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府辦〔2022〕14號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加快推進珠海市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農業農村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0日
加快推進珠海市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
根據《yabo 11选5 關於印發<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粵府辦〔2022〕10號)要求,為貫徹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產業第一”決策部署,堅持“政府引領、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原則,係統構建從“田野”到“餐桌”的預製菜全產業鏈,推動農業生產、規模預製、裝備製造、冷鏈物流、連鎖餐飲等新業態共同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我市形成質量安全、綠色健康、優勢明顯的預製菜特色產業高地,現製定以下措施。
一、高標準打造預製菜特色產業新高地。編製預製菜全產業鏈發展規劃,推動預製菜生產企業與原材料供應、冷鏈物流、預製菜裝備製造等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深度融合。力爭到2025年,全市預製菜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新增1個省級預製菜產業園,1個預製菜裝備示範區,新增規模以上預製菜產業鏈企業100家,打造特色品牌超過50個,形成產業鏈條基本完善、產業特色較為明顯、競爭優勢較為突出的預製菜產業體係。[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高起點建設預製菜產業特色園。規劃建設以鬥門區為重點、向金灣區適度拓展的預製菜特色園,三年內全市新增建設5.0預製菜產業新空間用地4000畝,首期規劃2000畝。對入駐5.0產業新空間的預製菜企業,給予租金優惠。特色產業園內係統布局預製菜研發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係統展示中心、交易流通中心、直播貿易基地等平台,打造大灣區最具特色的預製菜基地、出口葡語係國家貿易基地。(市農業農村局、鬥門區政府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金融工作局、金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大力發展預製菜裝備器械製造業。支持我市預製菜裝備製造龍頭企業構建集聚各類資源要素的預製菜產業聯合體,圍繞生產、倉儲、物流、包裝等相關設備以及中央廚房所需的自動化洗切、炒菜機器人、油煙淨化、冷藏冷凍等設備,提高裝備集成製造能力和產業服務水平。支持鼓勵我市預製菜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舉辦全國預製菜冷鏈冷庫設備研討會,通過研討會促進企業供需對接,提升珠海預製菜裝備產業的影響力。探索推出“惠農券”等扶持預製菜裝備製造產業的相關政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鬥門區政府、金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預製菜產業全產業鏈招商。結合我市現有產業發展實際,對龍頭農牧水產、專業預製菜、速凍食品、裝備製造、冷鏈物流、大型餐飲零售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針對性出台預製菜上中下遊招商引資專項政策措施,金灣區、鬥門區重點發展原材料集散、食材加工、裝備製造、研發、銷售、總部經濟等環節,構建我市預製菜產業鏈完整圖譜。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領產業發展作用,以基金或直投方式深度實施以投促產、以投促引,加快預製菜產業布局珠海,為優質預製菜企業充分賦能。(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招商署牽頭,市國資委、鬥門區政府、金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大重點企業扶持力度。建立預製菜產業重點企業培育庫,實施專項培育,壯大一批預製菜企業。出台政策對“新升規”的預製菜企業給予分階段獎勵。對首次認定的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預製菜企業(產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稱號的預製菜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構建快捷高效安全的冷鏈物流和銷售體係。發展光儲一體化的綠色冷鏈體係,鬥門區打造大灣區最具特色的冷鏈物流基地,金灣區打造預製菜航空物流基地。建立“12221”預製菜市場體係,建設預製菜冷鏈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網絡中心與管理平台,對網絡銷售平台和電商直播平台給予扶持。降低預製菜企業冷鏈物流成本,對預製菜企業物流費用給予一定補貼。鼓勵有實力的預製菜企業出口港澳地區、RCEP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牽頭,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強化金融保險服務。支持金融機構成立金融支持珠海預製菜產業聯盟,創新金融信貸服務,開發金融專項產品,不斷擴大首貸和信用貸款覆蓋麵,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給予貼息。創設特色保險品種,推行含食品安全責任險、產品質量保證險、產品召回保證險的綜合性保險,市財政給予企業保費補助支持。支持國企構建安全高效閉環的預製菜產業供應鏈服務,將國有企業信用轉接至中小微企業,讓有技術、有前景、有市場的中小微企業實現“應付代付+應收盤活”,大幅降低中小微企業資金使用成本。[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國資委牽頭,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大預製菜科技創新研發扶持力度。支持預製菜企業加大產品種類、功能和包裝等研發投入,每年扶持一批預製菜研發項目。鼓勵預製菜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檢測中心等深度合作,開展傳統菜式整理、提純、升級,推出一批迎合市場需求的“大單品”“爆款品”。支持預製菜營養科學、風味科學、品質控製的係統研究。[市科技創新局、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構建珠海特色預製菜品牌矩陣。深耕白蕉海鱸、金灣黃鰭鯛、平沙桂蝦、萬山金鯧、桂山魚膠等珠海特色農產品,加強品牌宣傳推廣,樹立一批知名的預製菜品牌,形成預製菜產品優勢區。用好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農民豐收節、白蕉海鱸旅遊文化節等活動平台,支持裝備製造龍頭企業籌辦預製菜工業設計大賽,聯合權威機構發布全國預製菜生產企業100強和設備製造企業10強名單,打響我市知名度。[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牽頭,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構建預製菜質量安全監管體係。推動預製菜全產業鏈標準體係建設,鼓勵企業、社會團體製定一批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推動珠海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積極參與製定預製菜灣區標準。加強預製菜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製度,實現預製菜專供農產品源頭檢測追溯,定期組織檢測機構開展抽檢,築牢預製菜食品安全底線。[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各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