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將投66億元推進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新增覆蓋農村自來水人口210萬人,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3%,改善1070萬農村居民的供水水質。”這是筆者2月21日從省水利廳上線“廣東民生熱線”節目現場了解到的最新信息。
省水利廳還透露,目前我省正委托技術支撐部門開展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方案大綱的編製,或於上半年出台全省河長製工作方案。
“互聯網+”監督係統在開發
在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的廣州大學城,當“廣東民聲熱線”記者和當地司機說要找北亭村一條汙染嚴重的河湧時,司機一口答應。他說:“我知道,那裏臭得不得了。”
到了北亭村村口,空氣裏彌漫著一股濃烈刺鼻的潲水味。司機指著70米外的渭水湧說:“你找的地方到了”。渭水湧每隔幾米就有一個排水口,“廣東民聲熱線”記者看到,部分排水口湧出乳白色半透明的水,濺在水裏激起一層白色的泡沫,湧底有不少生活垃圾。
“附近這麼多人洗東西,全都流進這個湧,再流向珠江。”該司機說,村裏建了密集的餐飲店和公寓,汙水全往河湧裏排。
針對節目反映的問題,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邊立明表示,廣州正在實施“河長製”推進河湧的治理,省水利廳也從係統治理、加強保護等方麵努力。
據悉,目前我省正委托技術支撐部門開展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方案大綱的編製,厘清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職責,明確工作範圍、工作內容及責任分工,力爭於3月提出我省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或於上半年出台全省河長製工作方案。
通過“互聯網+”讓群眾積極參與河道管理與監督,進一步提升河長製管理效能,是廣東河長製工作方案的特色之一。“整個河流的各種信息,涵蓋河長職責、電話、河流治理情況等監督數據都會通過互聯網公示,公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進行了解、參與。後期會開發一個隨手拍的功能,市民發現什麼問題,直接上傳,方便群眾舉報。這個係統正在開發,預計到年底可以完成。”邊立明說。
去年完成投資近50億元
據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紮實推進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去年4月,經省政府授權,省水利廳代表省政府與各市政府簽訂了《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管理責任書》,各市與各縣(市、區)政府也簽訂了責任書,層層立下“軍令狀”,明確目標任務和建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農村飲水安全行政首長負責製。
據介紹,2016年,全省15個地級市94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全麵鋪開。至2016年12月23日,全年完成投資49.46億元,超出年度計劃4.27億元,按期並超額完成省“十件民生實事”確定的任務。至2016年底,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87.1%,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5.8%。
2017年,我省將按照2018年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目標任務要求,細化工作任務,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具體任務為:繼續推進94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完成投資66.7313億元,新增覆蓋農村自來水人口210萬人,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3%,改善1070萬農村居民的供水水質。
具體工作包括:新啟動汕頭市澄海區開展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4345億元;繼續推進汕頭潮南區等77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至12月10日完成投資65.2968億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