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在行動

“出海搶單”熱潮起 外貿企業“敢拚”更要“善謀”

時間 : 2023-02-21 10:53:2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目前微波爐、冰箱、烤箱、洗碗機等家電產業類出口訂單排到了今年二季度。”格蘭仕集團北美區域市場負責人莊瑞玲說,格蘭仕更加積極地“走出去”,接力“出海”交朋友,實現2023年“開門紅”。

  搶訂單、跑展會、建海外倉、對接跨境電商、開拓新市場……開春的外貿業格外忙碌,活力澎湃。當前,世界形勢複雜多變、外需走弱壓力不減,用更積極的姿勢搶占先機,成為“外貿人”當下拚經濟的生動注腳。

  在多位專家看來,2023年的中國外貿形勢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麵,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為外貿行業注入了生機,企業韌性強、內生動力足;另一方麵,全球經濟下行導致外需疲軟,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已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政策上應更多地偏向於夯實外貿的產業基礎,為企業打造好的產品和品牌提供實打實的政策支持。”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各地應全力支持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

  爭分奪秒“走出去”

  企業業務骨幹“搶單”足跡遍布全球

  2月2日,東莞得利鍾表總經理劉仁乘坐飛機前往鍾表之國——瑞士,他此行的目的是考察當地的工廠,並敲定與歐洲客戶的合作。為了確保“開門紅”,今年大年初二,該企業董事長梁偉浩已先行前往美國,打響搶單“第一炮”。

  莫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早在春節前夕,格蘭仕便組織了一批業務骨幹“出海”,提前“斬獲”大量訂單。當下,隨著第133屆廣交會擬於4月15日開幕的消息傳來,格蘭仕新一輪的“走出去”計劃正火熱啟動,以便更好地將客戶“領進門”,將訂單“帶回家”。

  從春天出發,中國“外貿人”開啟全球“搶單”模式,成為推動國際航班複蘇的一股力量。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例,該機場目前已恢複或加密廣州至新加坡、墨爾本、奧克蘭、悉尼、阿姆斯特丹、伊斯坦布爾等地的重點航線,有超過50個國際及地區客運通航點,每周進出港國際航班超240班。

  “外貿人”的忙碌身影不僅出現在機場,更活躍在充滿商機的線下展會。以香港為例,第49屆香港玩具展、第13屆香港嬰兒用品展等展會密集召開、人氣火爆,來自內地的企業是參展主力之一。

  “我們拿下了2000多萬元的訂單,比往年多了2個月的訂單量。”從香港玩具展滿載而歸的廣東啟夢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詹卡達說。在本屆展會上,來自300多家粵企的千人外貿參展團共攬獲超60億元的訂單,超過往屆成交額。對各家企業負責人來說,這猶如為企業2023年的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更多有利於搶訂單的戰略布局在悄然進行。惠州市嘉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少豔說,今年該企業不僅要參展美國CES展會,還計劃在美國建立海外倉,在東南亞建立海外倉和營銷中心,更大力度輻射海外市場,為海外客戶“種草”自家產品。

  經濟下行外需收縮

  “以攻代守”發掘新興市場新動能

  用更加積極的姿勢主動出擊,成為我國不少外貿企業的一致行動,這背後不是偶然。在一名企業負責人看來,這不僅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的“報複性搶單”,更是在今年嚴峻的形勢下迎難而上,采取的“以攻代守”戰術。

  “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2月2日,在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這樣研判2023年的外貿形勢,還指出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已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據悉,多位專家均一致認為,外需收縮的表現在歐美市場尤其明顯。“歐美經濟仍在繼續放緩的過程中。從美國數據看,薪資仍在高位回落,它會通過收入效應繼續向消費傳遞;高利率背景下,私人部門投資也將繼續放緩。”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說。

  根據WTO最新預測,今年的全球商品貿易額增長將放緩至1%,遠低於此前預計的3.4%,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增長有所放緩,外貿需求將會減少。

