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傾聽你的呼聲,凝聚改變的力量,各位好,這裏是中共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廣東民聲熱線,我是主持人梁星月。
今天(2020年9月22日)上線的單位是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我們這期節目會一起來關注一下礦山安全,以及森林防火。省應急管理廳帶隊上線的領導是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鍾友國。歡迎您和您的同事。
鍾友國:大家好!
主持人:現場特約評議團成員有:廣州市紅十字會山地救援隊隊務負責人梅淑貞;南方日報評論員丁建庭;廣東民聲熱線記者何鑫、賴昊峰。
今天(2020年9月22日)上線單位是省應急管理廳。如果你關心安全生產的方方方麵麵,如果你發現了哪裏有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隱患,趕緊跟我們聯係吧。你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谘詢、投訴、報料。廣東民聲熱線電話也會24小時接聽您的來電。歡迎與我們聯係。
【間奏——民聲發布】
主持人:節目一開始,我們首先要進入的是“民聲發布”環節。今天(2020年9月22日)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上線,將會發布什麼權威信息呢?下麵把時間交給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鍾友國。
鍾友國:主持人,各位聽眾,評議團和觀察團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感謝你們對應急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熱切關心!
廣東是改革開放前沿,是經濟強省,人口大省,同時也存在各類災害事故多發易發的風險,給社會治理帶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2018年10月10日,省委批準成立了省應急管理廳。兩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著力防風險、保穩定、建製度、補短板,全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全麵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應急管理工作,為廣東做好“雙統籌”、奪取“雙勝利”,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堅持政治引領,堅決扛起應急管理使命責任。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應急管理的“三個定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強烈的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全麵構建應急管理體製機製,順利整合了涉8個部門的應急管理職責,承擔了省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省安全生產委員會、省減災委員會和省防汛抗旱防風總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等“三委三部”的日常工作,以及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18項職責。目前,我們打造了一支“特別講政治、特別講紀律、特別講科學、特別講認真、特別講精神”的應急管理隊伍,明確了“高、統、快、防、實”的工作標準,形成了“預字訣”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製。不斷深化統與分、防與救、基本盤與大應急的認知,將“科學應備、時時應變、統一應戰、精準應災、及時應驗”貫穿於應急管理全過程、各方麵,積極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二、聚焦主責主業,嚴防各類安全風險疊加碰頭。一方麵,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我們堅決落實“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狠抓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今年首次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巡查督導,完善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安全監管模式,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移動監管執法,全麵推行安全生產“一線三排”工作機製。特別是針對我省安全生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我們以釘釘子精神,第一時間發出事故警示信息,第一時間約談通報、第一時間專項指導,提級調查,盯住不放、嚴肅問責,堅決貫徹“七個措施”:立即派專家組對重點市縣、重點企業開展專項指導,立即對事故企業責任人約談通報、立即啟動“一盤棋”應急響應機製,立即展開事故調查,立即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立即開展事故警示教育,立即對事故企業主要責任人進行再培訓。今年,我們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八大領域專項整治,完成全省381家重大危險源企業和802處重大危險源專項檢查全覆蓋,向全省101萬應急管理責任人和1282家礦山企業定向發出安全警示,迅速扭轉了事故多發頻發態勢。今年1-8月,全省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7.7%、23.4%,實現了連續31個月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另一方麵,抓實自然災害防治。統籌協調和部署推動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53項具體任務有序開展,加強行政村和社區防災減災救災“十個有”能力建設,指導各地防範應對雷擊、大風、強降雨等極端惡劣天氣,及時組織會商研判和視頻調度,公開發布省管水利工程、十大堤圍、大中型水庫、重點防洪、城市防汛行政責任人和全省防汛抗旱防台風行政責任人名單。通過統籌壓實各方各級責任、統籌加強監測預警、統籌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統籌力量物資調配,突出災害風險防範,精準指揮調度,強化精細預報、短臨預警、夜間提醒,全力做好自然災害防治各項工作。今年以來,全省沒有發生群死群傷的自然災害,成功應對了20輪強降雨和正麵登陸我省的台風“海高斯”,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不斷改革創新,全麵推進應急管理體係和能力現代化。我們堅持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持續推動全省應急管理實現“十大創新”:一是突出“五立足、五結合”,在實戰推演上實現創新;二是精準靶向發布,在短臨預警上實現創新;三是完善工作機製,在臨災轉移上實現創新;四是強化檢查指導,在實時調度上實現創新;五是堅持主動構建,在應急通信上實現創新;六是一竿子插到底,在單兵突擊上實現創新;七是實時3D建模,在VR圖傳上實現創新;八是堅持問題導向,在全域感知上實現創新;九是推行“一線三排”工作機製,在風險管控上實現創新;十是落實“四令三製”,在事故預防上實現創新。通過這些改革創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樹得更加牢固,應急管理的製度機製更加健全,落實安全責任的行動更加自覺,備豫不虞的安全保障更加充分,應急管理能力得到全麵提升。
以上就是我今天發布的內容,謝謝大家!
