圾和淤泥。久而久之村民們發現棄土場旁邊的河流開始變得渾濁,下遊的魚塘也堆積了不少石灰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記者何鑫的調查。

  【暗訪稿】

  這裏是梅州市五華縣橫陂鎮的西山棄土場,通過航拍畫麵可以看到,每隔幾分鍾就有大型泥頭車過來這裏傾倒渣土。據工地現場的公告欄顯示,西山棄土場的設計總庫容為5379.6萬立方米,項目用地為162萬平方公裏,工程總投資1.1億元。整個工程分為7期,目前在建設使用的為第一期。盡管還遠沒有達到設計庫容量,但西山棄土場已經給周圍的環境造成了影響。

  【同期】橫陂鎮 村民

  他們那些水就是從那裏留下來,沒有做阻擋,然後從這裏直接流出去

  【正文】

  通過航拍畫麵我們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在棄土場的堆積起的垃圾山山腳處,有一股水流正在流出,而且其顏色顯示為不正常的鐵鏽色。村民告訴我們,每逢下大雨的時候,這股小水流就會瞬間膨脹,帶著垃圾山裏的淤泥奔流向下。

  【同期】橫陂鎮 村民

  汙染肯定是有汙染的,特別是下雨的時候,我的魚塘裏估計現在還有石灰。(那你帶我去看看?)好,現在應該還有。

  【同期】橫陂鎮 村民

  你看看,這些就是石灰啊,水泥啊.......

  【正文】

  這位在西山棄土場下遊養魚的村民說,為了把魚塘裏被汙染的土壤挖出來,就花費了他數萬元。按理來說,棄土場應該要做好嚴密的防汙染措施,才能獲得環保部門出具的環評證書,否則無法開門營業才對?難道西山棄土場並沒有獲得環評證書嗎?實際並不然,梅州市生態環境局五華分局2018年8月20日,就在其官網公布了《五華縣西山棄土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而且還用紅色字體標明了其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措施。其中第一點就要求,填埋區滲濾水經地埋排水暗溝彙集到滲濾液集水池,進行靜置沉澱處理,經三級沉澱池處理後用於填埋區灑水降塵,不外排。但是在現場,記者根本沒有看到三級沉澱池。

  【同期】西山棄土場 工作人員

  (你們這裏做了沉澱池嗎?)

  沒有啊。

  你問魏工吧,我不是很清楚。

  【同期】西山棄土場 工作人員

  (你們這裏做了沉澱池嗎?)

  做了啊。

  (什麼時候做的?)

  兩個月前吧。

  (你們是怎麼做的)

  就是拿那個土把水堵住了啊,你可以看得見。

  (我看要求是要做三級沉澱池啊)

  這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你要問老板。

  【正文】

  如果簡單地用泥土壩就能阻止填埋區滲濾水汙染水源,那麼還要三級沉澱池幹嘛?為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們又打通了西山棄土場的負責人。

  【同期】西山棄土場 負責人

  (你們這個做三級沉澱池了嗎)

  我們現在還沒有做,我們的沉澱池設計在兩公裏之外的地方。

  (哦,就是說你們的棄土場用到第八期才開始做對吧)

  對的。

  (現在還沒有)

  現在還沒做三級沉澱池。

  (現在你們在用第一期對吧)

  對的,第一期都還沒用完。

  【正文】

  也就是說,西山棄土場的三級沉澱池建造工作,暫時還沒有提上日程。可是等到三級沉澱池建好,西山棄土場已經給周圍環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而且西山棄土場不僅沒有三級沉澱池,也沒有遵守填埋區滲濾水用來灑水降塵,不得外排的規定。

  【同期】西山棄土場 工作人員

  (兄弟,問一下,你們這個灑水車哪裏裝的水)

  那邊那個山塘。

  (山塘裏麵對吧)

  對的。

  (好的,謝謝)

  廣東民聲熱線記者何鑫:我們想連線一下梅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持人:您好,梅州市生態環境局在線嗎?

  何鑫,有什麼想問一下魯廳長?

  何鑫:我們從剛才的片子裏頭看出西山棄土場是非常大的一個棄土場,一共分為七期,我們剛才在畫麵看到的隻是它的第一期而已,據我們跟老板打電話,據他的意思是說可能要建到第七期之後才會建沉澱池,從第一期到第七期,中間的汙染該怎麼處理?