  這種全球性的需求減弱會帶來哪些衝擊?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在全球貿易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出口難免不受影響。他指出,一方麵,海外滯脹局麵仍將慣性延續,加之地緣衝突尚未出現轉折,中國出口端壓力仍在。另一方麵,在製造業回流與貿易保護主義共同作用之下,出口管製或限製措施都會一定程度影響中國出口。

  從具體影響看,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認為,低附加值消費品的出口企業可能會受全球經濟運行影響。受製於海外資本開支動力減弱,一些設備出口也會麵臨大幅度波動。

  專家如何預判2023年的出口增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為,在出口整體承壓下,“增速可能前低後高”。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則預計:“全年外貿或將出現小幅負增長。”

  既要看清發達經濟體集體減速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要看到來自新興市場的積極因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觸底反彈,IMF預計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將小幅回升至4%和4.2%。”張瑜說。

  事實上,新興市場的新動能已在去年凸顯。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13.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4%。以廣東為例,2022年,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增長10.3%、拉丁美洲增長9.5%、其他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共和國)增長9.3%。

  產業集群優勢凸顯

  完整產業鏈有望為外貿帶來新增長點

  今年初,隨著深圳鹽田港國際集裝箱班輪一聲長鳴,載有66輛比亞迪電動汽車的巨輪正式出海。預計2023年將有15萬輛比亞迪電動汽車通過集裝箱海運方式從鹽田港出口,銷往歐美等地。

  連平認為,在全球能源供應鏈脆弱、國內技術迭代更新的推動下,電動汽車、電池等新能源相關新產業可能成為今年出口的亮點。

  對於這種現象,在廣東更加明顯,從早期的塑料玩具,到電子產品,再到新能源車,出口商品附加值日益提升,產業集群不斷完善,為外貿穩健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依托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韌性,支持中國出口的積極因素不可忽視。”程實說,近十年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連續十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產業鏈完備程度首屈一指,建成了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係最完整的製造業體係。隨著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完整產業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有望為我國外貿帶來新的增長點。

  作為一名經曆過新冠疫情的外貿公司負責人,李少豔感慨:“我最大的收獲是通過不斷嚐試和創新,使公司應對風險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近年來,她不僅“解鎖”了直播帶貨、線上引流,還嚐試對接跨境電商、開設海外倉……她不斷嚐試打破邊界,向外突圍。

  千萬企業在創新中保持韌性,助力外貿基本盤穩定,層出不窮的新業態、新模式也成為中國外貿的新亮點,而這也是各位受訪專家強調企業在2023年應格外加強的能力。與此同時,受訪專家們還指出,目前,跨境電商、市場采購、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仍處在創新起步階段,應加大支持力度,有利於加快培育外貿發展的新動能,激發外貿轉型發展“新活力”。

  實現外貿高質量發展,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開年以來,多地組織經貿團出境參展搶訂單,做強優勢產品的全球供應鏈。廣東提出,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優化對外開放布局。今年,廣東將繼續實施“粵貿全球”廣東商品境外展覽平台出海參展計劃,準備在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超百場以上展會,組織超1萬家以上企業搶抓重點市場訂單。

  展望未來,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建議,一方麵,要積極出台並落實穩外貿政策和措施,鼓勵國內製造業承接歐洲轉移訂單;另一方麵,應積極完善供應鏈產業鏈,鼓勵科技創新,增強新能源產品等的技術優勢,以支撐我國的出口份額保持穩定。

  “中國企業要主動從自身出發,提高自身水平、發揮出自己的競爭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將企業傳統 ‘以價取勝’的競爭優勢轉化為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取勝的國際競爭新優勢。”白明認為,這有望達到以產業升級換取貿易轉型升級的效果,來克服外部環境的壓力。

  ●目前,每天有50多萬個跨境電商包裹從廣州白雲機場口岸出口,借助空港口岸陸路運輸跨境直轉模式,快速轉運至深圳灣口岸發往海外。

  ●2023年1月,南沙汽車口岸累計出口1.2萬輛國產汽車,同比增超四成。其中,春節假期出口汽車3613輛,創下曆史新高。

  ●今年1月,粵港澳大灣區開行密度最大的國際班列發運平台增城西站開行國際班列26列、標箱2336個、貨值超8500萬美元,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增添外貿新動能。