【間奏——民聲調查】
【調查1】
主持人:下麵進入民聲調查環節。最近我們的記者走近了清遠市陽山縣的溫榜山礦業有限公司,這家位於江英鎮坑邊村群山間的企業,主要業務是開采加工和銷售鉛鋅礦。去年被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調查發現,地下礦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其後被責令停業整改。一年過去了,執法人員再次來到礦場,這次回頭看,企業整頓如何呢?一起來看下麵這條短片。
播放短片(調查暗訪1,短片略)
主持人:整體的整改結果其實是不錯的,但也暴露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廣東民聲熱線記者賴昊峰:采訪最後鎮長說了一句話,專業的力量不足,專業的知識也不太足夠,希望有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不知道鍾廳有什麼想法?
鍾友國:這是個重要的問題,我廳會高度重視,從專業的角度請處長具體回答。
王海貴:主持人好,剛才觀看了記者去現場暗訪的視頻,記者同誌辛苦了!總體來說暗訪組去年查到的25個問題都得到了整改,這次暗訪記者表示還是比較滿意的。賴記者提出的專業力量不足、專業知識不夠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尤其在縣和鄉鎮的層麵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高度重視礦山安全機構建設問題,今年連續出台了三大整治行動,一個是廣東省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一個是廣東省地下礦山安全整治,一個是防範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專項整治,在三大整治中我們都對提升基層的能力提了要求,第一是開展培訓,對基層的力量開展各種各樣的能力素質的監管執法的培訓,來提升監管的水平。第二,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優勢來助力安全監管,沒有應急管理的信息化就沒有應急管理的現代化,我們在礦山領域針對陽山的地下礦山企業我們也建立了監管視頻係統,還有檢測預警係統,我們也建立了基礎信息和隱患排查係統,就是把企業現有的重點部位,重點場景用視頻感知設備的方式圖傳回來,省應急管理廳利用信息化綜合監管平台進行在線指導,基層監管人員下到企業現場檢查的時候,我們組織專業的力量和專家進行線上的視頻指導,指導基層人員開展安全執法檢查的時候,對重點部位、重點位置進行線上指導。在三年行動計劃中也對礦山能力提升提了要求,要求配齊配強專業人員,我們一直在推動這項工作,助力礦山企業的建設。
賴昊峰:您說要信息化,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督的能力,這個視頻或圖片在地下300米的礦都能實時傳回嗎?
王海貴:中國電信的全球眼係統把地下礦山300米的視頻是可以接上來的,我們有全球眼的係統,有專業的人員每天對地下礦山巡檢,對於一些隱患和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進行實時抓拍,通過係統下達給企業,轉給企業,進行整改。
賴昊峰:裝信息化的設備咱們要求是每個地下礦都要裝還是?
王海貴:目前有300多個地下礦山已經接入了755個信號,企業本身有需要,我們就利用企業現有的設備,指導企業在重點部位進行監控再通過電信網實時傳輸回來。
賴昊峰:您說300多個礦,才700多個信號,我下去這個礦,我分了兩段下去,下麵是很複雜的,兩個信號是不是足以達到監督的作用?
王海貴:可能有不足,但對於一些重點部位,比如礦山的全景和地下礦山的提升係統,要求他們進行監控,還有在視頻中都有監控視頻實時傳輸,這項工作我們還在大力推進。
賴昊峰:我提個建議,也是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去做?基層人員說人不足,我也不會看這個東西,我也看不出問題,相關部門有沒有想過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完成相關的工作?