4.jpg

  魯修祿:非常感謝何鑫記者的采訪報道。剛才看了以後,就像我剛才給大家通報的一樣,這就說明生態環境的全麵性和係統性仍然是我們生態環境部門一個很重要的特征。過去我們可能比較重視氣、水,剛才報道的這個問題,它是一個建築廢棄物堆填的問題,有堆填的管理工作,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有過教訓,就是建築垃圾不恰當的堆填和過量堆填,還是一個重大的安全隱患,這樣的問題也是我們生態環境部門今後需要進一步強化的。具體的個案,我想梅州生態環境部門一定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完善和監督管理工作。

  何鑫:我們想連線梅州,了解實際情況,我去了五華縣環境生態局,他說星期五會派人員去做一個了解,做一個檢查工作,我們聯線一下梅州,看他們的檢查工作做得如何。

  主持人:好的,羅局長,您好。

  何鑫:羅局長,我們應該周五的時候去到五華那邊,提出投訴的請求,五華那邊給我們的一個答複是說他們會盡快的下去做一個檢查的工作,現在想問一下,現在兩個工作日過去了,有沒有做檢查?檢查的結果怎麼樣?

  羅局長:我們五華局去了現場,調查了一些情況。因為這個項目我們調查結果是國土部門發放了許可證的,按照環評的要求,得到了環評的批複。剛才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這種項目落實環保設施“三同時”的環評要求沒有到位,造成了群眾投訴的情況。

  何鑫:接下來會做怎樣的工作去防止汙染進一步擴大?

  羅局長:這個項目屬於建設項目,按剛才視頻講的和我們核實的,按我們環評審批要求提出的環保設施“三同時”沒有落實到位,我們要求這個企業要把環保設施“三同時”落實到位,也就是說沉澱池必須要到位,不能說在兩公裏才做,中間有汙染就必須要在汙染附近做汙染設施,做好以後,你的三級沉澱池沉澱好的廢水達標以後才可以排出去,這是必須的。我們有關部門,自然資源部門、住建局和鎮政府等部門共同去現場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們一定會對這個項目進行加強管理。

  何鑫:謝謝羅局長,剛才您說了廢水排出去,我可能要提醒您一點,根據梅州市的官網上公布的環評報告,這些廢水不能排出去,必須在沉澱池收集,收集之後用來填埋區灑水降塵的工作。

  羅局長:按照要求,不能排的就不排,現在調查以後,具體環評審批怎麼樣的,我們就會按照審批怎麼來做的,一定會落實到位的。

  何鑫:魯廳長,從羅局長的回複可以看出,地市的環評工作是他們做的,從他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他可能對環評的具體細節也不是了解得非常清楚,我們也希望能夠在這一方麵加強基層的工作,真正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自然環境還給我們的老百姓。

  魯修祿:你剛才講的非常正確。我們現在麵對一些基層的項目,就像廢棄土的項目,我們比較重視環評的審批和評價,但是環評批複以後的三同時落實,以及它實施效果的監管,我們怎麼樣跟有關部門建立起更好的聯動機製,有效的監管,而且是從安全、從環境、從規範,各個方麵進行管理,我覺得這是接下來我們需要深化加強的方麵。

  主持人:剛才我看到何鑫和羅局長對話過程中,大家聽到一句話也微微的笑一下,羅局長剛剛說環境要求標準是怎麼樣的,那就怎麼樣做,好像自己也不太清楚這個標準到底是怎麼樣的,結果是我們的記者來糾正他,這個標準應該是怎麼樣的,這可能就涉及到了基層一些領導幹部,他們的專業素質方麵的問題。

  魯修祿:我覺得既有專業素質的不足,也有一些客觀的情況,因為環境涉及的領域、標準、指標,說實話,很多指標,我也不清楚。但是要針對某一個具體事情,我去做的時候,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但是所有的,比如說涉及到油品的問題,涉及到一係列的指標,我們基層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完善,尤其是對敏感的事項,我們要在學中去幹,在幹中去完善。

