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省各人民團體,中直駐粵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關於認真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國發電〔2021〕2號)精神,認真落實7月31日全省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三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持續落實好近期新修訂的各項工作指引規定,在嚴密築牢“外防輸入”防線的基礎上,針對近期國內局部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複雜嚴峻形勢,現就從嚴從緊、毫不鬆懈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壓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
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把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疫情防控統籌指揮,認真做好入境人員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疫情防控工作以及集中隔離場所、檢測力最、流調力量、應急物資等有關準備。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就要管疫情防控”原則,健全完善適合本行業特點的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指導所轄行業單位依法依規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落實工作主體責任,做好員工異常症狀報告等健康監測,以及涉疫地區旅居史人員的排查管理。倡導“廣大群眾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引導公眾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減少參與聚集性活動。
二、加強重點地區來(返)粵人員排查
對境內高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開展14天集中隔離;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來(返)粵人員開展7+7健康管理(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並在第1、3、7、14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開展“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對中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開展14天居家隔離;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開展“四個一”健康管理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上述措施時間自離開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市、縣(區)起算。對出現本地傳播疫情,尚未劃定風險等級的地市,參照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管理。
三、減少人員流動和人員聚集
減少人員流動。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減少人員流動,近期原則上不出省,確有必要出省的要嚴格落實審批報告製度,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員工出省回來後要向單位報備,嚴格按規定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倡導群眾非必要不到中高風險地區,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境。減少人員聚集,嚴格審批監管大型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展覽展銷等活動,對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會議活動不予批準。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壓縮線下活動規模,落實落細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不邀請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人員參會。
四、切實加強暑期師生健康管理
各級各類學校要密切關注疫情進展,加強對重點地區來(返)粵、返校人員的排查,建立中高風險地區來(返)粵師生員工台賬,加強警示提醒和落實分類健康管理。暑假期間,非必要不組織省外研學、交流、培訓等活動;原計劃組織離粵培訓,尚未出行的原則上取消。所有師生員工開學前14天加強自我健康管理。開學時,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推遲返校,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降到低風險後方可返校。嚴格落實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繼續執行疫情信息“日報告”“零報告”製度。
五、科學做好旅遊領域疫情防控
各地要加強轄區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監管,密切關注始發地、目的地疫情防控等級和防控措施,強化風險評估,合理規劃旅遊線路,暫停各類旅行社組團到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暫停銷售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引導公眾不出省旅行,倡導以本地近郊遊、周邊遊為主組織開展旅遊活動。旅遊景區按“不預約、不出行”要求,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的防控措施。酒店、民宿要加強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旅客的近期旅居史問詢和健康監測。
六、強化交通客運場所人員疫情防控
各地市要落實屬地責任,加強對“兩站一場一港口一服務區”經營管理單位的指導督促,各經營管理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實施進出站場旅客100%測溫、100%健康碼亮碼通行、100%佩戴口罩規範做好發熱乘客、紅黃碼人員移交。嚴格執行客運站場和交通運輸工具清潔消毒通風及隔離留觀區設置規定,強化一線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嚴格落實相關工作指引要求。密切關注外省疫情動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加強進出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客運管控,采取停運、調整線路、限製上下客等方式,防止疫情通過公共交通工具傳播。
七、落實特殊場所防控措施
要壓實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精神衛生機構、母嬰服務機構、宗教活動場所、康複機構等八類特殊場所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測溫、健康碼核驗、佩戴口罩、場所清潔通風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措施。嚴格控製探視探訪,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旅居史的人員嚴禁探視探訪。對新進入或返回機構(場所)人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指引規定。
落實集中隔離場所“準醫院”管理要求,加強工作人員管理,規範個人防護,實行“兩級定崗”,對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嚴格落實名單管理、集中居住,低風險崗位人員實行“兩點一線”管理。推廣使用“一碼通”,提升全流程全鏈條信息化管理水平。規範“三區兩通道”設置,推進門磁、監控安裝應用,做好場所消殺通風、汙水廢物處理。
八、強化“哨點”監測預警
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對發熱患者全部進行檢測核酸,可疑患者落實抗體、影像學、血常規“三必查”;對有新冠肺炎典型症狀的患者實施核酸“雙采雙檢”;核酸檢測在6小時內反饋結果。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部、診所等基層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製,加強流行病學史問詢,做好發熱患者的轉診。藥店要落實主體責任,及時、準確、全麵做好購買退熱、咳嗽藥品人員信息登記報告。充分發揮多點觸發預警係統作用,及時對風險人群加強排查。
九、全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各地要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確保完成9月底前全省1億人全程接種目標,盡快構建主動防疫的群體免疫屏障。要進一步強化科普宣傳,增強群眾接種意願,引導符合接種條件的群眾積極接種。科學設置接種點,合理安排人力,按規範要求開展接種,提供精細化管理服務和各種便民措施,針對性做好“一老一小”的接種組織服務工作,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嚴格落實接種後半小時的現場留觀。大力推進在校學生目標人群的疫苗接種。強化醫療救治保障,出現問題及時處置。
十、做好應急處置準備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值班值守,確保指揮工作機製快速高效運轉、堅持每日研判調度。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各工作組、工作專班要認真落實“日報告”“零報告”製度,及時報告防控工作遇到的特殊情況、重要情況、存在困難問題和相關工作建議。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根據疫情形勢適時調整相關工作機製。要健全完善“提級指揮、屬地處置、區域協作、高效聯動”的應急處置機製,一旦發現病例,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提格管控,科學劃定風險區域,分級落實封閉封控等措施。要總結推廣廣州、深圳等市經驗,升級本地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開展全流程、全要素、常態化實戰演練。要加大對疾控、醫療、檢測、流調等領域專業隊伍的培訓力度,儲備相應規模的機動力量。各地要做好隔離房間、隔離資源儲備工作,製定完善調用征用管理工作方案。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
202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