王海貴:現在所有非煤礦山都要求全部推行安全生產責任險,要求購買安全責任險,保險機構有機製,我們也在利用第三方機構開展安全生產隱患的治理和安全排查的服務,另外也利用安全管家,有些地方已經購買這個服務。利用我們的係統對監管人員進行培訓,我們每周一下午3點都在開展培訓,提出要求,比如檢查的重點,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地要求。
賴昊峰:我的建議就是充分借用保險企業,他們可能也有自己專業的團隊,企業為了少賠付,加強檢查,我的建議是充分利用社會的第三方力量去幫助咱們監督企業。
南方日報評論員丁建庭:剛才鍾廳在發布環節介紹了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線上線下的監管問題,我注意到特別提到拿出釘釘子精神對苗頭問題緊抓不放,全麵落實七個措施,今天這個片子是比較典型的我們真正拿出了釘釘子精神的案例。通過一年的比較我們看出來這個礦發生了變化,隻要我們真重視了,下真功夫了,這些安全隱患就能夠被解除。在暗訪片裏看到企業的法人說了兩個字,就是感謝,這個問題是存在的,這個礦已經存在20多年,他接手5年,一直沒有下很大力氣來整改,在相關部門的督促之下,把安全隱患消除,這個事情不僅是利於礦工,對於企業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由衷地感受到企業的態度。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基層存在的人手不足還有專業力量技術不到位的問題,我看到另外一個問題,這個礦問題存在很久了,但直到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去年調查發現,通過一年的時間把他解決了,那我想問過去當地的三級管理部門在處理礦山問題上是否有失責的地方?一方麵跟日常監管方麵有關,另一方麵是不是基層也缺乏釘釘子的精神?省廳做了很好的示範,抓住不放問題就能解決,也希望市縣鎮三級,不用省廳出麵,就能把當地的安全隱患排除了。也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案例傳達下去,一定要把屬地責任明確起來,希望他們能夠把屬地的問題解決掉。謝謝。
鍾友國:先請丁處長來回應一下。
丁林:您剛才說的問題確實問在點上,首先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安全生產“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生產“三個必須”要求,壓實三個責任,一個是政府的屬地責任、一個是部門的監管責任、一個是企業的主體責任,發現了隱患我們要一個不漏的消除掉,市縣鎮三級也要對標上級標準,從客觀來講,人的素質,包括人的能力也有欠缺的地方,從主觀上講就是沒有真正落實部門的監管責任,對於這個情況,省應急管理廳現在也在進行全覆蓋的培訓,推動省市縣三級都按照同一標準落實監管責任。第二個,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的執法,通過視頻調度+執法,直插到企業一線,現場進行排查督查,帶動市縣兩級應急管理部門主動督促企業查找隱患,及時消除企業的隱患。我們以“一線三排”的工作機製來推動企業的隱患排查治理。
鍾友國:剛剛丁處講到主客觀都有,客觀的應急管理執法隊伍,人員力量不足也是一個方麵,我們這個部門才成立兩年,專業化執法水平也有待提高的地方,我們全廳實行線上執法,我們推廣了一個係統,這個係統集合了一千多部法律條文,通過執法終端倒逼基層執法同誌去學習,去掌握,去提高,我相信隨著係統的進一步推廣使用,基層各級執法人員的能力水平都會相應提高。
主持人:因為您說的人手不夠才倒逼我們需要尋求更多高科技的力量去助推我們的工作順利進行。也希望在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的領導下,咱們的安全生產事故也能越來越少。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上線單位是省應急管理廳。如果你關心安全生產的方方方麵麵,如果你發現了哪裏有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隱患,趕緊跟我們聯係吧。你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谘詢、投訴、報料。廣東民聲熱線電話也會24小時接聽您的來電。歡迎與我們聯係。
【暗訪調查2】
主持人: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為我國森林防火特別防護期。廣東客家人有農曆8月上山掃墓的習俗。山林防火準備得如何呢?請看記者的走訪。
播放短片(調查暗訪2,短片略)
主持人:臨時檢查站一個人都沒有,看一下記者何鑫有什麼想問的。
廣東民聲熱線記者何鑫:我想問一下,我們在片子裏能看到,大部分的檢查站,我就去了3個檢查站,3個檢查站都設置在村委會的門口,群眾上山掃墓不一定會走村委會門口經過,這樣的檢查站,這樣的設置是否合理?