  主持人:好的,接下來我們想聽一下評論員韓誌鵬有什麼想說的。

  評論員韓誌鵬:我覺得五華的這個羅局長不專業說不過去,為什麼?上星期已經投訴到他們了,他應該有所準備。

5.jpg

  主持人:他是已經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韓誌鵬:對,他應該做了功課。這個垃圾填埋場的防滲漏的技術,我記得四十年前就已經有了,到了今天已經非常的成熟,說到什麼城建,基本上就A、B、C。五華出現這樣的一個汙染事件。當然,這一類的事件不僅僅是在五華,建築垃圾在農村到處堆放,汙染水環境,我見得多了。

  主持人:所以說我們的基層幹部,他們的素質也應該要提上來,如果說這通電話是臨時打過去的,沒有事先通知他,他也沒有做任何的調查,任何的準備,打過去,你突然問他一個標準,他說不上來,我們還能夠理解。但是做了一個星期的工作,已經做了一個星期的準備,這些關鍵的問題還是答不到點上,那我覺得我們可能要存在一些疑問了。

  韓誌鵬:我覺得五華生態環境局一個是涉嫌環評造假,很明顯是監管不力,這個事情必須要有人負責任,這個事情必須問責。

  主持人:請問魯廳,剛才韓誌鵬先生也說到了,他覺得當地的政府部門肯定是有責任的,甚至他說可能涉及到一些環評的造假,如果說這個情況屬實,會有怎樣的一些措施?

  魯修祿:剛才聽了我們韓誌鵬評論員的發言,我覺得韓誌鵬同誌非常專業,而且對這個領域的事情也非常關注,也是我們生態環境係統一個相對薄弱,而且需要強化的事。至於環評的真實性或者說規範性,以及履職盡責,我們將把這個案子作為一個重要的事項,我們何廳長是分管執法,我們還有監察,我們一定嚴肅核查,借此來推動全省這方麵工作的提升。

  主持人:這個回複的時間點能大概給一個時間嗎?

  何國森:30天。

  主持人:好的,下個月的這個時候,我們再來討論。

  魯修祿:當然,這個問題對全省都有觸動、推動性的,我們水環境的安全這方麵確實需要進一步的強化。

  主持人:一個月之後,我們期待我們生態環境廳這邊魯廳長給我們的一個回複。

  魯修祿:我們會盡快。

  主持人:我們節目也會積極跟你們聯係,如果有最新的進展,我們也會告訴你們,我們會在下一次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反饋的過程中會給大家一個回複。

  主持人: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上線的單位是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如果你有問題想反映,歡迎現在就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投訴、報料。

  近日,廣州市番禺區欖山村的村民反映,他們"吸臭氣"已經有一年多了,一到深夜,工廠偷排的廢氣就從村莊北麵飄散而來,嚴重威脅到當地村民的身心健康。排放廢氣的工廠為何仍未被查封?當地環保部門為何遲遲不做清理?我們一起來看記者的調查:

  (播放番禺空氣汙染短片)

  廣州市番禺區欖山村的夜晚總是靜悄悄的,夜色中,村民王女士第一個發現了詭異之處。

  【同期】欖山村 村民王女士(化名)

  從去年八月起,我就發現這個問題了。我們睡覺的時候,他們就排放汙染的空氣。很臭,窗門關了還能聞到,呼吸不過來。

  【正文】

  這股臭氣蔓延到了欖山村的整個南部,半個村莊的人都苦不堪言

  【同期】欖山村 村民徐女士(化名)

  很臭,晚上開一點點窗都臭。

  【同期】欖山村 村民李先生(化名)

  每天兩點多起床,那時候是最濃的。

  【正文】

  臭氣的威力有多大?胡先生散步半小時,嗓子就發緊。

  【同期】欖山村 村民胡先生(化名)

  每天晚上出來散步一定要戴口罩的,不戴口罩嗓子根本受不了,戴了口罩嗓子還是有點腫的。

  【正文】

  濃重的臭氣,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持續威脅著當地村民的身體健康。

  【同期】欖山村 村民王女士(化名)

  我嗓子啞,心髒不舒服。

  【同期】欖山村 村民李先生(化名)

  我的喉嚨不舒服。

  【正文】

  這股臭氣從何而來?王女士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臭氣是從北麵傳過來的。

  【同期】欖山村 村民王女士(化名)

  吹南方的時候沒有味道,沒有風的時候味道很大。

  【正文】

  欖山村的北麵,是銀平路,這裏是首飾一條街,大大小小的珠寶城、首飾加工店坐落於此。在五金廠工作的村民張小姐表示,這個味道很熟悉。

  【同期】欖山村 村民張小姐(化名)

  很嗆鼻子的,好像燒膠、化金的味道,如果是化金,肯定是有毒的,工廠是不給排的,所以很多工廠晚上偷排。不知不覺吸進去就害怕這個。

  【正文】

  這個猜想,在番禺區沙頭街環保中隊也得到了證實。據了解,王女士曾多次向當地環保部門投訴,直至近日,王女士才得到了沙頭街環保中隊工作人員的回複:空氣汙染的源頭是大羅珠寶城的首飾模具廠,目前已經關停了多家違規企業。

  【同期】沙頭街環保中隊工作人員

  上個禮拜,我們對大羅塘有這個工序但沒有手續的工廠進行了關停。

  【正文】

  然而臭氣卻並未散去,反而更加嚴重。

  【同期】欖山村 村民王女士(化名)

  十一月一日晚上九點多,就開始有那個味道了,特別厲害,從來沒有這麼嚴重,白色的顆粒都飛過來,他(環保局)都沒有來過現場。

  【正文】

  大羅塘珠寶城麵積約1.5平方公裏,排查有這麼難嗎?王女士表示,她曾多次邀請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晚上來汙染現場進行調查,卻至今沒人來過。

  【同期】

  王女士:如果有你們私人電話,就可以叫你們過來聞聞。

  沙頭街環保中隊工作人員:因為工作性質不方便,我是白天工作,可以打我工作手機。

  王女士:晚上才有廢氣,你們聞不到啊。

  沙頭街環保中隊工作人員:是呀。

  【正文】

  一年多過去了,環保部門的空氣質量檢測至今未出,廢氣有沒有毒?村民們還憂心忡忡。廢氣到底從哪一家工廠排出?也至今沒有答案。反複上訪、久久等待,到底何時能引起環保部門的重視呢?

  主持人:我們坐在現場的所有人可能都不知道那種氣味是什麼樣的氣味,但是我覺得我們之前記者陳琤瓅在自己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看到那張照片以後,我仿佛聞到了那股味道,她發了一張自己口腔上顎的照片,暗訪以後口腔上顎出血了,這是什麼樣的氣味,有這麼大的傷害性?

  廣東民聲熱線記者陳琤瓅:我先來描述一下這個味道,我當天晚上去到欖山村的時候,我是隱隱約約聞到這個味道,不是很明顯,是偶爾有一點臭氣。所以那個情況在平時的汙染的情況當中,應該還不算是很嚴重的一天,但是那天我在當地采訪兜兜轉轉,轉了兩個小時,到了第二天早上,我這個上顎就已經發腫,全部布滿了紅血斑、紅血線,到現在還沒有退去。我感受到這個汙染的嚴重性。我采訪過程中采訪了很多村民,但是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特征,就是他們的嗓子很癢,特別是有幾位離得比較近的當地村民,他們的喉嚨,采訪過程中很難發出聲音,甚至還有村民說他的心髒有問題,他現在正在吃中藥進行調養。所以我感覺空氣汙染不是一般的嚴重,可能裏麵的刺激性,有毒的氣體會比較多,可能不是一般普通的空氣汙染。所以我想連線一下番禺區的生態環境局,想請他們來跟我們做一個解讀。

6.jpg

  主持人:好的,我們連線一下番禺區相關部門的電話。

  楊局長:您好。

  陳琤瓅:我是廣東民聲熱線的記者。剛剛的暗訪片您也看到,關於欖山村這個情況,您現在了解嗎?有沒有對當地的空氣做一個質量監測?

  楊局長:番禺部分地區廢氣擾民的事一直是我們市局重點關注的,也是老百姓不滿意的突出問題之一。過去幾年番禺區委、區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現在看來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這個事我們是掌握的。

  陳琤瓅:那你們有沒有進行空氣質量檢測,有沒有出檢測報告?

  楊局長:不但是出檢測報告,剛才王女士說是去年8月份開始發現這個問題,我查了今年的記錄,1月份、3月份的投訴對象已經關停,最近正在處理的是8月31日的投訴,我們正在處理過程中。剛才投訴者說過,我們晚上沒有聯係,其實我也查了記錄,9月14日、16日、17日、18日跟10月12日,我們晚上行動的時候都跟投訴者有過互動,但可能不是剛才打電話的這位女士,我們跟欖山村的一位姓何的小姐一直有互動,就是沒有處理完,在處理過程中。

  陳琤瓅:你說的1月、3月、8月,這幾個月的投訴都是同一個問題,同一個片區?