丁林:非常感謝您在森林特別防護期即將到來之際,對森林防火事情進行暗訪,使我們在第一時間發現在基層確實存在漏洞和不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我們在今年清明期間也取得了好的成效,實現了“零火情”。剛才看了暗訪片我確實很震驚,第一,設置點確實存在問題,我們抓森林防火一個是包山頭,一個是守路口,守路口不是守村委會的門口。還有一個是要盯重點,重點時段、重點林區,還有要鑒責任,打早小。就您剛才反映的問題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針對河源的情況,進行舉一反三,看其他地區是否落實了特別防護期的有關要求。
何鑫:我在紫金縣走訪的過程中,像我們在國道上走,看到有電線杆或者亭子,上麵都貼了很多防火的宣傳標語,那個氛圍確實感受到非常濃厚。檢查站確實有設立,但有沒有人值守是一個問題,我們的車直接開過去了,按照紫金縣當地發了一個文,檢查站設立的作用就是對你的車輛進行檢查,在車輛如果發現違禁用品會進行扣押,但有些檢查站並沒有人值守,對車輛有檢查的動作。
丁林:您反映的問題我認為肯定在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所以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做到五個強化,第一要強化壓實責任,一定要落實政府的屬地責任,還有部門的監管責任,涉及到應急管理部門、公安部門、林業部門和氣象部門。另外要落實有關林區的主體責任。第二要強化風險研判,我們現在要發揮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風險研判,進入特別防護期之後要做到五個一,每天通過視頻係統抽查30-50個鄉鎮,是不是他們真正落實了包山頭守路口。第三我們要強化源頭管理,我們要按照五清,清地邊、清林邊、清墳邊、清隔離帶和清旅遊景區內的可燃物,按照“一線三排”的工作機製真正消除隱患,讓火災的隱患徹底消滅。第四要強化基層基礎,要把最後一公裏路打通,廣東森林防滅火主要有兩支隊伍,我們有108支專業森林消防隊,有6500多人,我們在鄉鎮村級有接近3萬個護林員,一定要在這些檢查點落實他們的責任,他們一定要科學設置檢查點,一定要確保24小時的值班值守,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查。最後一個是要強化宣傳教育,這種氛圍在紫金縣還是比較濃厚,我們省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省應急管理廳,在重點時段,還有特別防護期期間,通過三大運營商每年推送30億條提醒短信,提倡文明祭拜、安全用火。我們聯合省教育廳,製作森林防滅火視頻片,現在已經有15000多所學校,將近600萬人接受了教育,通過“小手拉大手”,讓學生回家,帶動父母克服傳統習俗,共同來防範森林火災。
何鑫:紫金縣的森林監控係統非常先進,我們能在紫金縣的監控裏跟當地的通訊公司合作,真的能夠看到全縣的情況,看得非常清晰。像這樣的做法有沒有可能在全省範圍內進行推廣?
丁林:我們現在是通過科技的手段來加強有關森林防滅火的效能,僅河源就有121個視頻監控,做到了河源的全覆蓋,廣東複製河源的經驗,在全省的重要林區進行推廣,目前全省有1500多個,基本上覆蓋了重點林區,但還沒有做到全部,我們總共是1.6億畝林地,每一個攝像頭能覆蓋3-4公裏直徑的範圍,我們現在也向省發改委申請立項,力爭明年全省能高清晰度全覆蓋,監控視頻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哪裏有火情。
主持人:你們隊之前有沒有山火救援經驗?
廣州市紅十字會山地救援隊隊務負責人梅淑貞:山火的救援我們沒有太多的經驗在裏麵,山火救援是比較專業的專項,在這個板塊,國家隊伍會更為專業,我們會做更多的輔助力量,例如他們進行山火救援,我們可能會在後麵做更多的醫療保障,還有隊員的保障。剛才我看到短片裏說最記得的一個詞就是預防,實際上民間救援隊讓他們去到第一現場來進行山火救援,他們專業程度未必能夠達到像國家隊伍專業的程度,但他們更多可以做的是宣教這一板塊的活動,例如我們之前巡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問題,有些市民喜歡在山上坐著,吃個東西,帶個火種、酒精爐去煮個東西吃,如果我們看到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他不可以這樣操作,我們的民眾並沒有意識到小小的酒精爐可能會帶來山火。因為我們曾經試過路過那個點,連續說了三遍,還在那個點,看到有人在煮東西吃。我們就覺得是否我們的宣教還沒有完全到位呢?民間力量的隊伍做更多社區的宣教,我們會經常入到社區裏麵進行安全應急、醫療的宣教,會讓我們的民眾有高度的意識,當他有了這樣的意識就會減少危險的動作,像丁處說的透過小學生小手拉大手的行為,讓大人了解到這樣子來操作會更好。我覺得在宣教這一板塊我們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主持人:對於這個建議,您覺得接下來有落實的可能性嗎?