  楊局長:不是同一個對象,但是同一類問題,3月份涉及到的企業都已經關停了,看來這個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因為它的量比較大,流動性也比較大,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死灰複燃。

  陳琤瓅:你剛剛解決的1月、3月到底是什麼問題?出自哪一家企業?

  楊局長:都是首飾行業在倒模工藝發生的廢氣。現在我們在查的,剛才說找不到源,這個源我們掌握了,它叫明要(音譯)首飾有限公司,我們現在在監測、取證過程中,還沒有結果。

  陳琤瓅:因為現在的首飾城挺大的,有很多的首飾工廠,可能不止一家工廠有汙染,所以不斷有群眾投訴,一直到現在,這一片區整個大羅珠寶城還存在首飾廠排放廢氣的問題,可能不隻是解決某幾家企業就夠的,可能需要你們進行大範圍的清查、排查,把所有汙染源找出來才可以,希望你們盡快做空氣質量檢測報告,能夠更快、更精準地鎖定汙染源。

  現在對居民造成了一定的身體侵害,有很多村民都出現了身體狀況,你們能不能對這個負責?有沒有應對的方案?

  楊局長:剛才您說的這些建議,我們過去幾年都這麼做,他們通過行業的規劃,計劃是把所有的分散的、不成規模的、作坊式的小加工廠,通過一個工業園區,搬進工業園區進行集中管理、統一管理,徹底解決問題。這項規劃在進行過程中,這是番禺區委、區政府在做的事情。

  剛才我也聽到當地的群眾喉嚨沙啞受到影響,雖然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它是不是直接的原因,但是老百姓不滿意,對周圍的生態環境不滿意,我們必須解決的,因為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我們的執政理念,這個問題我們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一定會同當地負責部門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們一貫的方向,請您放心。

  要係統解決問題,目前有明確的投訴對象應該關停的,我們會依法依規以最短的時間妥善處理好。首先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對他們生活有突出影響的問題,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處理好。節目完了以後,我會直接跟番禺區的領導來交換意見,盡快解決問題,作為我們生態環境部門也會加強管理,加強監管。

  另外,我還說明一個事情。剛才注意到沙頭街有一個生態環保工作人員,他們提供電話,說白天不上班,這個事我剛才了解過了,他的原話是這樣的,“為了能夠及時地對晚上的投訴作出回應,因為他白天值班,他已經提供了我們的投訴電話:12345,就是為了不誤事,能夠及時做出回應,就請投訴者打12345,而不是他不提供配合。實際上我剛才說過了,我們在過去2個月有5個晚上,我們都是跟投訴者有過互動的。

  陳琤瓅:希望跟群眾的溝通上能更注意方式、方法,能夠更直接跟對接人對接到,因為我采訪的這幾個投訴人當中,他們就是完全沒有跟當地的環保部門碰過麵的,當地環保局的人都沒有下來過,沒有到過現場,沒有跟他們直接對接的。至於他們什麼時候來到現場進行過調查,我采訪的這些村民裏麵,他們都沒有見到過,沒有認識過,所以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可能還需要跟投訴人有麵對麵的溝通,這樣會更好地解決。

  楊局長:我再補充一點。我會第一時間跟他們見麵,節目完了以後,這個星期內我會跟他們見麵,老百姓的意見,我們肯定要認真聆聽的,您放心!

  主持人:謝謝楊局長。

  陳琤瓅: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谘詢一下省廳。您剛剛發布會當中就有說到空氣汙染投訴已經下降了20%多,但是不代表空氣汙染就已經杜絕了,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像這種工廠廢氣,可能會威脅到群眾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想問一下,這種威脅到身體、生命的事情,為什麼工作效率還這麼低、這麼不受重視?有沒有一些提升的方案?

  魯修祿:你說的這個問題是非常突出的一個環保問題,就像剛才番禺首飾加工的問題,我們有幾個方麵的問題:1、量。散亂汙企業量大,從去年到今年,全省治理散亂汙企業,各級政府綜合報上來的數字10.7萬家,說關停了,但是不是都真正的關停?這是一個問題;2、廣東的汙染排放企業占全國的比例非常高,全國汙染源普查,我們是60多萬汙染源。所以隻要有這些生產、生活,肯定就有排放。排放有一個工廠標準,有一個健康標準,這個健康標準是樓企之間、園區跟居民區之間的矛盾,尤其是發展的規劃、區域功能布局的區域矛盾十分突出。可能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排放是達標的,但是從人的感官上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這種非常普遍。所以在“十四五”規劃裏麵,今後生態環境要更多關心健康指標,怎麼以人為本。從產業的角度來說,比如說煉油必須要排放一定量,從它的技術水平角度來說是一定量,從排放來說是達標的,但是人是受不了的,這種情況比較普遍。

  另外,像這種混雜的企業,有的是在居住區裏就有一些小加工類企業,在珠江三角洲,這也是比較普遍的。我有一個老師,他在一個學校,他找到我,說臭氣兩年了,就是找不到源頭,沒有解決,後來我就找楊局長。楊局長派專門的人在那裏幹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源頭。最後過了大概半年,終於找到源頭,這個問題才解決。包括廣石化,有很多人投訴,廣石化說不是我排放的,是周圍小企業排放的,到底是哪一家排放的?這確實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所以未來這一塊的工作也是我們一個重點的方向,也是要在接下來的生態環境工作中補短板,強化管理,以人為本。這兩年環保督察以後,有一些企業,過去先進駐的企業,那些企業也是很先進的企業,為了解決跟周圍居民的矛盾,但是排放標準來說,最後也不得不搬家。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共同努力,維護好,歡迎大家投訴,我們去處理好。

  我剛才說的信訪量下降,但是從總量上來看,在全省的信訪量來看,尤其是噪音和廢氣投訴的絕對量是排在前麵的,數一數二的,但是相對量同比是下降的,但絕對量是很高的。對我們來說,信訪對於我們生態環境部門是一個金礦,我們要以這個為線索去解決一些問題,尤其要從製度、規劃、標準、整體矛盾上得到解決。

7.jpg

  主持人:這確實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確實這是一個個別的問題,但是我覺得有一般性的特征,對於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可能要有三個方麵需要關注或者是得到一個解決的思路:1、這個問題的發現。這種排放排汙的汙氣、廢氣、廢水往往都是在夜間,我們怎麼樣在夜間進行排查,我覺得這是需要去考慮的機製問題。剛才有工作人員說我們白天上班,排放的對象,你管理的對象晚上排放,你說我白天上班,晚上管不管?這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涉及到哪一家的排放產生了臭氣,我想這個排查技術,剛才魯廳講了,可能有些地方要花一個月才查得到,但是我覺得總會查得到,總會有來源的,總會找到源頭。

  2、發現問題以後,這些問題的責任是誰來擔當。今天我聽記者連線番禺區,後來是市局的楊局來回答,首先體現了市局很重視,一把手親自來回答這個問題,而且準備親自上陣到一線去跟居民見麵,我覺得這很好。但是省、市、區怎麼樣聯動?12345這個平台,這個聯動機製,如果發現了問題,誰來承擔這個責任?我最終看到的還是沙頭街環保中隊是具體管這個事的,如果是每個街道都有我們楊局去親自處理,我覺得楊局會很忙,最好還是落實到具體的管理部門,他們要重視。這裏有一個督辦機製,你督辦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自己去,省廳也是這樣的,12345平台聯動,不要投訴了,一年多了還沒有檢查的結果,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

  3、解決的辦法。因為現在看到發生問題的,如果按照剛才那個視頻講到的大羅珠寶城,實際上那也是一個園區,到底是園區裏麵出現的問題還是零散企業出現的問題?我們要解決,對於這種企業現在都是園區化,園區化有利於集中治理汙染,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但園區化以後,剛才講到了企業標準跟居民的健康標準是不同的,如果說它的排放達到了企業工廠的標準,但是仍然不符合健康的標準,說明可能這個園區的選址有問題,到底是解決選址的問題還是解決集中治理的問題?現在“十四五”了,“十四五”規劃,有關的區域應該拿出一個解決方案。但有一個問題,當前疫情會不會是在“六穩”“六保”和GDP,發展經濟之間和治理汙染之間要有一個平衡?是不是舍不得去關閉這些企業?關閉這些企業會不會形成一個產業鏈的斷裂?這些方麵可能還是要對症下藥,對症施策,根據這個問題一心一意把它解決掉,找出一個解決思路,對這些問題可以推而廣之,讓同樣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魯修祿:我覺得您今天請來的評論員不僅給我們評論,而且給我們指導,很有建設性,講了三個方麵。應該說,這幾年我們也在這些方麵做一些探索,尤其是對散亂汙的治理,對於樓企的矛盾,剛才說有些下降,但是這個量大。涉及到“六穩”“六保”的問題,我覺得從省委、省政府來說,從我們來說,從有關部門來說都是堅持環保不鬆懈,力度不減,這是有共識的,而且也是這麼做。作為局長,主動的把敏感問題,第一時間到一線,這也是我們倡導的,也是做一個示範,推動各級壓實責任,把這個工作進一步強化,我們共同努力,做得更好。