鍾友國: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作為民間的救援力量,您是在替我們在做工作,而且做了非常卓有成效的工作。您剛才反映的問題,也反映了我們的工作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要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學校。從民眾帶火種進山,而且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危險,可能引發事故災害,這就是我們安全宣傳“五進”工作還有許多要做的,下一步我們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更紮實,真正實現安全“五進”,讓所有民眾都強化安全意識,都自覺參與到維護生產安全、社會安全、社會穩定方方麵麵的工作中來,繃緊安全弦,自覺做好工作,我們每個人都當好安全的宣傳員,確保我省不發生類似的安全事故。謝謝。
主持人:山林防火,有你有我有他,每個人都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你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上線單位是省應急管理廳。如果你關心安全生產的方方方麵麵,如果你發現了哪裏有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隱患,趕緊跟我們聯係吧。你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裏谘詢、投訴、報料。廣東民聲熱線電話也會24小時接聽您的來電。歡迎與我們聯係。
【民聲十問】
主持人: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區大爆炸後,據媒體報導稱是由硝酸銨爆炸引起的,廣東作為化工大省,有沒有類似這些企業,如何加強企業安全監管的?
陳柱:黎巴嫩事件發生之後,我們也沒有把它作為國外的事件置身事外,作為應急管理部門在行動上是迅速啟動一盤棋的應急響應機製,主要做了兩方麵的工作,一個是立即摸清情況,經過摸查,廣東省沒有硝酸銨生產的企業,也沒有硝酸銨作為原料從事化工生產和化肥生產的企業。但是有11個企業使用到硝酸銨來生產工業炸藥,主要分布在韶關、清遠、肇慶、雲浮等礦山開采作業比較多的地市。考慮到爆炸是發生在港口區,我們也對廣東沿海港口的情況進行摸排,全省各大主要港口,主要廣州南沙港和湛江的港口,但沒有在港口內停留。在廣東省的港區範圍內是沒有硝酸銨的堆置。第二是舉一反三,我們聯合省工信廳對全省11個民爆物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檢查,聯合省交通運輸廳對廣東幾個主要的港口開展安全檢查,作為應急管理部門還重點對同樣具有爆炸危險的硝化纖維素的儲存使用,還有甲乙酮的生產企業,進行針對性的執法檢查。從前期檢查的總體情況來看,廣東在危化品的安全風險防控上總體是可控的。
主持人:去年底廣東發生了佛山高明“12.5”山火事件,教訓十分深刻。現在即將迎來國慶、中秋假期,也馬上進入森林火災高發季節,請問今年將采取哪些防禦措施?
丁林:去年“12.5”森林火災引起了高度關注,我們用了5天時間把重大的森林火災撲滅,在實現沒有一個人傷亡,沒有一處重要設施被燒毀的前提下,把火災控製住,成功進行滅除,也受到了國家應急管理部和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的充分肯定。馬上要進入特別防護期,中秋和國慶我們也進行了風險研判,現在是多個風險疊加在一起,中秋國慶長假在一起,廣東客家的習俗習慣是個清明和中秋掃墓,清明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人沒有去掃墓,時間就高度集中在中秋國慶期間,但清明是雨季,相對來講防護的自然條件好一些,現在是天幹物燥的時候,秋冬因為雨水少,旱情也比較嚴重。我們主要做到五個強化,第一是強化責任落實,第二是強化風險研判,第三是強化源頭管理,第四是強化基層基礎建設,第五是強化宣傳教育,形成組合拳,真正把森林火情的風險管控在最小的狀態,把火情消滅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結束語】
主持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今天的廣東"民聲熱線"節目到此就結束了,感謝省應急管理廳、特約觀察團以及媒體觀察團的嘉賓。錯過我們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載觸電新聞app,訂閱"686新聞工廠"回看節目視頻。另外,您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關注"686新聞工廠"公眾號,留意我們的其他動態。
下周五(2020年10月2日)上線的廳局是廣東省司法廳。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