  主持人:

  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上線的單位是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如果你有問題想反映,歡迎現在就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投訴、報料。

  接下來進入"民聲十問"環節:

  今天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現在因為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我們的經濟形勢出現了下滑,請問省廳,在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方麵做了哪些工作?

  何國森:生態環境廳在優化營商環境,在生態環境領域服務企業,促進“六穩”“六保”方麵可以說了多方麵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第一,深化環評製度的改革,簡政放權。前段時間,省政府印發了《深化環評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裏也明確地強調要簡化建設項目的環評手續,同時也試行環評豁免製和環評的告知承諾製。另一方麵,也簡化了環評的內容。通過簡政放權,現在我們可以說99.8%的建設項目可以在當地就近來辦理,超過80%的項目可以通過環境報告馬上來辦理。同時通過改革,也有30類,像農業、林業、社會事業類的建設項目是豁免環評,這是一方麵的措施。

  第二,現在我們推行服務化的監管,推動企業複工複產,也是助力經濟的發展。前段時間,我們製定了廣東省生態環境領域的政府服務指南,同時也召開了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的經濟發展座談會,我們強調是通過各種方式,通過服務監管來推動企業的複工複產,促進企業的生產。據不完全統計,到9月份,我們利用各種方式,包括電話、網絡,服務企業超過了8200家,麵對麵,到現場幫扶的企業超過8700家。

  第三,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複產複工的同時,也統籌開展汙染防治。這一年主要是三方麵的措施:1、實行正麵清單的管理。我們把疫情急需物資的企業和民生保障類的企業、汙染比較少的企業納入正麵清單,這個正麵清單已經超過了6100家,對這些正麵清單的企業一般不進行現場執法;2、通過信息化進行監管,比如通過無人機、無人船或者在線監控,減少對企業現場執法檢查,減少對正常生產企業、沒有違法企業的幹擾;3、我們完善了環境違法的容錯、糾錯機製。也就是說對企業的監管,比較審慎地采取查封、扣押、限製生產、停業整頓等措施,對主動消除或者是減輕環境違法行為和危害的就從輕處罰,對於違法行為沒有造成環境汙染後果,並且主動關停的,也配合我們工作的,也免予處罰。

8.jpg

  主持人:各位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廣東生態環境廳。節目最後,請魯廳長對這期節目進行一個小結。

  魯修祿:今天到民聲熱線,正好是民聲熱線十五周年,我也參加了4年的民聲熱線,應該說對我在思考一些問題,對我們廳裏各方麵的工作都給予了很好的指導、推動和支撐作用,讓我們有了一個更加開放、更加便捷的窗口和渠道,所以我想也是借這個機會,感謝我們評論員,感謝我們記者,也感謝各新聞單位的朋友,也感謝主持人!我們將更加努力奮進,把廣東的生態文明建設搞得更好,按照總書記要求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一流生態灣區的目標,謀劃好、管理好、治理好,讓我們共同享有更美麗的環境、更優雅的生活,謝謝!

  主持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身邊的綠水青山也需要在座各位所有人一起守護,如果您也發現身邊有一些破壞生態環境問題要投訴,歡迎找到我們廣東民生熱線,我們的聯係方式非常簡單,您可以撥打24小時熱線電話給我們進行投訴、爆料。錯過我們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載觸電新聞app,訂閱"686新聞工廠"回看節目視頻。另外,如果你有其他問題需要投訴,也可以用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小程序,直接投訴報料。我們下期再會!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